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关于内部培养的一些困惑?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1

听众

2万

积分

进士出身

Rank: 24Rank: 24Rank: 24

签到天数: 303 天

[LV.8]以坛为家I

注册时间
2014-8-4
最后登录
2025-1-14
积分
20193
精华
1
主题
14
帖子
838

圣诞勋章

11
发表于 2015-2-3 09:34:25 |只看该作者
俊汐 发表于 2015-2-3 07:46
# ^6 v: o1 g+ n  J1 A/ b机修工种,因岗位的特殊性,要求此岗位人员技术过硬,能及时维修、保养公司设备,故而要求招聘的人员 ...

1 T7 L& z& U0 f4 m很赞同这种分析。一线的内部培养要根据岗位的区别进行
先做人,后做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1

听众

2万

积分

进士出身

Rank: 24Rank: 24Rank: 24

签到天数: 303 天

[LV.8]以坛为家I

注册时间
2014-8-4
最后登录
2025-1-14
积分
20193
精华
1
主题
14
帖子
838

圣诞勋章

12
发表于 2015-2-3 09:34:34 |只看该作者
俊汐 发表于 2015-2-3 07:46 1 w0 q5 r7 Z- q$ @" R: L, F
机修工种,因岗位的特殊性,要求此岗位人员技术过硬,能及时维修、保养公司设备,故而要求招聘的人员 ...

# S( \/ I# K* [/ `4 W  {很赞同这种分析。一线的内部培养要根据岗位的区别进行
先做人,后做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

听众

1671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23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15-1-16
最后登录
2016-2-25
积分
1671
精华
0
主题
3
帖子
71
13
发表于 2015-2-3 09:40:44 |只看该作者 |楼主
hdfangfang 发表于 2015-2-3 08:47
% A9 U: o0 N% R+ ~" ]0 X' s/ E首先:内部培养的需求最好应该是用人部门提出的,而且内部培养最好将用人部门基层比较有潜质的员工培养起来 ...

5 f! K2 ^% U& I" v- E3 A由用人部门提内培需求确实是要好一些。不过以往因为部门设置问题(全厂的技术工人虽在各个生产部门工作,但都隶属于另外一个独立部门,),所以生产部门不是很愿意鼓励员工去报名内培,用人部门也不愿从内部来培养。
% v# @: l: C4 w9 X1 o不过今年有一个改变,就是公司领导把这些技术工人全部分到各个生产部门去了,由生产部门自己来管理。希望如此一来,生产部门愿意从自己部门来提拔员工进行内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58

听众

37万

积分

御史中丞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签到天数: 436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注册时间
2008-5-11
最后登录
2024-8-8
积分
374923
精华
0
主题
148
帖子
5772

12月社区全勤勋章 10月社区全勤勋章 9月社区全勤勋章 8月社区全勤勋章 7月社区全勤勋章 6月社区全勤勋章 3月社区全勤 2月社区全勤勋章 1月社区全勤 元旦勋章 分享达人

14
发表于 2015-2-3 09:52:53 |只看该作者
       机修工在很多地方算是一个相对稀缺的工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结构性矛盾,或者企业要求高或偏。另一方面,有的企业抱着摘桃子心态,不愿自己花时间、精力去培养,缺人了就到人才市场找或者干脆到其他企业去挖。) R" b5 {  m& o+ [3 F) V7 T  p
     至于是内部培养好还是外部招聘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行业情况各异,很难有个定论。从外部招聘,也许能很快上手进入角色,但往往要价很高,单位接受了会造成新老机修工的矛盾,造成部门工作的被动,甚至严重的后果。还有极端的例子,HR找到合适的机修工,用人部门面试时了解了应聘者的水平,部门主管怕影响自己的位置,故意拿了一份关键设备的电路图,问应聘者原理、故障识别之类的难题,让人家知难而退或者称人家不符合录用条件。而内部培养,则会增加部门的工作量,也要花大量的时间成本和财力。: S0 s& |. a! v& {$ n( w3 D  |
    要做好内部培养,个人看法是要建立一种内部培养机制。
) `* G' B  @6 A" d, G& i    1、在认识和理念上,要让各部门知道并理解:培养人才,建立健全后备人才梯队是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要和部门、岗位的考核挂起钩来,和年终的激励挂起钩来。
2 J, M& L9 Q' w, _    2、人员的选聘上,可到高职院校、技师学院等招专业相同或相近并的实习生,也可从内部选聘,前提是对机修有兴趣,并有一定的基础,如高中以上学历,能看懂简单的电路图,服从分配等等,根据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定个小杠杠 。
. N5 R, K3 ?& Y  |4 _# B, w3 V     3、方式方法上,根据自身实际可采用诸如“师徒制”等方式,做的细一点可与师傅签订培养协议,或者再上徒弟签订三方协议,约定各方的权利、义务,学徒期内各阶段要完成的培养目标和任务,以及学徒出师的考核标准,完成培养对师傅的奖励等等。
7 j3 Z$ \. E. g. t# n; v) n  x     4、完善其他配套措施,包括人才梯队建设制度、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及针对机修师傅的一些倾斜性政策,如技能等级考证奖励、给予相关培训机会等等,此外,还可搞一些轮岗(若企业较大,分工较细的会分偏机械维修,偏电气维修),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h6 E0 L+ L! [$ Y9 d; `% g
     5、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
3 j+ x7 E1 b3 c  f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金钱 收起 理由
不请自来 + 10 + 30 说的好

总评分: 威望 + 10  金钱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

听众

1671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23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15-1-16
最后登录
2016-2-25
积分
1671
精华
0
主题
3
帖子
71
15
发表于 2015-2-3 13:40:59 |只看该作者 |楼主
jhzhuzy 发表于 2015-2-3 09:52
3 |3 x' n6 E1 S2 N! g. L机修工在很多地方算是一个相对稀缺的工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结构性矛盾,或者企业要求 ...
# W  V4 k- {2 x2 [! I/ a
分析的比较详细。针对技工岗位,目前公司这边确实有跟一些大中专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打算,不过因为以前没有操作过,算是要从头做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58

听众

37万

积分

御史中丞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签到天数: 436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注册时间
2008-5-11
最后登录
2024-8-8
积分
374923
精华
0
主题
148
帖子
5772

12月社区全勤勋章 10月社区全勤勋章 9月社区全勤勋章 8月社区全勤勋章 7月社区全勤勋章 6月社区全勤勋章 3月社区全勤 2月社区全勤勋章 1月社区全勤 元旦勋章 分享达人

16
发表于 2015-2-3 15:25:41 |只看该作者
似曾旧时相识 发表于 2015-2-3 13:40
' ^) g) B4 @0 ^& R分析的比较详细。针对技工岗位,目前公司这边确实有跟一些大中专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打算,不过因为以前没 ...

: B$ U( H) t+ d! F& n7 G  n' t校企合作是培养/招聘人员的一种重要方式,新人进来,你要有一个长远打算和预案,三块工作不能少:一是内部(针对人才培养)的宣传发动工作,最好让公司高层出面宣讲,不然,很可能会出现这种局面,各用人部门相关人员会认为这些学生只是来过渡一下,到时盖完印、领到证就走了,教了也白教,所以就应付一下,任其自生自灭。这类人不需要多,有2个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而学生也会认为企业对他们不重视,学不到东西,脏活累活他们干,好处福利却由老员工享受。二是做学生的入职教育,特别是心态与角色转变的教育。学生在学校是主体,在企业是客体,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差异较大,老师与老板(上级)也大不相同。三是定期的交流沟通,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学生是群体很强的一族,所以处事要谨慎,最好也有一个培养方案。这是我11-12年带过一届校企合作班的几点经验教训。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金钱 收起 理由
spcchenyue + 5 + 12 感谢解答家人疑问。

总评分: 威望 + 5  金钱 + 1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

听众

1671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23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15-1-16
最后登录
2016-2-25
积分
1671
精华
0
主题
3
帖子
71
17
发表于 2015-2-3 17:14:24 |只看该作者 |楼主
jhzhuzy 发表于 2015-2-3 15:25
: Y4 I/ O6 M0 L* q4 p6 f校企合作是培养/招聘人员的一种重要方式,新人进来,你要有一个长远打算和预案,三块工作不能少:一是内 ...

) x/ O  B/ `9 W, g$ w  H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98

听众

2万

积分

进士出身

Rank: 24Rank: 24Rank: 24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13-5-22
最后登录
2017-4-13
积分
24148
精华
4
主题
34
帖子
806
18
发表于 2015-2-4 08:19:53 |只看该作者
基本上什么都不会,那用人部门肯定不喜欢用了。* Y& }# D0 n. P8 b
7 E9 g) Y* U; h7 N! h
HR部门招个从来都没做过培训的人来做培训,那培训能做好吗?显而易见。! p7 m1 I7 ]0 g. H, g' y

+ X: m( V. o3 f* j培训这个事情啊,很多时候跟在学校里学习是一样的,只是在学校里的考核标准是纯纯的分数,在企业里则应该是看员工接受完培训以后是否能够符合岗位的要求。
) n- k3 L/ `/ _4 F3 ~+ ~
' V. P- v& d8 [) u  g要是培训完,考核也过了,但还是不会干活,这真心不是用人部门的问题,而是HR部门把培训当成培训来做了。
$ W2 Y: l1 {+ |2 i) S+ s) m$ T, G0 @6 x0 O
前面看好多人都说,这类工人比较紧缺。所以,你得把这个培训当成一个长期的事情来做才行,不能指望着一次集中培训全部都能搞定,把培训常态化。
' n! r8 T: A( D
9 y8 d; r0 q- u% A: t还有,如果你要在企业里把培训的事情做好,一定得建立好一个能真正帮助这些新人提升技能,符合岗位要求的讲师队伍,那你的培训做起来才能行之有效。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金钱 收起 理由
似曾旧时相识 + 5 很有见地
不请自来 + 15 + 30 赞一个!

总评分: 威望 + 15  金钱 + 35   查看全部评分

一个读书爱好者一生大概会看完3000册书,面对数以百万的浩瀚书海,看好书成为我们必须的选择,老杨看书每天为您一本好书,让您拥有丰富多彩的智慧人生。
好书推荐请关注微信号:laoyangkanshu 微信名:老杨看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

听众

6629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签到天数: 341 天

[LV.8]以坛为家I

注册时间
2013-9-11
最后登录
2016-7-18
积分
6629
精华
0
主题
4
帖子
461

圣诞勋章

19
发表于 2015-2-4 09:19:48 |只看该作者
其实,可以采用实习生的培养,或者与一些学校签订实习协议, 每段时间在临近毕业的半年内找寻几个合适的人加入用人部门学习,其次也在用人部门那面挑选带人师傅,发放一些相应的补贴,这个应该是个办法,遇到合适的就签下来,不合适的就当于学校培养了。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金钱 收起 理由
不请自来 + 5 + 30 这也是一种办法啊!

总评分: 威望 + 5  金钱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听众

978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9-9-14
最后登录
2023-6-1
积分
978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71

原创先锋

20
发表于 2015-2-4 09:40:59 |只看该作者
内部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想一开始就让用人部门接受内部培养的人员也是不现实的
4 D* j! o/ M, P6 q1 D我们公司的人员基本上都是内部培养起来的,除了个别岗位基本上不外招有工作经验的人员的,所有的业务系统及其他人员都是招聘应届生然后再一步步培养的
! G6 I  Q  O4 x9 p( f1、让用人部门接受这些员工就要让他们的领导参与到日常的培训中去
2 p$ C) j# H7 l2、然别人感受到培训后的与培训前的人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 P- H+ }8 ]$ k. g" r! }
3、内部培养的人员与外部招聘人员差距不能过大* C# b" D# E& h
4、从公司整体分析外招与内招的优劣点
6 x8 \  Z- x3 g$ D2 W0 l( g. `5、把培训做好,从上往下去灌输,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 金钱 收起 理由
不请自来 + 10 + 30 谢谢分享啊!

总评分: 威望 + 10  金钱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