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东周》话HR管理之二——问题员工篇
本帖最后由 小妮子--Grace 于 2011-11-22 16:33 编辑【原创】读《东周》话HR管理之二——问题员工篇
防患未然多行不义必自毙——《郑伯克段于鄢》对“问题员工处理”的启示
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也就是周平王东迁后第48年,郑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郑庄公姬寤生用计,诱反了自己的亲弟弟共叔段,又发兵平叛,在“鄢”这个地方打败了“段”,并把“段”赶到“共”城,逼得“段”自杀。 这段故事在《左传》和孔子著的《春秋》中名之为《郑伯克段于鄢》,中学和大学语文的课本中都有选编!《东周列国志》第四回“秦文公郊天应梦、郑庄公掘地见母”中有详细描述。这个事件的过程概述如下: 申侯之女、郑武公之妻姜氏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寤生”、小儿子名叫“段”,大儿子因为是梦里难产生的,姜氏受了惊吓,因此不喜欢大儿子,喜欢小儿子段。春秋时代诸侯君位传承实行的嫡长子继承制,姜氏因为不喜欢大儿子,就鼓动郑武公立小儿子“段”为太子,郑武公没同意,依旧立大儿子为太子,把一个叫“共”的小城封给“段”作为吃饭的地方,所以“段”又叫“共叔段”。郑武公死后,大儿子“寤生”继承了君位,就是郑庄公。姜氏因为心疼小儿子,希望郑庄公封个大的城市给段,郑庄公看在老妈的面子上,把“京城”这个大城市封给了自己的弟弟“段”。 段在前往“京城”上任之前,向老妈告别,姜氏让他做好谋反准备,等待时机里应外合,把政权从他哥哥手里夺回来。段到了京城后,就积极备战,明目张胆地积蓄军事力量。郑庄公为了拿到确凿的“段”谋反证据,与部下定计,诱使老妈姜氏和弟弟“段”写下谋反的来往信函,成为谋反的铁证,同时假称去朝拜周天子,使“段”误以为都城空虚,愚蠢地发兵攻打都城,准备与老妈里应外合夺取政权。被郑庄公一个回马枪,偷袭了“京城”,又用武力把段赶到“鄢”城,最后逼得“段”跑到自己的老巢“共”城自杀。 周朝的诸候爵位分五个等级,分别为“公、侯、伯、子、男”。郑国属于第三等——伯爵,所以郑国的国君都称“郑伯”!郑庄公逼死弟弟段以后,又拿着他谋反的铁证——两封谋反书信送给他老妈姜氏,对他老妈说:不到黄泉,永不相见! 毕竟母子连心,郑庄公说出“不到黄泉、永不相见”的誓言以后,又后悔了!但君无戏言,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的!幸亏有个放羊的牧民“颖考叔”给他出了个主意,玩了个文字游戏——就是在地底下挖个地下室、挖到出地下水为止,这个流着地下水的地下室就命名为“黄泉”,郑庄公和他老妈就在这个人工建造的“黄泉”地下室见面,这就是“郑庄公掘地见母”的典故。 “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后来受到许多人的批判,无非是说郑庄公是个奸雄,没人性,对自己的亲弟弟“处心积虑成于杀”。 郑庄公为人如何,我们不去评价,也没资格评价!但这个故事给HR管理中的“问题员工管理”却很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品质恶劣的问题员工必须清理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企业大了,出一些问题员工也很正常。企业的问题员工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一些类型: 一是不良嗜好型的。如抽烟、酗酒、打牌、赌博……《东周》中楚共王有个部下叫公子侧,字子反,因为好酒贪同杯,每喝必醉,所以每逢打仗,楚共王都不让公子侧喝酒。但有一次出征,晋楚对峙,因为破敌乏术,公子侧很苦闷,手下有个“哈巴狗”,身上偷偷藏着几葫芦好酒(就是以酒酿酒、酿过三次的),见公子侧烦闷,就把酒呈上,假装说是“椒汤”,公子侧喝了以后,很开心,问“椒汤”还有吗?“哈巴狗”说“还有、还有”,结果把几葫芦“椒汤”都喝完了,自己也大醉了……第二天楚共王商量军情叫不醒公子侧,只好退兵,公子侧酒醒后惭愧自杀了…… 二是不求上进型的。包括循规蹈矩的、效率低下的、无所需求的、业绩平平的、身患重症……周平王登基后,手下的人大多都不求上,包括太宰垣等重臣,在周平王决定东迁以避犬戎骚扰时,太宰垣等人都一致拥护东迁,卫武公等人势单力孤,最后只好同意平王东迁。平王这一迁不打紧,周王朝从此对诸侯失去控制,周王朝从此也日落西山了…… 三是小毛病不断型的。如婆婆妈妈的、迟到早退的、爱占小便宜的、重色轻友的……《东周》中“重色”的例子比较多,有兄妹乱伦的,有父纳子媳的,这些主要是国君!部属“重色”最有名的,要数陈灵公和他的两个部下孔宁、仪行父,三人与住在株林这个的地方一个床上有特异功能的美女“夏姬”胡搞,最后夏姬的儿子杀了陈灵公,楚庄王发兵又杀了夏姬的儿子。楚王的一个部下叫屈巫,因为喜欢夏姬,不惜背叛楚国,到晋国定居,又帮晋国出谋,联合吴国骚扰楚国,把楚庄王好不容易打下的“霸主”事业折腾得一干二净! 四是不堪重用型的。如报喜不报忧的、夸夸其谈不务实的、自私自利的、家庭问题不断的、倚老卖老的、官迷媚上的……“官迷”的、“媚上”的,这种人历朝历代都有,现在的每个企业也都有,中国有,老外也有;国企有,民企也有……《东周》中的“媚上”典型是五霸之首——齐桓公的三个宠臣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家伙了为“媚上”,讨齐桓公喜欢,可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竖刁为了表示对齐桓公忠心,自宫净身入宫,侍候桓公。开方本来是卫国太子,对卫国的诸侯王之位有继承权,因为仰慕齐桓公的英明神武,放着卫国好好的太子不当,跑到齐国侍候齐桓公,后来开方的老爸去世了,开方也不回国去奔丧和继承王位,仍然留在齐国侍候齐桓公。最没人性的是易牙,易牙是个厨子,善于烹调各种美味,齐桓公有一次说什么动物、植物的味道都尝过了,就是没尝过人肉味道,没有人性的易牙竟然自己的幼子杀了,做成肉汤进奉给齐桓公食用。齐桓公被这三个“佞臣”感动得眼泪象黄河水泛滥一样飞流直下,竟然对他们委以军事上重任。周惠王十三年,齐桓公带领齐国、宋国、鲁国、陈国、卫国、曹国、许国、郑国等“八国联军”讨伐楚国,本来齐桓公和管仲商量好,先打楚国的附属国蔡国,把楚国军队引出来消灭!这么重要的军事活动,齐桓公竟然派竖刁作为先锋,结果竖刁攻打蔡国时,蔡国半夜派人贿赂竖貂,竖貂贪图小利,竟然把“八国联军”的伐楚的计划全盘告诉蔡国人。结果楚国得到消息,以方城为城、汉水为护城河,准备坚守。“八国联军”见楚国是一块硬骨头,不好啃,就谴责楚国不向周王室进贡一种祭祀时用以缩酒的草——“包茅”!楚国就坡下驴,连忙答应按时进贡“包茅”,“八国联军”也见好就收退兵了……因为竖刁泄露军事机密,这次南征楚国,只是使楚国名义上臣服周王室,但军事实力一点没有损伤,“八国联军”一退,楚国又经常对中原各国用兵,直到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五是不服管理型的。如刺头型、争强好胜的、桀骜不训的、独来独往的、独断专行的、狗仗人势的……晋景公三年,因为楚王伐郑,晋景公派荀林父为中军元帅,带领先彀、赵同、赵旃、魏琦等一大帮著名战将、发兵车六百乘救郑战楚。等晋军到达郑国时,才知道郑国久候晋国救兵不至,已经兵败降楚了。荀林父本来觉得既然没来得及救郑,郑国已经投降,再打楚国也失去了战争理由,就和谋士士会商量准备班师回国。结果先彀不听指挥,不愿意班师,非得要追上楚国打一仗,并擅自行动,导致整个晋国军队在“泌”这个地方被动应战。在战斗过程中,赵同、赵旃、魏琦等人又不听军令,胡乱行事,导致晋军大败,这就是著名的“泌之战”(具体情节见《东周》第54回“荀林父纵属亡师,孟侏儒托优悟主”)。楚庄王也因为这一战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六是性格不好型的。如狂妄自大的、性格有缺陷的、情绪不稳的、神神叨叨的……齐景公时,手下有三员猛将——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捷。田开疆曾率兵攻打“徐国”,斩杀徐国大将嬴爽,逼得徐国与齐国讲和,立下赫赫战功;古冶子曾经在黄河斩杀兴风作浪的一只大鼋,救了齐景公一命;公孙捷曾陪齐桓公在桐山打猎,双手打死一只类似景阳岗的吊晴白额大虫,是比武松早一千多年的打虎英雄,也救了齐景公一命。这三人互相结为兄弟,自号“齐邦三杰”。这三个家伙自恃立有大功,狂妄自大,“挟功恃勇,口出大言,凌铄闾里,简慢公卿”(《东周》71回》)。这三个家伙甚至在齐景公面前,不讲君臣之礼,而与诸候王互相“你”、“我”。对于这样的大不敬行为,齐景公怜惜他们是有本事的武将,强行容忍。但朝中大臣却容不下了……相国晏婴后来设计,用两个桃子就把这三个狂妄自大、性格又有点缺陷的“问题员工”给除了。具体情节见《东周》71回——《晏平仲二桃杀三士》。 七是品质恶劣型的。如脑后反骨的、道德败坏的、嫉贤妒能的、损公肥私的、挑拔离间的……这种品质恶劣的“问题员工”在《东周列国志》中可是多如牛毛,不能说“罄竹难书”,至少也可以说达到了“数不胜数”——弑君如同宰鸡牛,篡位如同同雨后笋!从宏观上说,先是诸候不尊重王室,后是大夫把诸候国分了,再后来是大夫的家臣又把大夫的家产给占了……这里随便举个“嫉贤妒能”的例子吧:前面的说那个牧民颖考叔,因为给郑庄公献了一条“掘地见母”的妙计,被郑庄公任命为大夫,与自己的宠臣公孙閼同掌兵权。但是这个公孙閼却是嫉贤妒能的品质恶劣小人。周桓王八年,郑庄公率兵进攻许国,为了激励士气,特地制作了一面蝥弧大旗,这个大旗光旗杆就有11米长,上面绣着“奉天讨罪”的大字。郑庄公发布命令,谁能扛着正常走路的,封为先锋官,并把自己诸候王乘坐的“辂车”赏给他。结果经过竞争,颖考叔力大,举着大旗不仅能跑,还能舞动。公孙閼也想夺这面大旗,但没有竞争过颖考叔,就怀恨在心。后来在攻打许国的战斗中,颖考叔身先士卒,率先举着大旗攻上城楼,公孙閼见颖考叔又要立大功,嫉妒心又起来了,竟然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从后面暗放冷箭,把颖考叔射死。战斗结束以后不久,公孙閼的恶行被查出,最后落得自杀谢罪的下场…… 在组织中,遇到“问题员工”必须处理,如何处理?相信大家看过不少讲座,都应该知道处理方法和处理技巧了……前面六种员工处理好了,还可以为组织所用。唯有“品质恶劣”的员工,因为他们的行为可能给企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不能留在企业,必须想方设法地从组织中清除掉。 二、 处理品质恶劣型问题员工的几种模式: 对品质恶劣的问题员工如何进行处理?《东周列国志》中提供了几种模式,我们先来看一看: 1、 防患未然——“郑伯克段于鄢”模式。这个模式的主要内容在前面已经简单描述,具体处理技巧在下一部分详细剖析。这个模式的最大好处就是——防患于未然,未亡羊就补牢! 这个模式对组织的结果就是:在组织没有造成大的损失之前,就采取断然措施,以强硬决绝的手段将问题员工从组织中彻底清除出去,最大限度地保护组织的利益! 2、 亡羊补牢——石碏“大义灭亲”模式。“大义灭亲”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其典故来源于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石碏的以国家利益为重、亲自下令处死“助纣为虐”的亲生儿子石厚的故事。“大义灭亲”的典故大意是这样的: 春秋初期,和秦穆公一起发兵勤王的卫武公儿子卫庄公的元配夫人没有生儿育女,陪嫁的一个叫戴妫的女人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公子完、公子晋。卫庄公又采野花,和一个宫女生了一个儿子:公子州吁。这个州吁性格暴戾、残忍,喜欢练武,又喜欢谈论兵法,卫庄公非常喜欢,甚至溺爱,对州吁的胡作非为不加管束,任其在卫国都城里飞扬跋扈,成为卫国首都朝歌的一大祸害。大夫石碏曾经劝谏卫庄公要对公子州吁严加管束,并且明确说明:要么立州吁为将来可以继承王位的世子,要么就要严格控制,以防性格暴戾残忍的州吁将来兴风作乱!卫庄公对石碏的劝告不以为然,不听也不照着做。 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的关系很铁,经常陪着州吁一起出去打猎,骚扰平民。石碏将儿子打了五十大鞭子,并把儿子关在空房里,不许出入。没想到这臭小子夜半趁着看守他的人不注意,跳墙跑州吁家,与州吁同吃同住,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再也不回家了。老石碏对儿子也无可奈何!后来卫庄公去世,长子公子完即位,称为卫桓公。这个卫桓公比较懦弱,公子州吁和石厚这两个没人性的、品质极端恶劣的“员工”定计,在一次卫桓公出差去周王朝的路上杀死了他,然后说卫桓公暴病而亡,州吁自立为卫国的诸侯王,封狼狈为奸、助纣为虐的石厚为“上大夫”。 要当国君,得有威望!州吁弑兄篡位,卫国的老百姓难免议论纷纷。州吁为了立威,先是联合宋、陈、鲁、蔡五国联军攻打郑国,树立了小小的威望。然后又要正名,希望周王室承认他这个弑君篡位自立的诸候王,还让坏小子石厚去请他老爸石碏出面调停。石厚这坏小子脸皮也真厚的,真的跑去请他老爸出山。石碏将计就计,建议这对乱臣贼子去找陈国的国君陈桓公,因为陈桓公与周桓王关系比较铁,然后私下里老石碏又写密信给自己的好朋友、陈国的大夫子针,请他转达陈侯,希望借陈国君臣之手把这两个“坏小子”抓起来,然后由卫国处理。州吁和石厚这两个造下大孽的一对坏家伙,屁颠屁颠地跑到陈国请陈桓公帮忙,结果人家陈国早就“守株待兔”了。陈国把抓到的这两个坏小子交给卫国,由老石碏牵头进行处理,州吁弑君篡位,当然被斩杀。石厚因为是石碏的儿子,朝臣就建议以从犯名义从轻处罚,但老石碏大义灭亲,坚决把自己的儿子处死,然后迎立逃亡的二公子晋回国即位,就是卫宣公。 这个模式对组织的效果是:因为对“问题员工”没有及时从组织中清理出去,导致产生的严重后果,组织利益也遭受了较大的损失。但是事后能及时处理,亡羊补牢,为时犹未晚。虽然付出了代价,但由于及时亡羊补牢,所以损失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 3、 打蛇不死——齐桓公“三佞臣乱政”模式。“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一生英明神武,但在用人方面却糊涂蛋一个,除了任用管仲为相以外,还宠信易牙、竖刁、开方三人。管仲病危之时,对“三佞臣”“大奸似忠”的表现有一段精彩论述,详见《东周列国志》第29回“管夷吾病榻论相”一节: 齐桓公问:“你逝世后,易牙、竖刁、开方可以当相国吗?”管仲回答:“国君不问,我也正要说这三个人呢。易牙、竖刁、开方三人,不仅不能委以重任,还要把他们赶走,千万不可以再亲近他们了!”齐桓公说:“易牙把自己的儿子做成美味给我吃,爱寡人胜过爱自己的爱子;竖刁自宫以侍候寡人,爱寡人胜过爱自己;开方舍弃卫国太子这样当‘千乘之国’国君的机会,来齐国当臣子,父母去世也不回去奔丧,这是爱父母胜过爱寡人;这样忠心的三个人难道还能被怀疑?”管仲回答:“人情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上爱父母、中爱自己、下爱子女,这三个人不上爱父母、中不爱自己、下不爱子女,怎么可能爱国君?象开方这样舍弃‘千乘之国’的诱惑而到齐国来帮臣子,他需要的回报一定大于‘千乘之国’。这三个人必须赶走,再亲近一定会乱国的。” 齐桓公对管仲是言听计从的,管仲死后,齐桓公果然就把易牙、竖刁、开方三人赶走,不许再入朝堂。但是三佞臣走后,齐桓公吃饭也没味道了、睡觉也不踏实了、笑容也没有了、笑话也不见了,整天跟丢了魂似的。齐桓公经不住他一个老婆长卫姬的劝说,不久就把易牙、竖刁、开方三人又召回来。鲍叔牙苦劝不听,最后竟然被气死了……三个佞臣没有鲍叔牙的监督,更加肆无忌惮,把持朝政,为所欲为了…… 齐桓公共有六个儿子,三个佞臣每人拥护的人都不一样。英明神武的齐桓公到了晚年,管仲、宁戚、鲍叔牙相继去世以后,缺少了犯颜直谏的诤臣,变得非常昏庸,只听好话不纳忠言,事情都交给三个佞臣来处理。齐桓公晚年病入膏肓,三个佞臣估计他也活不长了,竟然用高墙把宫殿围起来,一开始还送汤送水进去,后来连水也不送了,一代霸主齐桓公“打蛇不死、终被蛇咬”,晚年竟然被活活饿死在宫殿里,临死之前非常后悔惭愧,无脸见管仲,就用袖子把脸遮住凄惨饥饿而死。这还不算,三个佞臣在他死后秘不发丧,各自拥兵对峙,滥杀朝臣,导致齐国2个多月没有国君,偌大的一个齐国乱得像一锅粥,最后齐桓公的尸体腐烂,长满了蛆虫,都爬出宫外了……后来,在齐国老臣高虎、国懿仲等人的主持下,三个佞臣被诛杀,公子昭借助宋国的力量复国……但经三个佞臣这么一乱,齐国的家底也被折腾得一空二尽。齐国的霸主事业也从此日薄西山了…… 这种模式对组织的效果:“打蛇不死、反被蛇咬”,这种模式“处理问题员工”不彻底,导致组织利益遭受极大破坏!这种模式付出了极大代价,但是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虽然最后问题员工得到了处理,但是组织损失太大了,损失已经不可掌控…… 4、 养虎遗患——楚商臣“宫中弑父”模式。春秋时候,楚成王虽然没有成为“霸主”,但也不失为一位雄主!他是著名的“桃花夫人”息妫所生的小儿子。在位47年,他在位期间,齐桓公逐渐称霸中原,中原各诸候国没有能抵挡齐国军队,只有南方的楚国可以与齐国抗衡。他一生主要成就是:与齐国等八国联军在召陵会盟,代价仅仅是一车茅草;在“泓之战”中击败宋襄公,称雄中原;接待过晋文公重耳。他任用斗子文为相国,内修政治经济,对外开疆拓土。前655年以来,先后灭贰、谷、绞、弦、黄、英、蒋、道、柏、房、轸、夔等国。基本上统一了长江中游地区,极大扩充了楚国的疆域。就是这么一位对楚国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君主,在对“问题员工”——儿子商臣的处理上不果断、不明智,最终养虎遗患,为虎所伤! 楚成王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商臣”,小儿子名叫“职”。早期,楚成王喜欢商臣,想立为继续王位的“世子”,征询斗勃的意见,斗勃说:“商臣眼睛像马蜂、声音像豺狼、性情残忍,不适合当世子,今天大王喜欢他,立他为世子;将来大王不喜欢他,再想废掉他世子之位,可能就要出乱子”!一生也算雄才大略的楚成王没听斗勃的建议,直接就把商臣立为世子。商臣听说斗勃阻碍他立为太子,心中怀恨,设计使楚成王赐斗勃自杀,以报复斗勃。但是,正如斗勃所劝,后来楚成王果然不喜欢商臣了,想废掉“商臣”而立小儿子“职”,但又苦于没有合适的理由,怕引起混乱,就想找个过错杀了商臣。但是楚成王不是郑庄公,做事不周密,未等他动手,消息却已提前泄露。 商臣知道自己要大祸临头了,就和自己的老师潘崇商量。潘崇问:“你能不能屈尊做你弟弟的臣子?”,商臣回答:“不能”。潘崇又问:“那你能离开楚国,到别的国家政治避难吗?”商臣回答:“那是自取其辱,没有尊严,也不能”。潘崇又问道:“那你能忍心做大逆不道的大事(即弑父)吗?”商臣到底是性格残忍之徒、品质超级恶劣之人,当即就回答:“生死存亡之际,有什么不忍心的?”两个同样道德败坏的师徒当天就领兵包围了楚成王的王宫。当潘崇提着剑来到楚成王面前时,曾经的一代雄主知道自己养大的老虎开始要吃自己了,当即同意退位,只求活命。潘崇以国不可有两个国君为由拒绝。楚成王又可怜兮兮地说,厨子正在做熊掌,能不能等熟了吃了熊掌再死。潘崇怕楚成王拖延时间等待救援,也不答应。可怜的楚成王仰天长叹:“好斗勃!好斗勃!孤不听忠言,自取其祸,还有什么好说的?”随即自缢而死!商臣随即发表讣告,说老爸得暴病死在宫中,自己作为世子即位,就是楚穆王。商臣虽然不孝,但生了一个儿子“熊旅”,后来继承王位,却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这个熊旅就是楚庄王。 楚成王对“问题员工”不处理,或者错过了最佳的处理时机,养虎遗患,最终为虎所害。这种模式对组织的效果:组织遭到巨大破坏,组织利益遭受巨大损失。这种模式,组织付出了巨大代价,甚至是全部代价,但是“问题员工”并没有得到处理,不是亡羊补牢,而是整个羊圈都被“狼”占有了,“豺狼”成为了“羊圈”的主人!这种模式处理员工,组织损失完全不可控…… 三、“防患于未然”是“处理问题员工”的最优模式: 对比以上四种“处理问题员工”的模式,我们发现“防患于未然”模式是最优模式,特别是对“品质恶劣”的员工,更应该“防患于未然”,这就是“郑伯克段于鄢”这一历史事件对“处理问题员工”的启迪意义!那么,如何“防患于未然”呢?让我们解剖一下麻雀,看一看郑庄公是如何做的? 共叔“段”可不是一般的“问题员工”,而是属于有着强大背景的“高干子女”式“问题员工”。“段”既是董事长的弟弟,也是股东夫人的儿子,是个品质不太好、能力不太强、吃喝玩乐的纨绔之弟。因为仗着股东老妈撑腰,时刻准备着要取代董事长郑庄公的位置,郑庄公对此也是如芒在背。 我们知道,任何组织都有一条或多条“高压线”,不论什么人,上至总经理、下至看大门的,碰上这条“高压线”,必死无疑!郑庄公为了把他弟弟“合法”地清理出自己的公司,同时又要堵住他股东老妈说情的嘴。就必须把他弟弟引到“高压线”上,让强大的电流把直接“电”死他。对郑国这个大公司来说,“高压线”是什么呢?就是“造反”!在任何一个朝代,“造反”都是“十恶不赦”的“高压线”。郑庄公和自己的董事会班子进行了周密策划,把他弟弟一步一步引入“造反”之路,在“造反杀无赦”的高压电流下,把他产弟弟赶进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绝路。具体步骤是: 一是敢于安排重要岗位,以膨胀其贪婪欲望。本来嘛,段又称共叔段,因为他的封地在“共”这个小地方。同样是股东的儿子,老大能当董事长,老小怎么就当这么一个小小的“共叔”呢?“段”心里不乐意啊!股东老妈更不愿意啊?老妈就出面,请求大儿子把小儿子安排到更大的岗位,以发挥小儿子的高级管理才华。虽然郑庄公知道他这个弟弟其实是扶上马的“阿斗”!但股东老妈的面子是要给的。老妈想把“制邑”封给小儿子,郑庄公以父亲不许分封的遗命拒绝了。老妈又提出把“京城”封给小儿子,郑庄公就勉强同意了!尽管郑庄公的部下祭足等人反对给“段”大权,说如果段掌握了大权,加上股东宠爱,将来会出现抢班夺权的隐患。但郑庄公不以为意,坚持把“京城”这个类似于现在的“上海”这样的全国第二大城市交给“段”去管。这样做的背后,其实就是满足他当高管的要求,以进一步膨胀他内心贪婪的欲望。 二是纵容他做违法事情,以壮大其违法胆量。“段”到当时的“大上海”——京城上任之后,就明目张胆地违法乱纪。第一、经济犯罪。“段”把离京城比较近的几个小城市“西鄙”、“北鄙”、“鄢”、“廪延”等的税收全部截留给自己使用,这是标准的“贪污”行为。第二,政治犯罪。“段”把四个小城市的人口全部造册,由自己统一管辖,超出了自己的管理权限。越权管理可是“从政”的大忌!第三,军事犯罪。“段”在京城,把京城和四个小城市的兵车都调归到自己的名下管理,同时以打猎为名,训练士兵,还出兵把“鄢”、“廪延”都占领了,把这两个地方的地方官赶回都城去了。对于“段”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的犯罪行为,郑庄公的董事会成员们觉得应该对“段”绳之以法。但是郑庄公觉得“段”还没有碰到“高压线”,现在就绳子以法,一来证据不充分,二来怕股东老妈说情又要放虎归山。《东周列国志》第4回有一段郑庄公与公子吕的对白——公子吕依言,直叩宫门,再请庄公求见。庄公曰:“卿此来何意?”公子吕曰:“主公嗣位,非国母之意也,万一中外合谋,变生肘腋,郑国非主公之有矣,臣寝食不宁,是以再请!”庄公曰:“此事干碍国母”。公子吕曰:“主公岂不闻周公诛管蔡之事乎?‘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望早早决计。”庄公曰:“寡人筹之熟矣!段虽不道,尚未显然叛逆。我若加诛,姜氏必从中阻挠,徒惹外人议论,不惟说我不友,又说我不孝。我今置之度外,任其所为。彼恃宠得志,肆无忌惮,待其造逆,那时明正其罪,则国人必不敢助,而姜氏亦无辞矣。”“段”连犯政治、经济、军事三重大罪,而郑庄公并不治罪,这种变相纵容,使得“段”的胆子越来越大…… 三是提供给他可乘之机,以诱惑他铤而走险。一般来说,这做好事,是胆越做越小;而做坏事,胆越做越大!郑庄公通过纵容,使自己的弟弟“段”的违法乱纪的胆子越来越大,一步一步向“造反”的“高压线”走过去。为了促使“段”加速走向绝路,同时也为了防止“段”的势力壮大不可收拾。郑庄公和公子吕定计,假说郑庄公去朝拜周天子,都城空虚!“段”和他股东老妈果然觉得这是可乘之机,双方约定里应外合,铤而走险,夺取都城。在“段”带着军队出了老巢“京城”的时候,预先埋伏在“京城”附近的公子吕利用京城空虚,乘机夺取京城,切断了“段”回逃之路。而郑庄公在半路又杀回,在半路上的“段”只好跑到“鄢”,又被郑庄公打败,只好逃到“共”城自杀。 四是掌握确凿违法证据,以堵住他抵赖之嘴。要把“问题员工”整到绝路上去,必须有确凿证据证明他确实碰到“高压线”了,把案子做成不可翻身的“铁案”!这样的话,即使后来诉讼到司法程序,也能确保不会“咸鱼翻身”!老奸巨滑的郑庄公深知这一点,所以就想方设法收集了股东老妈和“段”约定谋反的密信。有确凿证据在手,郑庄公才有底气对他股东老妈说出“不到黄泉,永不相见”的狠话。 五是保密整个方案内容,以防止功败垂成。军事中要注意保密,生意场上也要注意保密,劳动争议的处理方案同样要保密!郑庄公之所以能成功地让“段”走上“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不归路,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于方案保密工作做得比较好!从方案策划到最终实施,都是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段”和他的股东老妈也只到最后一刻才如梦方醒:原来掉进了人家设计的陷阱中了……但那个时候,已经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根本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看看“郑伯克段于鄢”的这五点分析,对我们HR们处理“问题员工”时是否有一点点启迪呢?
附:《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従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5_251:} 早点休息云叔,明个给我照片发米啊{:5_228:} {:5_285:}刚刚整理完周末出去玩的照片 其身正,不令而行,不正,虽令不行。 领导总要带头遵守规则,这样在一个体系健全的公司,不会出现大的状况,如同美国。中国组织的最大风险都在领导那呢。。。 嗯,支持。 本帖最后由 LiuLiu168 于 2011-11-21 07:40 编辑
读历史故事,品管理哲学!很精彩!!期待师父更多精彩文章!!!{:5_275:}
支持云叔大作,忙完了仔细来品偿。 支持云叔,这个需要慢慢读 云叔的分享依旧很给力哈 还算好不是地下十八层{:5_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