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4-8-8
- 注册时间
- 2008-5-11
- 威望
- 897
- 金钱
- 352004
- 贡献
- 22162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37492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5772
- 主题
- 148
- 精华
- 0
- 好友
- 63
     
签到天数: 436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注册时间
- 2008-5-11
- 最后登录
- 2024-8-8
- 积分
- 374923
- 精华
- 0
- 主题
- 148
- 帖子
- 5772
|
机修工在很多地方算是一个相对稀缺的工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结构性矛盾,或者企业要求高或偏。另一方面,有的企业抱着摘桃子心态,不愿自己花时间、精力去培养,缺人了就到人才市场找或者干脆到其他企业去挖。) R" b5 { m& o+ [3 F) V7 T p
至于是内部培养好还是外部招聘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行业情况各异,很难有个定论。从外部招聘,也许能很快上手进入角色,但往往要价很高,单位接受了会造成新老机修工的矛盾,造成部门工作的被动,甚至严重的后果。还有极端的例子,HR找到合适的机修工,用人部门面试时了解了应聘者的水平,部门主管怕影响自己的位置,故意拿了一份关键设备的电路图,问应聘者原理、故障识别之类的难题,让人家知难而退或者称人家不符合录用条件。而内部培养,则会增加部门的工作量,也要花大量的时间成本和财力。: S0 s& |. a! v& {$ n( w3 D |
要做好内部培养,个人看法是要建立一种内部培养机制。
) `* G' B @6 A" d, G& i 1、在认识和理念上,要让各部门知道并理解:培养人才,建立健全后备人才梯队是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要和部门、岗位的考核挂起钩来,和年终的激励挂起钩来。
2 J, M& L9 Q' w, _ 2、人员的选聘上,可到高职院校、技师学院等招专业相同或相近并的实习生,也可从内部选聘,前提是对机修有兴趣,并有一定的基础,如高中以上学历,能看懂简单的电路图,服从分配等等,根据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定个小杠杠 。
. N5 R, K3 ?& Y |4 _# B, w3 V 3、方式方法上,根据自身实际可采用诸如“师徒制”等方式,做的细一点可与师傅签订培养协议,或者再上徒弟签订三方协议,约定各方的权利、义务,学徒期内各阶段要完成的培养目标和任务,以及学徒出师的考核标准,完成培养对师傅的奖励等等。
7 j3 Z$ \. E. g. t# n; v) n x 4、完善其他配套措施,包括人才梯队建设制度、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及针对机修师傅的一些倾斜性政策,如技能等级考证奖励、给予相关培训机会等等,此外,还可搞一些轮岗(若企业较大,分工较细的会分偏机械维修,偏电气维修),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h6 E0 L+ L! [$ Y9 d; `% g
5、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
3 j+ x7 E1 b3 c f |
-
总评分: 威望 + 10
金钱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