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楼主: jadeche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 求:提升HR认知的道法

  [复制链接]

106

主题

16

听众

4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纯净旷野,自由心灵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16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05-11-26
最后登录
2015-6-23
积分
45609
精华
2
主题
106
帖子
2914

春节活动勋章 办公室点名活动小金人 论坛群英谱

11
发表于 2010-8-24 16:28:38 |只看该作者
版主们都这么谦虚,新人不说话,等高人指点迷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77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5-12-19
最后登录
2013-3-31
积分
77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39
12
发表于 2010-8-24 17:31:45 |只看该作者
有一句话交:潜移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听众

77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10-8-21
最后登录
2010-9-8
积分
77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57
13
发表于 2010-8-24 20:40:09 |只看该作者
同问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听众

77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10-8-21
最后登录
2010-9-8
积分
77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57
14
发表于 2010-8-24 20:55:11 |只看该作者
......

点评

山风888  提醒:回贴请不要引用纯表情贴及恶意灌水,谢谢!  发表于 2010-8-25 09:39  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9

听众

4669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03-1-9
最后登录
2023-7-10
积分
4669
精华
0
主题
43
帖子
1182
15
发表于 2010-8-25 10:29:20 |只看该作者
高人高人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8

听众

5万

积分

状元

Rank: 32Rank: 32

签到天数: 495 天

[LV.9]以坛为家II

注册时间
2006-4-29
最后登录
2018-8-28
积分
50331
精华
10
主题
34
帖子
1896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论坛群英谱 中人旗帜勋章

16
发表于 2010-8-25 10:50:23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换个角度,可以理解为HR的价值如何体现?1 i2 i$ ?8 q, X/ e" _& C
    山风有个思路,和大家探讨。
8 O( {) G6 D% G! c" S. S, T5 V4 b# \) X    HR各个模块的核心,最终都可以归结于一点:能否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创造利润,而且,是在某个特定环境中你所做的是否能够达到利润的最大化。
% `- |0 w. v* Y! R  g/ r' Q) C根据这个思路,不同的企业、不同企业的发展阶段,HR的重点工作、重点模块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HR能够达到不仅仅是一个执行者,而是能够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去思考自已的工作重点、并提出对公司战略的建设性意见(一开始可以就所执行的内容进行思考与建议)。持之以恒,HR的高度以及对工作的理解,自然可以不断提升,对各模块的应用也能不断的改善。# m. D1 O  F8 c: v! f
以招聘为例:" o2 s6 _& @6 l2 n! {- S. q
价值体现:以最省的费用、最快的时间选到最合适的员工# Q! ?  i$ G" w; E
第一层面:接受业务部门的需求,按业务部门提供的条件进行选拔
, b9 d/ V; K% u$ m这个层面人力资源部是一个被动的接受任务, \- C8 C4 b) v1 Z
要求:通畅的招聘渠道。
# D# `# A8 w4 g  T
# B  g9 S' Y; O& G. Q. Z+ R( a1 i第二层面:协助部门了解员工动向,不定期搜索核心员工是否有刷新简历情况,根据以往经验与业务部门探讨该部门员工素质模型与要求。$ p. a- P/ A( H% l2 P
这个层面人力资源不仅是接受任务,有一定的预孩预警措施,参与对人员要求的统一认识,弥补业务部门可能更多关注硬技能要求而忽视软技能而带来的用人隐患与费用支出。
1 U' Q& W" e: V" R9 q要求:对主营业务的熟悉、对人员素质模型的总结与分析、人际理解能力与职业敏感性
1 J4 u2 \! t9 o* \+ `/ }. I/ Y5 f$ j9 g) N# Z4 l9 u
第三层面:对招聘需求合理性的审查,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及实际业务情况,与业务部门沟通人员增、减计划。2 X  P) h; U9 ?$ x4 J3 C
这个层面人力资源所做的是一个我们非常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减少很多的应急性招聘,将应急性事件更多地转变为常规性计划。其实,我们大多数的管理流程、制度都在做同一件事:减少例外事件。通常情况下,应急性事件所花费的成本是大大增加的。(包括直接费用、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等等)0 S3 Z% D8 `6 J3 H$ v5 Y
要求:HR全面参与公司战略规划,并能够就人力资源规划进行操控与实施。
. M5 J7 d: e( B) F8 ]" Q8 {/ o/ z! C8 _; F8 |, ~9 A

点评

jadecheng  山风的回答很深入,对我有所触动,但毕竟只是触动但我并不觉得这是问题所在,我在提这个问题的时候,也不确定最佳答案是什么,难道这是意境问题,仍然感谢山风!   发表于 2010-8-25 11:03  回复
jadecheng  山风的回答很深入,对我有所触动,但毕竟只是触动我并不觉得这是问题所在,在提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不确定最佳答案是什么,难道这是意境问题,仍然感谢山风!   发表于 2010-8-25 11:04  回复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醉蝶舞 + 40 高人高见!

总评分: 金钱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4

听众

373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10-1-11
最后登录
2013-1-14
积分
373
精华
0
主题
13
帖子
90
17
发表于 2010-8-25 16:07:21 |只看该作者
有人把人力资源管理比做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我个人认为的确如此。其实就好比计算机只能说会用但确实做不到全面精通。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光有理论实践经验不长也知能说略知。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jadecheng + 10 支持,道理永远是那么简单直接。 ...

总评分: 金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7

主题

366

听众

1万

积分

专栏作家

小尾巴的瓜瓜的大尾巴的爸爸大鱼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签到天数: 103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注册时间
2009-1-22
最后登录
2016-2-24
积分
16248
精华
46
主题
367
帖子
3186

2012中人社区群英谱勋章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博客达人 论坛群英谱 精华大师 中人旗帜勋章

18
发表于 2010-8-25 17:50:41 |只看该作者
做人力资源也好,做其他的工作也好,都是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正常的,不要太着急。
+ I1 R, L+ z: H$ N  c9 ~
" R0 Q5 A+ H6 b现实中,我们在做一个工作时,往往要经历几个阶段:, x2 f# a; v2 v( E  x2 ]# ]

* v) @4 V8 o6 U# ?  {& v1、不知其然,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 G) I9 T8 o) |, a+ R; A+ l* R' u
0 d4 R8 ?" E0 i7 i. I# v& ?2、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是已经知道如何做了,会操作了,会按套路来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做更好,和别的工作如何更好结合等。, U8 U5 D* P: t  z8 {
7 x+ h$ m- a. n9 t1 _7 M; m
3、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这是需要一个潜移默化,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的,我个人的经历就是埋头苦干了5年,突然第6年,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发现以前种种做法的缘由,更接近本质,于是高度和系统性得到了提升。要达到这一步,不但需要我们认真做事,更需要我们多总结多领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际,实际验证理论,同时也不需要什么都自己亲身经历,多观察别人做的事,通过总结领悟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o$ K2 i' e5 U# ^. r  d: X
, v* U1 H' s3 L, H2 p6 D
4、知其所以然,并著自己的道。就是说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提升,对工作有了比较深刻的从实践到理论高度的认识,于是可以形成自己的理论,这个理论是和仅仅看书学到的理论不同的,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论,是有自己真正体会和实践来支撑的。像我本人有的时候写一些“道”的文字,有的人就说了,这个和市面上书本里没什么区别嘛,而其实是有区别的,因为一个是仅仅看书而记忆的叙述,一个是真正个人有过实践,再结合书本理论,总结归纳而成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大的区别。2 N/ O* O& V- M7 I

! T% w) C) T5 l  E. ^9 C! h个人有两个小的方法、习惯可以作为学习总结领悟的工具,供你参考:, Z3 \) r' G: U% A3 K- K- j: a
- {5 T1 F- j5 {/ ^+ S6 E4 g
1、凡事讲一二三,这是锻炼系统思考和系统表述的很好的方法,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强迫自己按照这样的方式表达,这是一个系统思考和系统表述的过程,久而久之,我们自然可以使自己变得更系统更综合。
1 W4 ~7 t" e. f, ~$ L% D( g
0 P4 x- I8 L( c1 t) c2、多看你的上司、同事在做什么事情,是怎么做的,在心里做“多管闲事的拿耗子的狗”,要思考,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和我做的有什么联系,如何联系,久而久之,虽然我并没有自己亲身做过这个事,但是和自己亲身在做也没什么区别,这样进步提升就更快了。
5 f! k& I9 l8 U
% t2 B3 O) J# p& F& Z/ C
, ~3 t% U6 x2 j' C4 U4 g* ^0 p+ K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的鱼 于 2010-8-25 19:19 编辑
" I) P; O# x/ J% X( k3 c
7 R7 r$ v) R" F- q2 S: ~. S

点评

jadecheng  大鱼的回复真有种“道”的感觉,侧重于顿悟,讲究的是系统。在我看来这是比较接近的答案吧,要达到一种水到渠成的状态,除了要有专业的积累,还要系统的进行归纳,将知识学问形成适合自己的风格收藏于脑中。 感   发表于 2010-8-25 19:00  回复
mengmeng1126  一看就是过来人,有经验啊...说的好,做的也到位。。  发表于 2010-10-8 15:53  回复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醉蝶舞 + 40 赞!不愧是偶像鱼~

总评分: 金钱 + 40   查看全部评分

欢迎大家加入我的QQ群:309546933,进行HR专业的交流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听众

65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10-8-24
最后登录
2013-2-13
积分
65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22
19
发表于 2010-8-25 22:33:28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斑竹的话,看着朋友讲话总是一二三的,总觉得有点文邹邹的,这才觉得是思路清晰,有系统的表述,真的要学习,形成习惯,才能更好的表达,更好的提升吧,

点评

jadecheng  多登录中人网,一起学习。  发表于 2010-8-26 00:03  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jde    

64

主题

29

听众

3万

积分

榜眼

Rank: 29Rank: 29Rank: 29Rank: 29Rank: 29

签到天数: 528 天

[LV.9]以坛为家II

注册时间
2009-2-3
最后登录
2019-2-21
积分
36342
精华
5
主题
64
帖子
1613
20
发表于 2010-8-26 10:10:21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这个问题相当宏大,相当庞杂,呵呵,个人见解太肤浅,也不知道从何下口,不过感觉楼主,正处于一个境界突破和飞跃的边缘,古人总结的三重境界,或许可以表达出一部分此刻的感受:
/ B. |+ {; y$ Z# ]) x
. s' T* I( {* s. _4 C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W$ N6 T" s5 w' i  X2 R9 |  e9 N
, ~* A( I; h  F, |$ k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G* m$ r- [6 B, U3 v$ e. N

0 Q$ W+ b  v0 R( q6 k1 o! o- |3 {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本帖最后由 hjde 于 2010-8-26 10:11 编辑
$ O- @4 [! a. |+ j( d, @# B! A* Q: e9 {5 r- _4 _; v
已有 2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醉蝶舞 + 25 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jadecheng + 10 没办法,这个回贴要加分了,回复得真好。 ...

总评分: 金钱 + 3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