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4-10
- 注册时间
- 2007-6-21
- 威望
- 0
- 金钱
- 44
- 贡献
- 0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44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7
- 主题
- 2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7-6-21
- 最后登录
- 2008-4-10
- 积分
- 44
- 精华
- 0
- 主题
- 2
- 帖子
- 17
|
8楼
发表于 2007-7-2 15:05: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原创] 对传统绩效管理理论的批判(一)
对传统绩效管理理论的批判(二)----时光、刘冰# ~4 p; L7 m6 M* l! y2 z; B5 U
因为“零点”朋友百度了我们,在此,时光,刘冰感谢“零点”朋友的用心良苦。“零点”提到:“与巴克沃先生的绩效管理的思想是不能比的,我始终认为巴克沃先生在绩效管理领域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观点倡导沟通是关键,绩效沟通是解决一切绩效难题的关键,如果你能领悟了他的思想,你就能在绩效管理方面取得收获,……”! ~: s2 Y; t' {# H0 q1 z: H3 A* }; ~
本来我们是委婉而含蓄的,没有打算指名道姓,既然“零点”朋友把“巴克沃”的靶子竖在我们面前,我们就不得不把事实明明白白地呈现在大家面前:7 Y/ o. g7 S8 N) x, q
4 q: n9 @; a+ g( u) @
“目前的绩效管理理论界有一种偏见,过于注重沟通的形式。这也难怪,因为他们没有深入研究绩效沟通的内容是什么。
) r. i1 d8 g* o0 g! M最为典型的是,国内绩效管理界把美国罗伯特*巴克沃的《绩效管理》誉为“圣经”,书中明确指出:沟通是《绩效管理》这本书的“中心主题”。这里所谓的沟通不过是纯粹的交际技巧,从以下摘录的要点可以得到印证:) [& m5 l, m: E, Y
² 必须的交际技能/ m; i4 ^7 Z$ g" g! c1 X$ [: A
² 态度技巧
F1 j ]- c- M& V" z" w B/ Y² 气氛设置技巧& M# ?: l4 `2 y$ Q& i
² 防止冲突的技巧
* A A ^8 n1 A( Z² 引导内疚的企图
, X2 E { o* Q+ V² 挑衅性提问& z- v$ F% h, V& d6 \
…………1 G% M% T2 w; Y. ^$ v$ f- L
沟通的形式和技巧固然重要,但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曾经同成千上万的员工和经理打交道,在过去的时间里,我见到过许多强势的领导,他们不擅长运用交际的技巧,甚至在员工的面前表现出高高在上、凌然不可侵犯的威严,这种距离感也影响了他的沟通效果。但是,与巴克沃所描述的情景相反,由于在考核中,设计的指标合理,强化要素和强化尺度这些细节把握得当,而且在利益分配上,公正无私,他们的绩效管理做得很成功。0 L I! \, T7 x9 @' K4 S5 n# B
我还从来没有看到过,哪个绩效管理系统在利益协调、指标设计等环节有明显的失误,而考核者仅仅靠所谓“沟通的技巧”将绩效管理做得很好。这种现象绝对没有。8 L5 t- W8 l* Y) j2 l
试想,当考核的标准定得过高,员工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合理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纵然采取各种各样的沟通技巧也无济于事。所以,根本问题不是沟通的形式,而是沟通的内容。: m' v: \. h1 T5 ^+ ?' P
当根本利益不能协调的时候,比如标准制定的偏差铸成了大错,那么不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咖啡厅的沟通,都让人难以接受,反而这种刻意的安排会给人以玩弄技巧的感觉, 只能令人反感! + Q. V; d' P9 a( P2 k: W
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所谓的绩效沟通就会在众人的争执、喧哗中沉没。/ I' t" W+ ]# M$ b2 ~
我曾经见到这样一个事情:在考核之前,两人形影不离,交情甚笃。考核后,他们形成了考核与被考核的关系,考核人在确定指标时,由于没有征求被考核者的同意,而给被考核者增加了新的工作内容,令被考核者无法接受:“我在技术部负责研发,你凭什么非让我今年设计出六个新产品?你了解不了解我们目前的技术储备?我们正在研究的产品投入有多大?它可能会带来的市场效益有多少?你定指标时为什么不跟我商量?而且,这不是涉及到我一个人的问题,如果达不到你的要求,我们整个研发团队的工资都要受影响!”。从此,两人水火不容,挚友变为仇人。
( O% {, B' I# R' M0 i& [ @$ ~沟通的重点在于沟通的内容。其次,才是沟通的形式。 " d: E1 e- ^; Y3 l. m
严格意义上讲,沟通形式和交际技巧也是有区别的,沟通形式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在绩效管理中,考核人与被考核人矛盾的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强化选择的形式,二是利益关系,三是绩效结果。沟通的内容概括起来不过如此。”
+ Z3 ~7 P5 ^! v, g5 u“绩效管理是一个沟通过程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哪一个管理活动不是沟通的过程?哪一个社会活动不是沟通的过程?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也是沟通的过程。那就正中了他们“万物皆沟通”的谬误。
2 y7 ]. M* k& L( ~' u% b& j其实,他们不是真正地重视沟通,而是没有办法对绩效管理进行科学的解释,只好自始至终采取一种避重就轻的态度,有意淡化、模糊绩效管理的定义。”[EDIT]用户“论坛管理员”于2007-7-2 15:48:21编辑过此帖。[/EDI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