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后勤人員占公司員工總數比例多少為合適

2012-3-1 14:13| 发布者: 蟹蓝| 查看: 12147| 评论: 18|原作者: 瀟瀟雨飛

摘要: 公司現有員工六千多人,有5個事業部,各個事業部均有業務/技術/品保/生產職等.后勤分為人事/行政/總務(包含保安、食堂、車隊、清潔工等),現後勤人員與公司員工人數比例為1:9,認為這個比例過高了,但又缺乏依據。(做 ...
公司現有員工六千多人,有5個事業部,各個事業部均有業務/技術/品保/生產職等.后勤分為人事/行政/總務(包含保安、食堂、車隊、清潔工等),現後勤人員與公司員工人數比例為1:9,認為這個比例過高了,但又缺乏依據。(做崗位工作分析等暫無法實行),請教各位大蝦們,後勤人員(間接人員)配比多少為合理?另可否分享一下你們公司的人員配比情況,謝謝!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linnyzl 2012-3-1 14:13
合理不合理难说,每个企业情况、行业情况不同。
我司:1:30
真心累啊
引用 飞飞报道 2012-3-1 14:35
您的字我看着费劲,不习惯繁体字,后勤人员设定不能套搬,根据自己的公司的业务设定吧,1比9真的不高,我们1000人的单位200多的管理岗,比你们多
引用 女人花119 2012-3-1 14:46
这个没什么具体要求吧
引用 撒哈拉之梦 2012-3-1 15:18
这个一般与行业有关,不能一概而论,可以参考同行的数据。
引用 hanfng 2012-3-1 15:27
了解一下。
引用 !鹅蛋孵鸡 2012-3-1 16:16
单纯的“人事/行政/總務(包含保安、食堂、車隊、清潔工等)”,1:9是偏高。
至于多少合适,没办法给出答案----影响比例的因素太多了,只能根据管理的阅历和业务能力判断合理性。
引用 诚信AAAAA 2012-3-1 16:18
千人企业一般情况下,管理岗设置120-150左右吧,不包括勤杂保障系统的人员;大型集团公司的比例不好说,因为大型集团公司有着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在后勤方面不好定比例!
引用 诚信AAAAA 2012-3-1 16:19
不好意思,补充一下上面说的是重工制造型企业
引用 大尾巴的鱼 2012-3-1 16:36
1、建议扭转你们老板的叫法,我个人不喜欢后勤人员的叫法,嘿嘿。
2、管理及支持人员数量和配比的多少,常常要视行业和发展阶段而定,同时更重要的是看你们公司的管理模式,总部和事业部的管控模式、权力分配情况,不同的管控模式,管的多和管的少对于总部人员工作量和人员数量有很大的不同。
3、了解运营模式相同的同行的情况是合适的,同时,内部,你可以自己审查目前这些工作,这么多人做是否饱和,工作效率是否高效等,这个是最根本的。
引用 尹丽一羽佳舟 2012-3-1 16:53
学习一下
引用 dlsimen 2012-3-2 08:13
大型石油炼化企业,比例就不说了
引用 逸雪纷飞 2012-3-2 14:09
不清楚,我们公司大概也是这么个比例,不过我们公司人少,后勤人员占比也是10%左右。
引用 瀟瀟雨飛 2012-3-3 16:59
谢谢大家的回复,这个的确很难有答案。
补充一下,上面所提后勤人员不仅包括人事、行政、总务,还包括用采购、财务会计、稽核、报关、工程中心,但暂没把各事业部的业务、技术、品保算入。
直接与间接配比究竟多少为合理,好像的确没有一个标准的公式。后勤或幕僚人员的工作贡献又难以评价。昨天还听一家500强企业的分公司HR总监在说,他们公司5年前就已经取消了对后勤人员的绩效考核。你们公司后勤人员有做考核吗,效果如何?
引用 瀟瀟雨飛 2012-3-3 17:04
大尾巴的鱼 发表于 2012-3-1 16:36
1、建议扭转你们老板的叫法,我个人不喜欢后勤人员的叫法,嘿嘿。
2、管理及支持人员数量和配比的多少,常 ...

呵呵,其实台湾企业是不叫后勤的,叫幕僚。只是我们大陆好像基本上叫后勤,怕写成幕僚,大家不太清楚,才以后勤称谓。
确如您所谓,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员配比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只是想了解各个企业现状下的配比如何,作个比较。
谢谢啦
引用 瀟瀟雨飛 2012-3-3 17:09
飞飞报道 发表于 2012-3-1 14:35
您的字我看着费劲,不习惯繁体字,后勤人员设定不能套搬,根据自己的公司的业务设定吧,1比9真的不高,我们 ...

上班期间利用中午午休时间上来逛的时候发的,没办法,公司全部都装繁体系统。转换麻烦,只好委屈你们将就看了。也顺带了解一下我们祖先怎写这些文字。
你们公司的配比还真比我们高多了。但我们的我也跟历史数据比较了下,公司总人数与2006年一样多,但幕僚人数却是涨了快一倍了
引用 ryy-0912 2012-3-4 19:18
制造型企业一般150-300:1就可以
引用 大头老猫 2012-3-5 10:48
其实这个也应该视每个公司的情况而定的,感觉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查看全部评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