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10-19
- 注册时间
- 2004-9-25
- 威望
- 510
- 金钱
- 7503
- 贡献
- 1920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9933
- 日志
- 56
- 记录
- 5
- 帖子
- 218
- 主题
- 21
- 精华
- 0
- 好友
- 59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 注册时间
- 2004-9-25
- 最后登录
- 2015-10-19
- 积分
- 9933
- 精华
- 0
- 主题
- 21
- 帖子
- 218
|
回复:你见过这种绩效考核模式吗?
我来接这个话题吧。* L+ Q- l! J# g- z" e
, E0 n9 C: S" O 简单一点,先讨论设备部门的指标。& G, P) I1 H# e' W6 D T- }& c) Y' M
谈谈我的选择思路。aling说,设备停工是影响产量的一个因素,我们需要尽可能减少设备停工时间,那么最直接衡量这一绩效的指标就是“设备故障停工时间”。由于一个周期内(比如一个月)工作时间是不一样的,为了消除这个误差,可以用比率,即“设备故障率(停机率)”。有时可以反过来,用可正常工作时间与制度工作时间的比率,即“设备可运转率”。根据实际情况,时间单位也可以是“台时”。* X, j G- m0 @7 k9 w7 U: S/ U3 C+ F
; G9 F8 r2 o' y4 o$ L& N 相对来说,“设备维修维护按时完成率”是一个“差”指标。第一,这个指标是反映员工行为绩效的指标,不能直接反映“减少设备停工时间”这个结果绩效。第二,按时维修维护,是保证设备质量的一个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维修技术水平同样重要,因此这个绩效好并不能确保设备故障少,停工少。用绩效管理的术语来说,就是这个指标对于我们需要衡量的绩效,效度相对较差。第三,设备维修有维修单(报修单),其中会记录报修的时间,完工的时间,双方确认后,故障的停工时间也就确定了。然而,确认是否按时维修维护,先要检查计划,然后再验证维修维护是否与计划一致,最后才能计算,显然,这个指标的检测比前面的指标麻烦些,它不会在工作中自然形成,需要专人去做检查和验证,检测“投入”大,效果却差,不是一个“差”指标吗?8 E, V1 L* O/ ^+ J0 E4 u) n
' C# ?; d, Y$ E; K
上面就是指标选择的一个标准,要选择相对的“好”指标,首先效果要好,其次效率(投入产出比)要高。; U7 N5 h6 W, R+ m$ I. |
' V! r9 s0 |" A9 ]1 ] 当然,如果设备部门计划完成率较差的话,则可以用后面这个指标来考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