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哈,俺本来想是加上芙蓉姐姐更诙谐一些。以下是引用水杉小子在2005-8-18 13:02:43的发言
一口气看到最后
前面写得都很不错,看的时候有时也被感染或是会边看边笑,很生动
不过看到最后提到芙蓉JJ的时候,瞬时杀了兴趣,怎么一提到她,必情都变了不好了呢?
**************
:)
老兄的回复越来越言简意赅了。以下是引用傍晚回家在2005-8-18 14:20:26的发言
大印象
**************
回复
说的不错,您说的是如何让人真正认可的问题。以下是引用雨农在2005-8-18 14:42:56的发言
作者对企业文化的论述,写得不错,我挺赞同。
下面我就企业文化补充一些我的认识。我认为:企业文化固然是可以建设,但要真正成为深入人心的文化(价值观、潜规则)需要时间来考验。笔者认为至少需要二十年时间的考验、沉淀才会形成比较成熟的企业文化。即:人们不会光听你所说所喊,只会看你所做的。
比如,很多企业都把“诚信”作为经营理念,也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进行企业文化宣传,但是:
**************
RE:[原创] 一个人力资源从业者的经历
这篇帖子一直很热,当然也一直没有时间去看,中午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认真的看一次从98年毕业,到现在,也有七年的时间,经验的确是个好东西,也是一个坏东西,很多思维模式,习惯也便在这一个阶段形成了。于是很多时候,遇到差不多的问题,会说这个我以前做过,我见过,但是我们不要忘记,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
比如在做岗位评价时劳动强度这一个指标里,原来没有辐射强度,可是随着电脑,打印机的普及,于是在一些岗位评价时,便也加入了。我们看别人的经历,只能是一种参考,学习一种态度,学习一种思想,而不可能找到一个万般情况皆准的工作方式。就象在大学里,学习的是一种态度一样。有人问过我,如果你招聘时,对应届毕业生,会看一看他们的成绩吗?我说,我会。道理很简单,一个在学习上用了十几年的功夫,应该掌握学习的规律与技巧,这是其一。其二,大学里的考试是非常简单的,如果连起码的这个成绩都挂课不断,那么他在大学里是一个什么态度呢?我需要的,只是想考察他的一个态度。
就象时代光华编的一本书《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指出,目前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在20年之后,只占有4%,多么小的数字。所以人是应该向前的。不进则退。
另外我有一个意见,楼主的感情生活就不要写了呀,我们可好多是学生呀,还很多是纯洁的小女生呢。不要毒害下一代呀。有点不好意思呀。(我说话就是这样坦城,如果让楼主不高兴,实在没有办法)
始终认为一句话——幸福是两人的事,不需要别人廉价的赞美或批评。楼主也说了呀,自己的老婆在关注这个帖子。很多时候,女士的嘴是很硬的,表面上会说:“那是过去的事情,没有什么的…………”。实际上,在每个人的心里会在意的。
RE:[原创] 一个人力资源从业者的经历
楼主的企业文化建设到谈得很好,用形象有语言把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物质层,制度层和理念层说了一次。前些天,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杂志,里面有韦尔奇的一段话——在人才的发展上,如何处理他们的价值观和能力的关系。1、价值观合拍+能力强=委以重任 2、价值观不合拍+能力强=加以利用 3、价值观合拍+能力不强=培养运用 4、价值观不合拍+能力不强=坚决不用
于是我查阅了一下价值观的概念,总结了一下,发现价值观就是指人们对人、事、物重要性及先后主次性的客观思维。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一家公司的老板在人才招聘时,认为高学历很重要,而他的人力资源部长则认为能力重要,那么他们的价值观就不合拍。
在企业文化上,经常会翻阅一些东西,很多企业于是也开始时髦了,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识别系统。但很多时候,很多企业,都是从器物层做起,于是大量的广告宣传。还记得中央电视台新闻时间之后的爱多DVD吗?几亿的价值拿下了标王,可是因为自己的管理跟不上,质量跟不上,再加上大量的广告支出,最后关门了。
佩服!!
楼主的职业写真集真是精彩,其中的论道也入理三分。本贴人气甚旺,不知是否其中的艳史在起作用哦
呵呵,如果真要是那样也不是个坏事。
哈哈,这个问题也想过,不过我后来说过,所谓的“艳史”,我后面就不会写了。当初把那一段贴过来主要是考虑这段感情对我后期的职业生涯影响比较大。呵呵,如果真要如您所说,我到是考虑在该帖完成之后,去心情驿站写帖去。
以下是引用mrmayou在2005-8-18 16:46:56的发言
楼主的职业写真集真是精彩,其中的论道也入理三分。
本贴人气甚旺,不知是否其中的艳史在起作用哦
**************
RE:[原创] 一个人力资源从业者的经历
两三天没有上来看红旗兄的东东,今天来看,还意外发现了红旗兄的爱情故事.以前也曾断断续续看过遇春与飘絮的故事,想不到是红旗兄的杰作.
下次去北京,一定拜访一下红旗兄.
很是感人的故事.
价值观的说法很简洁明了
以下是引用小猪猪很可爱在2005-8-18 15:39:12的发言楼主的企业文化建设到谈得很好,用形象有语言把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物质层,制度层和理念层说了一次。
前些天,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杂志,里面有韦尔奇的一段话——在人才的发展上,如何处理他们的价值观和能力的关系。1、价值观合拍+能力强=委以重任 2、价值观不合拍+能力强=加以利用 3、价值观合拍+能力不强=培养运用 4、价值观不合拍+能力不强=坚决不用
于是我查阅了一下价值观的概念,总结了一下,发现价值观就是指人们对人、事、物重要性及先后主次性的客观思维。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一家公司的老板在人才招聘时,认为高学历很重要,而他的人力资源部长则认为能力重要,那么他们的价值观就不合拍。
在企业文化上,经常会翻阅一些东西,很多企业于是也开始时髦了,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识别系统。但很多时候,很多企业,都是从器物层做起,于是大量的广告宣传。还记得中央电视台新闻时间之后的爱多DVD吗?几亿的价值拿下了标王,可是因为自己的管理跟不上,质量跟不上,再加上大量的广告支出,最后关门了。
**************
企业文化,是需要一个长时期来培育的.
许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提倡建设文化,一些口号也提得不错,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大相径庭.
比如我曾见过某企业,有这样一句理念,一切为了造福人类.
可是企业却连员工的保险都能拖就拖.但老板在谈这个理念的时候却仍仍津津有道,而且还喜欢到处去说自己创造的这个理念,让人不由得不苦笑.
企业文化其实需要我们从自己的身边做起的,而决不是提几句口号,对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