- 最后登录
- 2014-7-14
- 注册时间
- 2014-5-21
- 威望
- 8
- 金钱
- 109
- 贡献
- 20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137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3
- 主题
- 3
- 精华
- 0
- 好友
- 0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注册时间
- 2014-5-21
- 最后登录
- 2014-7-14
- 积分
- 137
- 精华
- 0
- 主题
- 3
- 帖子
- 13
|
本帖最后由 spcchenyue 于 2014-6-23 16:24 编辑 / h- z' U' ]7 |$ t, o5 Q6 u
) M2 x' }3 [7 K2 w' p2 l9 G
如何将一根点燃的蜡烛固定在墙壁上(假设是石膏墙),而不让蜡油滴在桌面?你能使用的道具仅有一盒图钉还有一盒火柴。
8 c- m, ~- ~5 J9 P+ e' @4 @7 T9 g$ j+ K% O5 `6 Z6 r8 {! I9 z# M
这个测试在数十年来全球各地的人都做过,当然提出的答案也五花八门,其中有不少人尝试用图钉把蜡烛钉在墙上,失败!也有人试着利用融化的蜡油将蜡烛黏在墙上,也失败!真正的标准答案在下面:
, D% g4 m1 H7 d ~) Y* x1 v! z0 p+ R5 G3 Q0 _7 n0 ~. G, |: j; F7 l
就是用图钉把盒子钉在墙上,然后放上蜡烛,点燃。但在第一时间内就能正确答对的人其实不多。有趣的是,如果我们把题目换成:图钉不放在盒子里。,其他条件不变。为什么光是这样的改变,就可以让人们更快想到答案?因为当图钉放在盒子里的时候,人类的大脑会下意识地设定“盒子是图钉的容器”(如此一来限制了盒子的用途),就比较难想到用盒子来hold住蜡烛。难怪大家都在强调创意的珍贵,因为人的思维真的是很容易被框住啊!+ I6 O7 f2 e2 R% o" f
; e7 |6 o/ o9 Q& \* z 后来这个测试有了个进阶版。问题本身并没有做任何修改,唯一不同的是,他提供了金钱的奖励,因为他想知道在重赏之下,大家会不会更快地解开这个蜡烛问题,用比较学术的口吻来说,就是“金钱奖励”与“生产力”是否有正相关!; l: g4 {4 p/ `2 b$ ]
+ p0 r2 G% p, }/ Q; ?
把多位受试者分为两组,一组没有任何金钱奖励,纯粹解题,我们简称他们为“无薪组”,第二组则是有权领取金钱奖励的“奖励组”。奖励组成员依据其解题的速度,可以领取相当于现今币值1,100至4,500的奖金。你要不要猜猜看这两组最终的表现如何?9 C. a" l; q! t+ |. G& Z
7 Q2 h0 q$ ^* V$ E2 k! ]# y
这实验在很多不同生活水平与文化的国家都做过,结果让人跌倒,清一色由“无薪组”获胜,有奖金做为激励的“奖励组”反倒需要更长的时间。统计数字告诉我们,在金钱的奖励之下,人们对于蜡烛问题的表现反而不怎样,这是怎么回事?
2 R, j% A' L N/ z1 t, ^$ R f& _7 h2 H) l
有趣的是,如果我们采用新的蜡烛问题,也就是把图钉和盒子分开的版本,这时候“奖励组”的表现就“恢复正常”了,解题的时间在统计上胜过了“无薪组”。
3 ^, j/ R; t6 w! ^) _5 `$ F9 ~/ B- Z* m) v2 E d8 ?
科学家的结论是,金钱奖励对生产力到底是有帮助还是危害,端看是哪一类的工作而定!# W4 [1 \3 X6 u$ S9 O. @
+ B. T" L3 k! U0 \5 e8 {
原版蜡烛问题比较像是脑筋急转弯,需要我们跳出思维的框框,发挥创意才能解决。这时候我们的大脑越“空灵”越好,才能有效将思绪做连结,这时如果有金钱作为诱因,反倒会阻碍大脑的自由发挥,这就是为什么“奖励组”表现不好的原因,他们脑子里很难把金钱的诱惑与压力完全排开,自然无法专注在问题本身。以前人们普遍以为支付华尔街的基金经理人或银行家钜额的高薪,他们就会带来相对应的投资成效,在前阵子美国的金融风暴中已经暴露这种推论的矛盾。* M( E/ D# C, I5 }# u# x$ J5 \
- d. B7 {+ C) U& t A2 X9 ^8 F 至于修改过的蜡烛问题,也就是图钉和盒子分开的版本,比较属于机械式的作业,对于创意的需求不高,在这类的问题当中金钱的奖励相对比较有效果。工业革命时代的工厂管理者就发现,提供奖金确实可以让以劳动为主的工人提高效率。所以我们可以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基本上没错,但仅限于“推磨”这类的劳力工作;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是正确的,但前提是你需要的是名“勇夫”,而不是需要发挥创意与运用思考的工作者。- y+ }5 j$ l! y& F! Z
; u! w' v' E& ~$ K$ ~4 I
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大家都希望找到“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尤其是“钱多”这个因素更在我们心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但马斯洛老先生很早就提醒过大家,我们固然需要金钱来满足生活基本需求,但更多的钱并无法有效地激励我们的工作表现,我们需要的是受到认同以及自我实现这些较高层的激励因子。6 V: N1 G5 W0 C2 g$ l# K2 g
. x b3 `3 E# O, a& h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职场生活能更精彩,在追求财富之外,更该反思甚么样的事情最能激发我们的动力,让我们从工作当中找到认同和自我满足。蜡烛实验的结果已经非常清楚,金钱激励并无法提高生产力,反倒会造成反效果,比较好的策略是,暂时别想钱了,先认真投入你认为有意义,有兴趣,并能发挥自己天赋的事情,个人生产力和创意提高之后,最终市场还是会给你合理的金钱回报的。2 z) x* {8 ?& ]& ?' z) x7 y9 ^
; }3 _' `& V. O' Y! z/ B/ }8 u8 f, Q7 [3 E
|
-
总评分: 威望 + 8
金钱 + 14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