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3-1-9
- 注册时间
- 2009-4-6
- 威望
- 15898
- 金钱
- 199299
- 贡献
- 14401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229598
- 日志
- 14
- 记录
- 82
- 帖子
- 1550
- 主题
- 152
- 精华
- 64
- 好友
- 1626
签到天数: 137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注册时间
- 2009-4-6
- 最后登录
- 2023-1-9
- 积分
- 229598
- 精华
- 64
- 主题
- 152
- 帖子
- 1550
|
1、正方在65楼的发言说到:对于一个体制不是很健全的企业,不实行末位淘汰的结果就干好干坏一个,大伙一起吃大锅饭,企业一团散沙,积极向上的人员离开公司,另谋发展。这里,正方错误的人为的想当然的形而上学的夸大了末位淘汰的作用。) e1 c1 E# K J' x/ l3 g7 `
中人网论坛的斑竹团队,目前实行绩效考核,如果说该绩效考核的反馈结果是末位淘汰,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很多不积极的斑竹,依然是不积极,不会说要被淘汰了,这些不积极的斑竹就积极主动起来了。四月优秀斑竹、人气斑竹Mark.Yao也说了,他之所以表现被大家觉得优秀,那是因为他的个性所然,并不是考核本身。如果说该绩效考核的反馈结果不是末位淘汰,但是,我们依然看到,积极的乖巧猫猫、Mark.Yao等筒子,依然不会因为其他斑竹干不好,就离开斑竹队伍,离开中人网,另寻其他HR网站发展。- d& _! `, A$ B" v Y& v& j) f
所以说,干好干坏,与是否实行末位淘汰并无最直接的联系,相反,能否干好还是干坏,更多的是取决于人本身。
4 j% E* N- F$ a0 H5 O o, C, s; B! w5 [) |) l0 D
2、提请正方知晓:在中国,实行末位淘汰制企业,90%以上的都是采取“一刀切”的硬性辞退方式。所以,正方以乞丐举例并不恰当,因为乞丐只是极个别的情况。从数学概率的角度来说,我们也不应该实行末位淘汰制。
3 Y, E4 }3 v3 {) N$ i( t
: I3 |- \4 z1 g; r4 e% E$ N3、正方说,认为末位淘汰不应该搞的筒子就是放弃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处置。绩效考核就是要找出20%优秀的人员和后进者,分别进行奖励和惩罚,实质就是末位淘汰的体现,放弃末位淘汰实际上是放弃对后进者的惩罚。正方此处又犯了以偏盖全的大错。如果要对后进者进行惩罚,不一定非要末位淘汰,减少后进者的绩效考核工资一样可以起到惩罚的作用;年底的奖金少发或不发给后进者,也一样有惩罚的效果;不给后进者予以升职的机会,也是一种惩罚……另外,正方也承认,绩效考核的目的还要对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可是正方却看不到,实行末位淘汰并不能达到此目的。而这一点,一个不搞末位淘汰的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中的激励措施,就可以实现。由此来看,我们为什么要搞末位淘汰呢?0 A6 T; N3 H6 P4 d
" M* v! j5 P. X5 ^, U
4、正方还说,根据管理学的“28原则”,80%的人绩效是不高,是需要督促。反方认为,这里的督促的路子和法子有许多种,末位淘汰只是其中一种。一和许多,从数学概率的角度来说,执行末位淘汰的概率微乎其微。" _, m; G# d0 E6 ^
4 ~; r9 r4 I9 v1 O/ n$ G. d6 U
5、正方观点:放弃末位淘汰实际上是放弃对后进者的惩罚,这对优秀人员是相当不公的。反方认为,只有放弃对优秀人员的激励才是真正的不公,而末位淘汰并无对优秀人员的激励,所以,放弃末位淘汰并不会对优秀人员造成任何不公。相反,执行一个不搞末位淘汰的有着激励效应的完善的绩效考核体制,才是优秀人员的真正福音。$ |, ?6 _* q- g) r+ f' j
: K' c. w% B/ y, E3 J6、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对于美国及发达国家的经济干预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美国政府运用该理论的基本原理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即通过刺激总需求拉动社会生产,使经济由萧条很快转为复苏。 1996年后 ,中国政府依据凯恩斯经济学原理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但未如预料般获得成功。究其根源,是中美两国的国情不同 ,中国市场经经济发育尚未成熟,且市场化程度不高。同样的道理可以适用在中国执行末位淘汰方面。
6 ?% O5 h1 P t' K" |5 u
/ g2 i6 G4 w5 |% ~- [7、末位淘汰因为实施的土壤和实施要件(如:科学有效的考核)问题,现阶段还不具备在中国执行。至于将来,末位淘汰能做的,其他的绩效考核体系也能做到,末位淘汰不能做的,其他的绩效考核体系还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就死死抓住末位淘汰不放呢?要知道,还有很多有效的非刚性的绩效考核体系。不少考核措施不光有着帮助提升工作效率的作用,更有着激励先进的功效。而这一点正是末位淘汰缺乏的
$ a f+ y; W7 G+ P# c I2 f+ w3 e2 B9 Y* e! M
8、举例:A公司是个小型网络公司,公司有成员20人,鉴于公司规模不大,加上都是冲着老板的人格魅力来的,而且公司的激励措施好。因此,全体员工积极肯干。公司每月会对20人进行考核,大多数人都是接近满分,而且,相互之间的差距不大,就零点几分,最后一名的员工的得分也在90以上。根据考核结果来说,应该说全体员工都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如果公司实行末位淘汰,是否就一定要把排名最后一名的员工给淘汰出公司或淘汰出岗位呢?显然不是,因为,该员工也是优秀的。这就说明,优秀的末位,我们要保留。由此证明,此种情形并不适用于末位淘汰。, {0 r( j8 E# c
/ G5 W4 X5 [2 _/ _6 C7 j
9、还是举例:B公司是老国企,吃大锅饭过来的,老员工比较多,而且工作比较懒散,大多数员工人浮于事,工作业绩很差,大概有80%的员工都是不称职的。为此,B公司实行末位淘汰,对10%比例的末位淘汰出单位或淘汰出岗位进行培训。结果一考核,还是80%的员工业绩很差、工作态度很差,终究是不称职的,不过,按照末位淘汰的原理,公司只能淘汰掉10%的不称职的员工,另外70%不称职的员工还保留在岗。这样的末位淘汰是否就合适了呢,显然不是,因为,不称职的非末位,即使是首位,我们也要淘汰出单位或淘汰出岗位。由此证明,此种情形并不适用于末位淘汰。
$ f+ _" b) _, Q) ?/ p" ]6 R" c! L, e( p% G. ^
10、结论:末位淘汰制,因为有其不可忽视的弊端(这里反方的很多战友多次说过了),我们认为,企业不应该搞末位淘汰,而应该搞其他更有效的考核方式,而且,选择方式也众多。
! v) @) h' _) p* p! G' I
2 O$ m& h, G6 M& k( v& _(嘿嘿,刚有空,就应战了,赶着回家,所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说的次序会乱一些,说的内容也会重复一些) 本帖最后由 安安的爸爸 于 2011-5-19 20:18 编辑 , r( o/ ^* P' y$ C
# X: h0 c; t* y4 T6 ~. h
|
-
总评分: 金钱 + 4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