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湘湘 发表于 2011-8-31 22:07:47

尝试通过外面的培训机构来改变一下C对劳动法的认识吧,A也把这样做的后果及对公司声誉的损失全部列出来供C参考,如果C还是执意要弄两套制度的话,而A又不愿意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这么不光彩一笔的话,建议A还是另择明主。

余家小鱼儿 发表于 2011-8-31 23:16:22

这个第二套制度一出,很多员工就会离职的,公司会损失很大的。可以做一个调查,征求员工的意见,再者让员工联名上书,看行不行。还有就是请B君再次试图说服他儿子。

sayalng 发表于 2011-8-31 23:48:18

第一,yaoming3 说的时间问题,
第二;心态,
第三,沟通
第四,交流
第五摆事实或者别的公司案例,来告诉C,他取消了7788假这些会给公司带来的问题,
第六,做一个员工调查,让C看看他取消了这些7788的假,员工的反应,
第7,让C进入企业,试者改变C的想法,做HR的都一个影响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说明,
当这些多做完,还是无法让C去改变,那A可以这企业说白白了,
以上属于个人看法

宠着小猪 发表于 2011-9-1 07:31:11

回复 70楼 yaoming3 的帖子

“当领到此任务的时候,A君拿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和依据试图说服C君,同时也请病中的B君出面以及公司的其他高管比如销售副总、财务副总和董事会成员出面,”从本案例中说明A君的良好沟通能力,我不相信其是伤害了老板身边人或是亲信的利益,我觉得A君确实是一个值得称道的职业经理人,能够请得动这么多人帮忙说话。    当然我同意你的变通做法。

宠着小猪 发表于 2011-9-1 07:31:44

回复 1楼 常诚 的帖子

常诚师叔,貌似YAOMING已经帮我回答了!
   

yaoming3 发表于 2011-9-1 08:21:19

回复 74楼 宠着小猪 的帖子

最近晚上连着看百家讲坛《春秋五霸》,可能真是看太多的电视了,中毒了。嘿嘿,亲信只是假设,并不一定存在。
   

宏志 发表于 2011-9-1 11:10:58

我从另一角度想,
  如果C君态度坚决的,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再看B君是什么态度。
  因为从这个案例看来,公司又意图更换掉A君。

呵  或者我的想法比较偏激,请常诚指点。

Jane0805 发表于 2011-9-1 11:27:33

上面几位高人的看法一针见血。
公司的类型不同,可能采取的方法就会不一样。我目前所处的软件企业,如果真按C君的方案实行,将会引发地震,丧失竞争优势,企业的前途可想而知(管理层曾考虑过缩短婚假休假天数,就引起工会强烈抗议)。像我们这样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员工维权意识都非常强烈,而且由于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大学里还有专门讲解劳动法律方面的讲座,所以公司专门聘请有负责劳动法律方面的律师,他会有专业的意见来指导我们工作,各项规章制度都由他最终审定后发布,这样虽然成本很高,但规范的企业却可以吸引业内一些优秀的人才加盟,总体对公司还是有利的。
如果我处在A君的地位,可能首先想到的如何稳中求变,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想不负B 君重托,只有先帮着把A君的权威树起来了,了解A君的用意,该妥协的还是得妥协,毕竟出了事情,负责任的人还是C君,A君说穿了还是一个打工的。既然A君的沟通、协调能力还是很强,可以先说服核心员工服从A君的号令。
至于A君的选择,一般做到高位都不会轻易想到要离开,除非有更好的选择,稳定不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还是都有好处的。

李媛 发表于 2011-9-1 15:50:34

学习··个人也是建议和B君商量吧·个人不该有太多决定,或是冲动决定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了·

威哥1号 发表于 2011-9-1 16:01:49

我觉得A君对于C君的行为无论是出于职业精神还是道义来讲,都是无可非议的。
怎么样和C君进行沟通协商呢?我觉得如下
第一,明着的。搬出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醒C君要正道守法经营,眼光要长远,不要为了短期的一点小小利益从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个企业在社会上的形象远远要比短期的利益要高,相信真正有远见的老板会意识到这一点的。虽然A君不是企业的老板,但是作为企业一个高管,也要对企业的发展负责。
第二,按着的。A君从事HR行业10多年了,在政府部门,尤其是劳动局里头,多多少少会有点认识的人吧,动用点旧关系,或者公司里找个托,让劳动监察大队的人过来坐坐,走访走访情况,找出点什么问题从而队企业施压达到整改的目的,此举虽有不妥,但是出发点是好的,都是希望企业能够合法经营。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已总结见82-83楼】是你身临其境,将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