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1-5-27
- 注册时间
- 2002-5-25
- 威望
- 1233
- 金钱
- 7247
- 贡献
- 2876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11356
- 日志
- 0
- 记录
- 17
- 帖子
- 393
- 主题
- 37
- 精华
- 1
- 好友
- 142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2-5-25
- 最后登录
- 2021-5-27
- 积分
- 11356
- 精华
- 1
- 主题
- 37
- 帖子
- 393
|
HR如何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下半场
3 s6 }4 Q, A$ S- n# @作者:黄至尧
! N* S9 b' ?( t4 h8 Y这几天回家看外婆,外婆是北京人,早年是北京画派的大家,自幼深受艺术熏陶,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年过90了,大户人家的风范依旧,梳妆打扮可是一点也不马虎,总要穿戴整齐了,美美的才肯跟我出门。常有人问他,怎么能够保养得这么好?她的回答也很妙:“保持好心情。耳多不好所以只听想听的,不想听的都听不见,自然心情就好了!”6 P: f8 \- _+ T7 Q% o5 [4 z
( W. ?9 x2 T1 u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现代人寿命越来越长。以前的人会说:人生70 古来稀,但现在我们说人生70才开始。& N+ _+ k. R: f8 N* i+ t
# z# \! F# r: {. @- w多数 CEO 不会用太年长的 HR,另一方面, HR的收入基本与年资成正比,年资越高,成本也越高,但产出却相对不易衡量,HR聚会时,常开玩笑的说, 如果今天雇用一个我薪水1/2的人来坐我的位置,似乎也不是不行……公司赚钱问题不大,可如果不赚钱往往第一个砍的就是HR的预算。4 x4 {( P6 j' s( i9 d# n( W F
# a& F3 Y$ H0 z) y" ?* G8 v7 a" g
因此我常说:人一定要在得意的时候做好准备,安排好自己的人生下半场,千万别等到失意时才开始找出路,高处往往不胜寒。最近身边许多HR朋友都开始规划自己人生的下半场,跟我同期的HR(差不多15年工作经验)基本上都离开了HR的岗位,由于身体状况还行,多退而不休,早早就准备好了自己人生的第二春,在新领域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 k& i& j" k, U( A! _; M( O( \, L% [' s" d; z$ n
一般HR离职后都干什么?
+ u: Z- s; x6 m2 }4 ~( g) F2 _$ O: S$ W+ c4 P) \& G. t
我在两岸四地接触过的HR超过千人,根据经验HR的人生下半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 l/ s5 K( D. K( b
0 ^3 A1 H7 K) \1 `' i1. 自行创业
% K; k7 k1 l2 H6 r6 `
9 U5 w8 ]$ b1 f4 ]0 ^! Z, U- vA. 开店
' d4 |, Y# K* `5 a5 R. T* _8 O5 Q$ }! h& `' _6 l
民宿、餐厅、酒吧、咖啡馆(自己开或加盟)或网店…和朋友喝咖啡聊是非,是许多HR的一大梦想。但不断上升的人工和租金使得实体店盈利空间非常有限,多数梦想咖啡馆都在苦苦支撑,之前听到的“众筹咖啡”似乎也都关门大吉。有些HR离开了“大城市”,到丽江、大理、台湾(花莲、台东…)开民宿,寻找心目中的桃花源。比起咖啡馆,民宿盈利相对稳定,但投资金额也较高。
4 T& o3 f ^$ T$ l' b! ] i: D( \8 P# [; B
B. 开咨询公司
$ B) ]8 N5 J1 E( h9 _$ x
) ]$ Z, Z @" h& u8 h+ o8 R, I& O我自己也是其中一员,所以深知当中的辛苦,要撑起一家20个人的咨询公司相当不容易,真正开始运营才发现开一间公司的成本远高出了自己的想象,回想以往领薪水的日子还真幸福。HR经营的咨询公司基本多属于“迷你型”(个人工作室),由于业务能力有限,还是需要跟有业务能力的公司合作才能生存。) R) Z1 }8 {( I' V# _1 a* @4 h
+ p- P: E, z& _) a# F多数HR 性格较为谨慎与保守加上仔细,因此往往想法很多但最终能够真正落地的是少之又少,考虑的越多,风险意识就会越强,创业的可能性就越低,毕竟从口袋里掏出来的可是真金白银…创业的失败率高达97%所以常听人说创业需要一股傻劲,这一点我是高度认同的。
* O$ H; |6 q% H4 \0 q r' b4 M* z1 }# X9 \: W0 I
2. 自由职业者
% w5 b' `9 n% u9 U9 f) n
5 s0 z2 N$ d% rA. 自由讲师7 p q. x7 w8 `; ~
2 W/ r/ X( B m* D" x) }$ r每个月教几堂课,生活轻松有质量且收入还不错。是多数 HR 的终极目标,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能否成为一位受欢迎的讲师还要看人格特质与台风。以上两者都属于冰山以下,老实说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担任老师的特质。
7 q" P" i4 z2 R0 F' |) L- g" d, R* ?3 [( I
我常说:“懂”的人不一定“会教”,会教的人不一定非常懂,受欢迎的老师除了上述的人格特质与台风之外,课程开发的经验以及教学技巧的掌握也同样重要。不管你以前多资深,人力资源总监也好,副总裁也罢,我只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要站上讲台,受到学员的欢迎“说、学、逗、唱”真是缺一不可。
# K$ L9 _) E- F: Z: e5 ` f* R! M. \7 q
B. 咨询顾问# \+ Y# L q. ]& @
( P0 ]/ @9 E# D9 X1 \% {顾问比讲师更难,讲师只要学生们喜欢就ok了,反正下了课好与不好都是再见了;但企业咨询顾问从一开始提案到最终买单,都需要老板拍板,执行过程中还需要跟相关部门协调,窗口如果不够力也很难落地,最终结案往往还要产出成果,才能收到尾款…… y( b% N. X% t. x: _ K- c
1 T, [7 W# K6 ?( w) Y, Q现在更多的企业对项目的要求除了产出,还附带“技转”,甚么叫技转?简单地说, 就是在项目结束之后,企业内部要有能力能够自行操作。不然顾问走了就回到原点,这样的产出对企业来说是没有效益的。因此,一句话,钱不是那么好赚的。! r5 O. M+ k2 n( {' s V: n9 q. P
: r& A! T- A& d- D* _' A ?- p
C. 目前很流行的“教练”7 X' D$ G8 M# ^& P1 I# Q# V; x0 p' x
8 M( K! o' _3 u
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办法活力四射的站在台上讲课,或觉得站着讲一天课是体力活,实在太累了,顾问又太专业,早就过了自己动手的年纪,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3 h4 _* `! ~2 U4 m0 E
4 G7 d7 b' P1 g皇天不负苦心人,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新的选择,称之为教练,教练可以是一对一,还可以坐着说话,不用被问别人问题,加上1个小时不菲的收费,总体感觉也还不错,因此教练这个位子,满足了很多HR的梦想。+ W# F8 P, q# j7 ]
6 a; G2 O" m1 }3 K) T
身边很多HR毅然决然地放下现在的工作,转行干了教练,口口声声说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但问题来了,如何能够接到教练的项目并保持稳定的收入呢?因此目前市场状况是,多数咨询公司提供的是“认证班”,那认证之后呢?接下来就是让你累积飞行时数,简单的说就是实习啦~ 老实说,只做教练就能养活自己的,绝对是少数。
: }) x4 Z9 s6 K3 B! _5 k( D2 i
. R2 p- W: I0 K1 E6 r5 B: X3. 进入董事会/股东3 k$ G9 C" e9 u4 E, D7 I1 K( P
y3 d5 d" a1 C6 |& e
A. 董监事、独立董事、薪酬委员
* ^2 v) t3 Z$ ^4 y6 p6 B7 O3 g& ^6 o0 C* U# o
这部分的比例相对较少,但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HR人生下半场的一条非常有价值的路径,既可以维持不错的名誉,也能将过去在企业积累的经验发挥出来,继续创造价值。根据自身的经验,这个过程让我从过往单一人力资源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进一步提升成为全方位的Business Advisor(商业顾问)。但是如何让董事会或是董事长觉得你有价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4 r7 D! {% _ [
/ L# s1 `( z6 t4 Q4 i9 f
B. 私人董事4 A7 p5 C7 l4 {9 ]( B
& r3 S- |" o% W# Q6 f
真正有机会进入董事会的HR毕竟是少数,因此只要有市场就会有人提供服务,目前市面上刚刚兴起的“私董会(私人董事会)”从某种程度也提供了一条路径,让无法有机会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的HR们可以稍微体验一下,其操作模式主要在交流分享跟题问,过程跟上市公司正式董事会有所不同,但是后续 HR如果有机会进入未上市公司或中小型企业担任私人的董事会,老实说这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径。& V6 O' G& o8 [+ j
0 a8 S4 e+ z6 K9 N; c4 @& C& l
C. 成为股东(执行董事)6 A, W6 y3 Q. d
' s' w5 r. {$ o8 ]% P
如果你做人成功,人缘不错,专业上也受到认可有一定的口碑,或许有机会受邀成为股东,许多公司在创业之初并不会设置很高阶的 HR 职位,即便到了后期有了一定的规模,其实老实说也不一定有人资长这样的角色,因此老板或许愿意让你投资一小部分的股份(跟技术股/干股不同,你需要投钱),换取你的人脉与经验。0 U: W; w! `$ J: u% R
3 J0 N- c* }+ p6 q' K
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人力资源相关的APP或是网站,这也提供了HR 一个技术入股的好机会,但前提是你除了要在 HR圈内保有一定的曝光与知名度之外,对于市场的变化也需要保有一定的敏锐度,更重要的是乐于助人,这样人家才会想到你。/ z& c% d, Q: H% m' ]3 V( o+ Q
, H) c2 A# o8 b: Z# M! R/ }
看到以上的分享,你或许会问:HR该如何规划人生下半场呢?
% @% ?% P# x# y8 @, Q$ v
% b2 N8 n; b& X根据我个人经验和在两岸市场的观察,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给大家一些参考。; S8 x( {7 R. a2 Z
, o6 ]6 P( ?0 x# M- Z1. 读懂市场,顺应趋势6 B2 W- A& y% B
- v1 w) S. q9 a5 {9 h8 Z# _
十多年来HR 的薪水就像房价,只上不下, 稍具规模公司 HR总监的薪资基本上是百八十万不嫌少, 二三百万不嫌多,但从个人综合能力与产出来说,不一定能与薪资成正比。正如房价一样,泡沫还能够持续多久其实没有人知道。对企业而言,最终的获利能力成为支撑HR薪资的重要因素,老实说HR高管们基本上也都有随时下车心理准备。
" s0 g* T& }$ p+ I
" p& g3 o! c6 [( ^同时,新兴科技的发展,如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如今市场的变化速度大大快于以前,颠覆一个行业几乎就是一夜之间,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听到一个又一个“屌丝逆袭”的故事。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HR必须要读懂市场,了解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将自己下半场的规划与这个趋势相顺应。比如,微信、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是否也能想想如何顺应这个趋势,如何把移动学习的效应发挥到最大。0 v8 _2 x" d; A- Z3 r% \: f3 K3 k
. Z$ n3 }' P+ L- ]7 z3 g
2. 了解自己,合理预期8 c e+ N. \8 C) D* [$ G/ q, c
: ^1 g( T& h3 J( J/ v把自己还原、归零,诚实地面对没有光环的自己是开始的第一步。
" I0 d% s% e- c/ _( `; D) a' l0 I* l3 H; c
人生下半场,没有完美的版本,合适不合适完全取决于各人。HR需要与自己对话,了解自己的优势与自己的梦想到底是什么。也许,在上半场选择的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事业(人力资源相关科系毕业的人资长基本上不多),那么在人生的下半场,是不是该顺从内心的声音,真正活出自己呢?0 |! F% G0 l# o
0 b, @! J o2 ~9 f. s# s9 o) B
当然,我们也需要对自己有合理的预期。既然选择做自己,就不能凡事只从钱的角度来衡量,过渡期是一定会有的但无形的收获与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得到的快乐,绝对是支持你下半场一路走下去的原动力。1 V9 D+ v) R4 x/ \4 `9 h! f
6 H7 C: W8 ]; G! B3 Y& d
3. 提前积累,事半功倍
; D$ D0 Y( @7 }. k4 J" d
$ `7 Q% P5 H$ ^" l' d5 E结合对自我的认知,建议所有的HR们都要针对你人生的下半场规划提前积累。+ U' f) B" q" B* T* r* C
" x1 A4 a; J3 T" ?0 b2 l
如果将来想要创业,那么就需要提前了解一家公司是如何运作,商业模式及盈利模式是怎么样。如果希望成为一名自由讲师,你就要开始积累课程设计与开发和专业授课技巧的能力。同时,还需要热爱学习与分享,对外界发生的事物有着极强的敏感度,综合获取与分析外界讯息,让这些都成为你讲课的素材。如果想进入董事会,你有足够的能力和人脉关系了吗?如果没有,那么请你一步一步去培养能力、积累人脉,凡事都没有快捷方式。
& Q) [ O& v+ R. p+ x c
& I3 g4 f5 u2 J% }* U9 R10多年前人力资源硕士毕业回国担任HR,到近年来担任上市公司薪酬委员会委员与创业,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转型,说实话我也曾经很茫然,因为不知道到底甚么样的选择才是最好,但是我一直相信人生就是要不断的尝试,没有吃过榴莲的人又怎能体会当中的滋味呢?
$ I4 y& Q8 a* _# G# V
1 D( |, C: U3 V( x+ U人生的上半场多半不是自己的选择,往往为了现实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是若能提早做好准备,规画得当,人生下半场一定要有梦想,为自己活。我常说人生不能总是待在舒适区,有机会就是要“用力尖叫”,好好策划一场属于你自己人生的下半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