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1013 发表于 2016-4-22 13:54:39

HR的未来在哪里?

HR的未来在哪里?
各位亲爱的HR小伙伴:
       从业几年后,大家是否都发现了HR的瓶颈,尤其是我们这些在中小民营企业做的HR们。尽管我们够努力,考取了全国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一级,甚至再去读了个正规考进去的MBA研究生。可是我们还是上不去,离人家大集团要求的HRD甚至HRM的要求还有距离,应聘不上。
       难得我们就要一直在中小民营企业里,继续默默干着,收入上不去!!!
     然后,一边开发一些副业,补贴家用!!
     我们这行的导师励志人生有可以参考的吗?
     大家快来讨论吧,吐槽吧!!!

懒猫琪琪 发表于 2016-4-22 14:19:44

很好的话题 欢迎大家来吐槽啊

一只小蜗牛 发表于 2016-4-24 10:45:38

看到楼主的这个问题,其实我内心咯噔了一下。即使现在作为学生,我想以后不免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可能自己做了很多事情,但是依旧还是达不到自己想上升的那个水平,甚至会怀疑自己的未来。我很喜欢一张图,图片的内容大概就是:在你的计划中,前方是一条平坦开阔的路,而现实是崎岖不平的,有水坑,有低洼,甚至是在你以为你终于要登上山顶,摘下那面胜利的小旗时,不料在半山腰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给我感触还是挺大的。可能现在我没有向楼主那样的体会深刻,说起来容易,但是当面对人性的两面,现实的骨干时,却又会有一番不一样的感悟了。不论是怎么样,我始终坚信熬过去就好,只要自己不后悔。不是总说吗,坏日子总是要自己熬的,就像臭袜子总要自己洗一样。

ly166 发表于 2016-4-25 09:26:23

做了那么多年的HR,就觉得一直在瓶颈期,然后也觉得HR真是越来越难做了。
唉~~~

keke甜心 发表于 2016-4-25 10:25:28

HR这行不好做呀

yangjieyu 发表于 2016-4-25 10:30:58

这样的囧境我想很多HR都有,但同时也存在着机遇:
一、中国正在经济结构调整,市场也进一步开放,万众创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互联网科技、金融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这些企业需要大量的HR管理人员帮助企业规范化发展,就业市场还是有的,相反大企业HRM或HRD就不太适应这些中小企业的实际管理情况;
二、说到HR的成功,我觉得不一定局限于在大集团做相应的职位才是成功,大集团相对专业化,HR可能在点、线上更专业,但缺乏中小企业的全面把控机会,对管理人才来说能够全面把控实践自己的管理理念更具有吸引性;
三、说到收入,大集团薪酬水平相对高些,但中小企业老板也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力量,很多中小企业老板花重金请猎头寻找人才,更有开明的老板开始进行股份改革,高层管理都可拥有公司发展红利,很多中小企业在新三版上市,已经迈出了股份改革的步伐,有些虽不具备市场化运作能力,但也尝试内部股份化分享。
所以,困境和机遇并存,正如《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柯林斯提到的“斯托克代尔悖论”,坚持你一定会成功的信念,同时,要面对现实中最残忍的事实,不论有多大困难,不论它们是什么!

滴答滴答雨 发表于 2016-4-25 10:40:33

真是一个忧桑的话题啊

零点 发表于 2016-4-25 10:46:26

HR如何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下半场
作者:黄至尧
这几天回家看外婆,外婆是北京人,早年是北京画派的大家,自幼深受艺术熏陶,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年过90了,大户人家的风范依旧,梳妆打扮可是一点也不马虎,总要穿戴整齐了,美美的才肯跟我出门。常有人问他,怎么能够保养得这么好?她的回答也很妙:“保持好心情。耳多不好所以只听想听的,不想听的都听不见,自然心情就好了!”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现代人寿命越来越长。以前的人会说:人生70 古来稀,但现在我们说人生70才开始。

多数 CEO 不会用太年长的 HR,另一方面, HR的收入基本与年资成正比,年资越高,成本也越高,但产出却相对不易衡量,HR聚会时,常开玩笑的说, 如果今天雇用一个我薪水1/2的人来坐我的位置,似乎也不是不行……公司赚钱问题不大,可如果不赚钱往往第一个砍的就是HR的预算。

因此我常说:人一定要在得意的时候做好准备,安排好自己的人生下半场,千万别等到失意时才开始找出路,高处往往不胜寒。最近身边许多HR朋友都开始规划自己人生的下半场,跟我同期的HR(差不多15年工作经验)基本上都离开了HR的岗位,由于身体状况还行,多退而不休,早早就准备好了自己人生的第二春,在新领域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一般HR离职后都干什么?

我在两岸四地接触过的HR超过千人,根据经验HR的人生下半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 自行创业

A. 开店

民宿、餐厅、酒吧、咖啡馆(自己开或加盟)或网店…和朋友喝咖啡聊是非,是许多HR的一大梦想。但不断上升的人工和租金使得实体店盈利空间非常有限,多数梦想咖啡馆都在苦苦支撑,之前听到的“众筹咖啡”似乎也都关门大吉。有些HR离开了“大城市”,到丽江、大理、台湾(花莲、台东…)开民宿,寻找心目中的桃花源。比起咖啡馆,民宿盈利相对稳定,但投资金额也较高。

B. 开咨询公司

我自己也是其中一员,所以深知当中的辛苦,要撑起一家20个人的咨询公司相当不容易,真正开始运营才发现开一间公司的成本远高出了自己的想象,回想以往领薪水的日子还真幸福。HR经营的咨询公司基本多属于“迷你型”(个人工作室),由于业务能力有限,还是需要跟有业务能力的公司合作才能生存。

多数HR 性格较为谨慎与保守加上仔细,因此往往想法很多但最终能够真正落地的是少之又少,考虑的越多,风险意识就会越强,创业的可能性就越低,毕竟从口袋里掏出来的可是真金白银…创业的失败率高达97%所以常听人说创业需要一股傻劲,这一点我是高度认同的。

2. 自由职业者

A. 自由讲师

每个月教几堂课,生活轻松有质量且收入还不错。是多数 HR 的终极目标,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能否成为一位受欢迎的讲师还要看人格特质与台风。以上两者都属于冰山以下,老实说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担任老师的特质。

我常说:“懂”的人不一定“会教”,会教的人不一定非常懂,受欢迎的老师除了上述的人格特质与台风之外,课程开发的经验以及教学技巧的掌握也同样重要。不管你以前多资深,人力资源总监也好,副总裁也罢,我只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要站上讲台,受到学员的欢迎“说、学、逗、唱”真是缺一不可。

B. 咨询顾问

顾问比讲师更难,讲师只要学生们喜欢就ok了,反正下了课好与不好都是再见了;但企业咨询顾问从一开始提案到最终买单,都需要老板拍板,执行过程中还需要跟相关部门协调,窗口如果不够力也很难落地,最终结案往往还要产出成果,才能收到尾款……

现在更多的企业对项目的要求除了产出,还附带“技转”,甚么叫技转?简单地说, 就是在项目结束之后,企业内部要有能力能够自行操作。不然顾问走了就回到原点,这样的产出对企业来说是没有效益的。因此,一句话,钱不是那么好赚的。

C. 目前很流行的“教练”

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办法活力四射的站在台上讲课,或觉得站着讲一天课是体力活,实在太累了,顾问又太专业,早就过了自己动手的年纪,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皇天不负苦心人,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新的选择,称之为教练,教练可以是一对一,还可以坐着说话,不用被问别人问题,加上1个小时不菲的收费,总体感觉也还不错,因此教练这个位子,满足了很多HR的梦想。

身边很多HR毅然决然地放下现在的工作,转行干了教练,口口声声说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但问题来了,如何能够接到教练的项目并保持稳定的收入呢?因此目前市场状况是,多数咨询公司提供的是“认证班”,那认证之后呢?接下来就是让你累积飞行时数,简单的说就是实习啦~ 老实说,只做教练就能养活自己的,绝对是少数。

3. 进入董事会/股东

A. 董监事、独立董事、薪酬委员

这部分的比例相对较少,但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HR人生下半场的一条非常有价值的路径,既可以维持不错的名誉,也能将过去在企业积累的经验发挥出来,继续创造价值。根据自身的经验,这个过程让我从过往单一人力资源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进一步提升成为全方位的Business Advisor(商业顾问)。但是如何让董事会或是董事长觉得你有价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B. 私人董事

真正有机会进入董事会的HR毕竟是少数,因此只要有市场就会有人提供服务,目前市面上刚刚兴起的“私董会(私人董事会)”从某种程度也提供了一条路径,让无法有机会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的HR们可以稍微体验一下,其操作模式主要在交流分享跟题问,过程跟上市公司正式董事会有所不同,但是后续 HR如果有机会进入未上市公司或中小型企业担任私人的董事会,老实说这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径。

C. 成为股东(执行董事)

如果你做人成功,人缘不错,专业上也受到认可有一定的口碑,或许有机会受邀成为股东,许多公司在创业之初并不会设置很高阶的 HR 职位,即便到了后期有了一定的规模,其实老实说也不一定有人资长这样的角色,因此老板或许愿意让你投资一小部分的股份(跟技术股/干股不同,你需要投钱),换取你的人脉与经验。

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人力资源相关的APP或是网站,这也提供了HR 一个技术入股的好机会,但前提是你除了要在 HR圈内保有一定的曝光与知名度之外,对于市场的变化也需要保有一定的敏锐度,更重要的是乐于助人,这样人家才会想到你。

看到以上的分享,你或许会问:HR该如何规划人生下半场呢?

根据我个人经验和在两岸市场的观察,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给大家一些参考。

1. 读懂市场,顺应趋势

十多年来HR 的薪水就像房价,只上不下, 稍具规模公司 HR总监的薪资基本上是百八十万不嫌少, 二三百万不嫌多,但从个人综合能力与产出来说,不一定能与薪资成正比。正如房价一样,泡沫还能够持续多久其实没有人知道。对企业而言,最终的获利能力成为支撑HR薪资的重要因素,老实说HR高管们基本上也都有随时下车心理准备。

同时,新兴科技的发展,如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如今市场的变化速度大大快于以前,颠覆一个行业几乎就是一夜之间,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听到一个又一个“屌丝逆袭”的故事。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HR必须要读懂市场,了解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将自己下半场的规划与这个趋势相顺应。比如,微信、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是否也能想想如何顺应这个趋势,如何把移动学习的效应发挥到最大。

2. 了解自己,合理预期

把自己还原、归零,诚实地面对没有光环的自己是开始的第一步。

人生下半场,没有完美的版本,合适不合适完全取决于各人。HR需要与自己对话,了解自己的优势与自己的梦想到底是什么。也许,在上半场选择的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事业(人力资源相关科系毕业的人资长基本上不多),那么在人生的下半场,是不是该顺从内心的声音,真正活出自己呢?

当然,我们也需要对自己有合理的预期。既然选择做自己,就不能凡事只从钱的角度来衡量,过渡期是一定会有的但无形的收获与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得到的快乐,绝对是支持你下半场一路走下去的原动力。

3. 提前积累,事半功倍

结合对自我的认知,建议所有的HR们都要针对你人生的下半场规划提前积累。

如果将来想要创业,那么就需要提前了解一家公司是如何运作,商业模式及盈利模式是怎么样。如果希望成为一名自由讲师,你就要开始积累课程设计与开发和专业授课技巧的能力。同时,还需要热爱学习与分享,对外界发生的事物有着极强的敏感度,综合获取与分析外界讯息,让这些都成为你讲课的素材。如果想进入董事会,你有足够的能力和人脉关系了吗?如果没有,那么请你一步一步去培养能力、积累人脉,凡事都没有快捷方式。

10多年前人力资源硕士毕业回国担任HR,到近年来担任上市公司薪酬委员会委员与创业,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转型,说实话我也曾经很茫然,因为不知道到底甚么样的选择才是最好,但是我一直相信人生就是要不断的尝试,没有吃过榴莲的人又怎能体会当中的滋味呢?

人生的上半场多半不是自己的选择,往往为了现实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是若能提早做好准备,规画得当,人生下半场一定要有梦想,为自己活。我常说人生不能总是待在舒适区,有机会就是要“用力尖叫”,好好策划一场属于你自己人生的下半场。

懒猫琪琪 发表于 2016-4-25 10:50:20

一只小蜗牛 发表于 2016-4-24 10: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到楼主的这个问题,其实我内心咯噔了一下。即使现在作为学生,我想以后不免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可能自己 ...

谢谢小蜗牛的分享啊,只要自己不后悔就去做吧

懒猫琪琪 发表于 2016-4-25 10:50:38

ly166 发表于 2016-4-25 09: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做了那么多年的HR,就觉得一直在瓶颈期,然后也觉得HR真是越来越难做了。
唉~~~ ...

真是伤不起啊{:4_81:}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HR的未来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