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试天下 发表于 2006-12-3 11:24:00

RE:[原创] 论坛专题:35岁,廉颇老矣?

可以说明两点:
   1、招聘单位的障眼法;
   2、公司规模不大,人力资源不正规或者说得严重点不明晰人力资源的真正意义之所在,所以招聘一个年轻一点的能招聘就行。持此观点大有人在。

  努力吧,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真正的好企业一定会招聘真正有能力且适合的人员的,不会因为年龄而将你拒之门外。

多佛的天空 发表于 2006-12-6 11:27:00

RE:[原创] 论坛专题:35岁,廉颇老矣?

始终觉得年龄不是问题,经验和知识才是距离,是金子总会发光!

XZT28 发表于 2006-12-12 13:02:00

RE:[原创] 论坛专题:35岁,廉颇老矣?

年龄的限制,特别35岁是太不合理啦!

无处而不自得 发表于 2006-12-12 16:05:00

RE:[原创] 论坛专题:35岁,廉颇老矣?

35岁之所以会成为一个坎
源于中国的人事制度
归根结底就是政府公务员的录用形式上
所以企业才会参考

涯嵩 发表于 2006-12-12 16:16:00

RE:[原创] 论坛专题:35岁,廉颇老矣?

应该看所要招聘的岗位。
如果是中高层岗位的35或35以上则是比较好的年龄,这个年龄的人在工作、处事各个方面都很有经验,
如果是中基层的话可能35以下比较合适。年轻有工作激情容易培养。待遇一般也不会要求很高。
所以说年龄这个不是绝对。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看所招聘的岗位需求

巧克力牛排 发表于 2006-12-18 13:22:00

RE:[原创] 论坛专题:35岁,廉颇老矣?

35,老???
不老吧!!!
退休年龄男性可是60岁。。。
正是事业开采阶段吧。。。。

快乐开心果 发表于 2006-12-18 15:39:00

RE:[原创] 论坛专题:35岁,廉颇老矣?

如果35岁了还啥都不会,那才是个坎,能顶起一方天的人是抢手的宝贝。

zxjjn 发表于 2006-12-22 11:36:00

RE:[原创] 论坛专题:35岁,廉颇老矣?

35岁,正是工作的黄金时代!
这个年龄段的员工,一般具备以下特点:
经验丰富;
心理成熟;
处事老道;
已经成家,没有其他外在事情拖累,一般情况下会只顾工作和前程。

35岁年龄,是跳槽的“高峰”时段。

d88210754 发表于 2006-12-27 15:39:00

RE:[原创] 论坛专题:35岁,廉颇老矣?

如何经营你的职业人生?
日前,独之秀职业生涯规划机构通过对杭州人才抽样调查显示,有77.6%的人对究竟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定位?有着迫切的需求。但独之秀职业生涯规划机构要声明一点的是:职业选择并不是一种投机,它是厚积薄发的一种过程。职业生涯需要的是经营,选择仅仅是其中之一。
    几乎所有的职业人士都会遇到职业瓶颈,这似乎就像中年危机一样,无法避免。一般人到了三四十岁,往往就会遇到这个瓶颈,其原因不外乎失败之后的一蹶不振,或者是成功后的志得意满。
  尽管“理想”是现今这个功利社会很少再被提及的名词,但独之秀职业顾问分析:其实一个人的成功,完全取决他自己的目标和理想。短期的是目标,长期的就是理想。如果你连一个最基本的短期目标和对自己人生长远的理想都不明确的话,那就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更不用提及人生的成功了。  
     有不少职业人会说“我对现状不满”,但什么是可以让自己满意的呢?是钱多点吗?还是职位高点?
    独之秀公司总结多年的职业咨询发现有职业不满感的人往往集中在两个层级。一种是毕业才几年的“半新不旧”的人,一类是30到40岁的人,他们往往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想要突破却很难。  
“半新不旧”的职业人:
    “半新不旧”的人与其说是不满,不如说是彷徨和迷茫。他们往往觉得工作已经几年了,级别却一直还高不上去,想要晋升似乎很渺茫,想要跳槽机会也不多。他们的问题常常集中在呆在公司好还是跳槽好,但往往,这两个方向他们觉得还都不是特别的好。   
  我们来分析下这种“不好”是怎样产生的。如果持续呆下去,工作已经味同鸡肋,对自己的发展也没有帮助。想跳出来谋求下一步发展,却碰到了不知路在何方的局面。其实这两个问题有着同一个目标,就是为了自己以后的发展和成功。继续在原来的公司等待机会也好,跳槽也好,其实这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职业生涯的最初几年,你增强了自己多少的实力?为你下一步铺垫了多少基础。每一次对自己职业发展目标的重新设定,都要看是不是“求”有所值,是不是你的价值所在,是不是你的兴趣所在?同时分析一下你所在的行业职位是沃土还是瘠地,是不是真的没有发展的价值和不适合自己?如果是,果断离开,不要浪费青春。如果不是,就要从自己主观方面找找原因,不一定非要转行或重新开始。
30~40岁的职业人:
另外一种,是30—40岁人的瓶颈。我们姑且称这群人的瓶颈为“中年危机”吧。他们的“中年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发展停滞,面临淘汰:
这一类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面临着养家糊口,担负起做为一名丈夫,妻子,父亲或者母亲的责任。同时还要面临着职业发展的挑战。因为现今职场讲究年龄与职位匹配。由于前几年没有意识到职业发展对自己的重要性,有一部分人在国企或在比较稳定的职位上,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到达一定年龄阶段后,却发现竞争越来越大。已经促使自己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涯发展了。如果处理不好自己的情况,很可能就会面临淘汰或者走下坡路的境地。所以给自己的职业背景现状进行一次彻底的体检,将成了当务之急。
二是职业倦怠,缺乏理想:
市场中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原先也有着良好的职业背景,但是到了这个年纪,却往往停滞不前,在某一中层职位停留一段时间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倦怠的感觉。这是一种职业疲劳,往上看看,职业的晋升似乎遥不可及,若是有,也必须付出你很多艰辛的努力和学习;往下看看,似乎自己已经是个很有经验的人了;往两旁看看,自己又似乎混的还不错。这个时候,有些人就会产生得过且过的心态,认为今日的所得,已经不错了,再努力也是白搭。但问题在于,不努力往往就是退步,就是被淘汰。
  而职业倦怠,正是一种会让人“温水煮青蛙”感觉的东西。短期的稳定让你感觉安逸,但却让你丧失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为核心竞争力才是保证职业人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生存、发展的原动力,所以专注于自身优势技能的培养、完善才是王道,同时要对自身存在的隐性潜力进行深度挖掘,将两者进行归纳整合后,个人价值必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经营好你的职业人生呢?
在职业的形成期,由于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清,往往是充满疑问与迷茫的,在这个阶段首先应该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出发,全面确立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锚。让自己有一个清晰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的理想;
在适应期,需要迅速地培养出最适合该职业的基本素养,以胜任该工作。这段时间必须放弃所有的投机心态,踏踏实实的吃点苦,打好基础。这就像种树,叶茂的基础就是根深。你很难相信一个没有扎实职业基础的人能走得很远,哪怕他运气好不小心做到了一定的职位,也肯定不会做得好。因为做到高职位,学识和经验都是必备的条件,否则哪怕做到了也很难服众,也缺乏领导好一支团队的必要基础。  
    在定型期及稳定期,为了能够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需要多注意业界的动态,善于学习,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效利用专业、经验、技能优势保证个人的价值,当然,如果个人的确不适合相关专业或工作,也要实施规划性价值转移,找到自己的竞争力所在。从而确保长远的发展。
独之秀首席职业专家张平老师提醒您:
人生很短暂,如白驹过隙,充分衡量好你的职业气质,职业资质,职业经历然后使其与对应岗位接轨。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成本去捕获适合你的发展,有目标有理想的去猎取高薪高职就是成功的经营你的职业人生。
中国首家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机构—独之秀管理咨询公司,是国内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咨询的权威机构和拓荒者之一。独之秀公司集合众多资深职业咨询专家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张平老师—国内首批职业规划师,何贵兵老师—浙江大学心理系知名教授、研究生导师)。依托浙江大学心理系教授团队,由上海、杭州两地咨询界资深人士倾力打造,团队阵容庞大。具有多年私人职业咨询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成功经验,2005年成功建立了业内惟一 职业咨询服务流程“十大监督”体系;成为中国首家将“品质取信客户”贯穿于经营理念并提供全程跟踪式服务的公司,是您解决职业生涯各类困惑,成功求职 、跳槽、加薪 、晋升的强力支柱。

d88210754 发表于 2006-12-27 15:41:00

RE:[原创] 论坛专题:35岁,廉颇老矣?

职业人三十而立? 三十而“栗”?
独之秀职业生涯规划机构通过对杭州“职业幸福度”的综合职场调查显示,杭州职场人的职业困惑还真不少。大约占到了70%左右的比例,而每个年龄阶段的人困惑的比例又是各不相同,以年龄层次来划分,20—25岁占总数23%比例。这一类人属于处在职业探索期。25—30岁占到52%比例。这一类职业人士处在职业确立期。30—35岁占到25%,这类人士处在职业发展期。且男性和女性有所不同,28~35岁这一年龄阶段的男性困惑最多,而女性则是在25~30这一阶段最困惑。
那作为25—30岁的职业人为何占到如此之高的比例呢?归根结底是由三个方面引起:
一.三十不能立(社会压力)
案例:LILY今年已经29岁了,工作7年来一直在各个领域从事销售类工作,随着年龄的增大,还没成家的她感觉压力越来越大,由于职业的不稳定性,让她心理产生了一种恐慌感,感觉奔三的人了到现在还是处在一个拼打的过程中,没有傲人的职位也没有丰厚的薪水,对目前自己的境遇感到十分不满,同时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更使她心力交瘁。本来应该是三十而“立”的她却成了三十而“栗”。
独之秀专家点评:
年龄的增长,职业发展却没有增长是一种慢性危机。这种慢性危机最终可导致职业人在到达一定年龄阶段后脱离职场,通俗点就是失业。因为现在企业在招聘人员时,不仅要对能力做衡量,年龄也成了一个不可泯灭的参照物。因为职业讲究的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升。如果想自己三十而立,那就必须有自己循序渐进的职业路线,从目标方法去着手,一点一滴积累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从而能够朝一个方向去迈进,去发展。而不是盲目选择。进而成了三十而“栗”。
二.发展规划难(前程压力)
案例:ADA毕业于2000年,学机械设计出身的她由于感觉自己并不喜欢机械类专业,从而转入了销售行业从事销售类工作,做了一年多的时间后,感觉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业绩的压力让自己时刻都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于是心头有了脱离这个行业的念头。偶然的一个机会让她凭着自己四年的专业背景进入了一家工厂从事机械设计工作。一开始感觉还是不错的,工作和上份比起来算是轻松多了。但时间一长,问题又出来了,感觉枯燥无味。没有发展前途。于是又出来谋求了一份行政类工作。眨眼间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年龄也快到30了。可职业却还在徘徊犹豫之中。看不到出路的她突然感觉发展真的是好难啊。面对着迷茫的前程她陷入了困惑之中。
独之秀专家点评:
许多职业人在30岁以前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没有好好的规划过自己的未来。或者由于年轻没有经验,所以把事情想的太简单,或者由于年少,多少有些轻狂。到了30岁左右,在职场也行走了六七年了,看到了许多事情,人也改变许多,对自己的情况也更明确了,这个时候的他们迫切的需要拟订一份切实的职业规划。然而,虽然他们中的相当部分人想对自己进行再定位,但总还是会出现一些偏差和问题,或定位模糊,或找不到切入口,或实施起来力不从心。这些都给他们攀登更高的前程带来了不大不小的阴影。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去为自己彻底进行一下职业体检。然后把下一个准确的目标确认到位,不至于让自己下一个五年或者十年再在遗憾中度过。困则变,变则通。彻底结束职业困境首先从改变职业方向开始做起。

三.社会生存难(经济压力)
案例:许先生在一家IT公司从事技术工作也有5。6年了。但到现在薪水还是那么点,2千多块。在杭州每个月除了租房,吃饭花费后能够剩下的就没多少了,更不用谈买车,买房了。这点薪水还不能和朋友太过于来往,不然每月多聚会几次,肯定不够,还不敢回家,那样会让囊中更加羞涩。平静的时候自己也会想,自己学历不低,能力也不差,怎么拿不到好点的薪水呢,时刻挣扎在生存的边缘线上呢。如此下去也不是办法,但究竟怎么办,一时半会自己也没想清楚。但实实在在的经济压力却让年龄渐渐增大的自己越来越感觉到生存的压力。
独之秀专家点评:
薪水的多少是作为目前衡量个人职业发展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人的生活已经越来越艰难。很大一部分人可能都会不定时的发生生存危机。但转换一下思维。薪水是否是根据个人的职业阶层和贡献的价值不同来决定的呢?比如说一名副总的薪水和他助理的薪水肯定不是同一个档次,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差别。这是层次中的薪水区别。一个掌握核心技术的员工比一个普通打杂员工价值高一些,薪水也肯定是有很大区别。那如果不想让自己再处在低薪,挣扎之中。那就充分盘店自己的职业竞争力。首先分析清楚自己是否有赚高薪的能力。然后找准突破口,实现彻底的改变。永远不要像温水中的青蛙,随着水温的升高,最终也只能在不知不觉中落得水开蛙熟的下场。
独之秀职业生涯规划机构专家建议:
当职业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出现了30不能立的症状后,职业人士首先要客观的理性的评价自我,做好职业规划,不要盲目寻求新的刺激点,否则将进入一个“五年”循环期,问题并不能得到解决,应该从与自己本身的工作有关联的事物中探索新刺激点,从而找到工作的挑战性,激发闯劲。最后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要以坚强、乐观、踏实的心态去面对社会的不公及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从新定位,适应社会。
把那个和读者互动的框架加上吧。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 论坛专题:35岁,廉颇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