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楼主: 风雨电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绩效目标如何制定?

[复制链接]

2

主题

4

听众

3421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3-24
最后登录
2007-3-16
积分
3421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10
81
发表于 2003-6-10 15:51:00 |只看该作者

制度中的柔性

制度是落实下来,需要严格执行的一个规范性文本,管理活动要按照制度开展。但并不意味着管理将会变成一种僵化的、固定的、没有融通、没有余地的局面。制度本身就包含了人治的因素。制度需要靠人执行,而对制度中的评价标准,更是需要人去决定的。具体针对考核活动来说,虽然有了相对严格的体系,但是对于这个体系中的各个指标的最终评价结果,是需要通过人的判断来实现的。每个人对相同的指标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使理解的方向相同,程度也会不同。根据体系中的指标对员工评判、打分本身就有很大的柔性,综合不同人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一个特定的员工的评价以后,虽然每个人的判断不一定准确,但是结果一定是相对接近真实情况的。制度中的柔性就是体现在评判人对指标体系的理解掌握和评分时候的尺度的掌握。另外,需要在制度体系之内,为制度本身留一个豁口,允许某些特殊情况的发生。这样就可以从制度本身要求自身的不断修改,不断调整和矫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718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5-23
最后登录
2003-11-9
积分
718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6
82
发表于 2003-6-11 19:34:00 |只看该作者

工作需从上到下

作为饭店企业,尽管是五星级,但总体上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即便是在技术密集乃至员工素质很高的企业,我以为管理、经营等行为,仍是需要从上至下的推行管理方略。绩效目标制定更不应该寄希望于下级有什么配合。至少在一项管理行为实施的开始,管理的上层必须首先提高了要求,作出了主要的工作决定和业绩要求。部门能做到怎样的程度,不需要有任何期望。这一管理过程,是应该听取基层的意见而不是依赖基层的意见。& G4 R4 ^. e+ Y 当然,企业推行一项政策,必须有一定的过程,例如宣传到位,沟通自如,准备充分。而更为关键的,这项政策是否值得那么大的投入,管理者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听众

1834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1-25
最后登录
2007-1-10
积分
1834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56
83
发表于 2003-6-12 13:18:00 |只看该作者

系统工程

绩效考核是一项很重要的系统工程,首先在制订绩效考核制度时就得深入了解企业所属行业,企业的经营性质及、岗位性质等,加强对中层管理者的意识培训,让全体员工都能明白开展此项活动的宗旨与意义,只有这样,在开展活动时才会顺畅进行,从而达到有效考核与激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685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2-10-22
最后登录
2003-8-12
积分
685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1
84
发表于 2003-6-14 16:21:00 |只看该作者

目标、分解、沟通、制定、讲解、执行

相信每一个公司在新的一年都会详细指定具有挑战性的发展目标。大目标总是由许许多多小目标组成,因此HR的主要职责便可以概括为“目标、分解、沟通、制定、讲解、执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eeda    

0

主题

0

听众

619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5-29
最后登录
2003-12-27
积分
619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1
85
发表于 2003-6-17 10:45:00 |只看该作者

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

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公司管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使公司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可是有的公司往往只重视单纯的考核成绩,忽略了影响考核成绩的原因,(例如缺乏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沟通等问题。)以及改变现状的方法。认为考核评比、赏罚分明就一定能激励员工积极性。目前我所在的公司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公司制定的绩效考核制度让我们感觉到很孤立,我下面的员工甚至认为公司制定这样的制度是为了罚我们的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

听众

5729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4-14
最后登录
2009-4-18
积分
5729
精华
0
主题
8
帖子
349
86
发表于 2003-6-17 20:26:00 |只看该作者

部门内部沟通

目标的制定过程应该有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沟通过程,通过上下沟通对目标达成统一认识,使大家对上层提出的目标的必要性有一个较深的理解,只有当员工认识到实现目标对企业,对自己会有什么好处时,目标的实施就会比较顺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9

听众

2万

积分

探花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签到天数: 16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22-12-29
积分
28884
精华
0
主题
14
帖子
2193
87
发表于 2003-6-18 09:42:00 |只看该作者

事在人为

将绩效管理尽可做到能量化,采取360度全方位考核。当然作为人力资源工作者更应该把沟通放在第一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857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3-6-18
最后登录
2016-10-12
积分
857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10

中人网雪山杯(2003-2010)

88
发表于 2003-6-18 14:33:00 |只看该作者

达成共识

绩效管理在实施前应进行宣贯,以使上下在认识上达成一致,否则,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

听众

1411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6-2
最后登录
2007-11-9
积分
1411
精华
0
主题
6
帖子
58
89
发表于 2003-6-19 00:53:00 |只看该作者

看法如下

1员工的个人要依据与相应部门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来确定。" H5 m' n+ ]4 S; S 2目标应做到可量化。6 d& P% m+ C1 w, _( F 3要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 f1 L( W& s* I3 b: W 4建立申诉机制。 , i+ e& y( g0 W5 q& m5增强上下级的沟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4

听众

1862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5-23
最后登录
2003-6-24
积分
1862
精华
0
主题
13
帖子
520
90
发表于 2003-6-19 14:40:00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一点建议

一、财务方面: 8 R+ C/ v; H( s; X 1、评价经济效益指标 2 @+ g4 J( j6 G' Q* m# B产品销量0 Y+ f7 Z* |# B8 G3 g7 r% u 销售原成差( t( X v2 P! I# y, S 边际贡献+ @% D* c' [/ f) `$ k v 利润额) f4 B3 f* v& |7 c9 W7 _ & T4 O" t( D6 K' ^' c) g% V2、资产运营状态指标 . L/ Z9 l+ G' f 原材料周转天数 3 I# d$ H. x! m, n) x) r# p产成品周转天数4 l# {( m) c" k+ P- n' W O5 \+ V+ X4 P 应收帐款周转天数& T! d" I& U3 T, ~ ~: f) E- J ^) } 逾期应收帐款额- A( t# \5 w. ]" K ' G% V5 u! C# r. ~% @. n% v7 e3、偿还负债能力指标 0 @" `9 v; Z7 [" |4 x 资产负债率$ M& S% ]( D. W9 I 流动比率 * O' _. f8 D$ J: Y8 T0 t$ e速动比率! d b2 J- K9 w3 m1 A) V8 D 营运现金流量 4 D; @+ e) E, n# K& r7 l8 h6 V净现金流量 4 `* y1 p" `" A/ J" `" g9 s5 Y+ `: o; n4 K* X/ n$ I) t5 n4 k6 E 4、衡量发展能力指标 $ m3 o2 j9 @" U0 O h 营业额增长率 6 V( B( G" X1 A9 J% m3 B/ U1 s新产品百分比7 L8 a4 m9 H5 T' s3 U. a4 }6 U8 \5 M) J& x 高档产品比率: E% q0 `! W0 d # w/ y+ |% N+ _2 u5、成本费用指标 % Z/ F2 F9 Y4 t. @: |- {吨产品可控销售费用# U( C. l/ H4 T" L9 n 吨产品可控管理费用 $ n9 l/ p. i! t! {, y3 [吨产品制造费用 & g/ _$ C v3 U: J( l; Y2 B- |# H/ F 6、其他财务指标 0 y! L2 d: `5 ?7 o* t3 I- L# a产销率/ T0 V ` r: @, X, T6 A 分部门费用明细 5 p ?2 y* O5 F5 m' C0 s$ j 2 j( r C' {$ F, Y1 @+ P6 G- ]二、顾客方面: $ b( m1 B6 [0 C* P* X: R0 G(一) 顾客核心成果量度 # p- j9 l( i# d, @ 1、市场占有率 % O7 L# R, ^1 k0 d& E4 N2 Y 产品1市场占有率 ( m0 J/ A6 `/ b7 M产品2市场占有率 _; q; `( ]3 J8 P% ?: }$ ~ 市场覆盖率. ~1 N9 e: l8 W1 p# X4 ~4 Z 2、客户维系力 " O) Q$ K2 H% _* x- ~ 客户流失数7 G/ b" v: _, e7 R V C5 B 客户维系率7 x) h3 m& ~1 U% p# L! S6 z" A/ T 7 D! K$ P4 v8 [/ ~- K 3、顾客取得力 ' o# ]' z# O% f/ s0 C 新客户数* s& M2 Y8 n+ j$ i1 @ 新客户销售量 K" z% v9 _1 m+ u5 F 新客户开发成本 7 i/ c. \2 B6 W0 g4 l# } - T U4 }8 f) N+ y3 W u4、顾客满意度 ! u0 ~! \/ E2 i- q3 }3 T' n顾客满意率7 _+ j2 O$ w& u7 B2 R 客户投诉率4 W, c% t( e! y4 ^# M. j - ~; ?$ G+ P% U4 Y7 ? 5、企业获利率 + ^5 _( u$ [+ Y* c 净毛利率 ; }2 \, ^8 w# L+ `3 d; Z6 e4 }新产品获利率 3 _ @/ I3 e' Q( T# X/ }新客户获利率 ! m/ c* R: j1 V1 S% X- T( h Q' I) o! b% i3 c(二) 顾客价值主张 E+ u2 K" o2 l' v' C 1、产品和服务特征 |1 _1 U4 Y# A M" ?' w, Z 功能:产品的使用定位 ' {: {& q/ x' [- g$ F2 Y; M 一般需求 & Y) n8 I. R. b, q( c6 `特定使用需求1 m [7 ~, u% J 质量:售出产品不良率 . ~) O+ ?0 Y( y7 J4 d. ^- l1 Z 内在质量不良率 ; C$ S* X6 V0 [1 |5 o z* x: L包装质量不良率- N6 | [! `0 ?8 `& F 运输质量不良率# v) D4 y/ F' O 价格:价格行情指数 - b! D5 `4 L+ } 产品1 / q* u! A+ O) B5 c# k. O3 i) t$ Q产品2. \" D4 H" u- i6 L. X/ v9 D$ Z 时间:按时交货率及服务响应 / z! B Z# d" F) g1 s0 S 车皮最长到达时间, {" \3 n3 B# @+ j 汽车运货最长到达时间 8 _: R; ~3 l: c: n# W7 ?/ p+ C, y库房汽车发货效率 $ F7 k' d% R/ e/ |现场顾客最长等待时间 * u2 I2 `- |, e5 s( P技术服务最迟到达时间 - U: H/ T, L a( l0 \% w7 q9 m* k最长商务处理时间& }8 P, B! F1 N ) u0 N6 o4 r6 x# z) X% S 2、顾客关系 ' x6 j& y7 ~1 I. g* N! M! K+ P: i 顾客关系综合评价 ! c! @- W) Y' g+ G3 \; t对顾客的经营影响度 9 i( X, u' [0 v' ]' O% b双向信息沟通 2 E+ G3 ~! O- b* |0 B' p" W业代对客户的拜访次数 6 W, V2 ^- N/ w1 @! P公司对客户的拜访次数3 j0 D2 u( L! r2 ^0 n8 D m+ E ; t8 l% _$ w( y! R& V3、形象和商誉 4 T& Y5 h; R: T- s7 O2 n' l 包装形象 8 G- ~" A H4 @1 P6 |促销手段: O; |6 g0 k* i' Z, {+ f8 y 广告支持+ s! m/ k1 v% s" E$ M( b' z% R; `( i 宣传品支持' ?" \" k+ R y7 h5 S! I 产品诉求点 d+ c( {( C3 I0 i, I* I# } 0 r0 a5 {3 G* u2 R. b7 y (三) 内部顾客服务 1 |( O/ b" d4 Z: \% p1.财务之于各部门 5 p$ F- x# j8 d E$ b3 X税收与资金筹划满意度# H. c3 r% o- z. R" i8 R0 D0 ~ 采购付款计划完成率 . J" A* z" c2 ~& E出纳、收款服务满意度 6 y: j! R4 e- e5 B* v, M部门帐务满意度 2 k, b. S; F5 }0 }会计报表准确性与及时性 ( U6 S" ]: O; J" h. h报帐核销满意度 5 @5 \6 R7 ?( z$ K原成差、利润预测之准确性与及时性/ r( e8 Z1 g( y. g+ U9 o+ `" { 存货管理6 m4 [5 j/ V* u% s$ X % s1 V" g# G3 h: [. J# R" J( C2.办公室之于各部门 7 P, D$ H4 z& c/ e v3 ?文秘工作满意度6 [' d g4 S8 ]: d# F8 l" F, E 车辆管理满意度 $ Y; p. s1 z Z3 ^' V! I+ B# @) F u+ Z行政后勤满意度9 m, @8 R; p4 ^3 K1 R. ~2 W3 {7 R 员工食堂满意度 ( e- v5 q4 P! W) W n信息系统满意度 4 d2 ]. v8 a( A+ `# C0 }安全保卫满意度5 R! n ~- M4 ]& y% R& _ 人事管理满意度8 g! T2 W1 M' k0 g' p: ^. o 0 }9 U* @* L) N' P + ?( ?3 @% U, q; X- O1 ? 3.品管之于研发、储运、生产、销售 5 O+ W0 U. ]' }2 o2 n" Y4 A 原辅料检验满意度 7 G$ a6 G8 r7 T生产过程控制满意度$ F* z4 ^3 a9 L( v 产品质量控制满意度% e) l+ @0 _2 C8 c5 z7 _ 计量工作满意度' v/ L$ O' y; M) g# g 质量事故处理满意度 , J# s* B/ r% y4 @+ C, S5 ^ISO质量体系有效性 e- x% F7 n4 H! [, d8 k7 } 0 ?5 J4 I" z2 e0 B 三、内部营运流程: - S. R0 _( [- J. o; ]) o& v X: x8 g" p. g2 J0 w0 w (一) 创新(改良)流程 & S K. U8 v8 [+ B0 r. e 新产品比例5 S' L/ _( l1 K# m) ]; Q6 t& ^ 独家产品比例7 P+ a" |9 Y( d* G& Z2 c6 c 新产品上市速度 7 c6 ?5 h$ [* [& b新产品计划进度 L, P: {5 h8 w+ C 新产品设计质量 & u" w4 b. |" @% E7 }0 l9 J QBET(收支平衡时间); N9 p6 G/ k; ]7 A 4 Q2 P( v+ B& S" E (二) 营运流程 ( z. ]+ _! _0 n5 F 1、采购环节 2 N1 |$ |2 `/ L; ~9 V* t采购计划完成率8 S( v2 ^; ~ T3 d2 f 原料合格率 ) ?: Y3 C/ W. e& C- q包装物合格率# i) E( S' l* r 辅料合格率; o1 G1 B# ]+ h5 k 原料价格指数4 t2 x, P% k) j6 ]/ G 车皮计划准确率 / o) L m6 y6 c4 G合同履约率 & z& M3 ~: u( b# P: D采购及时率 6 p& A3 ?) V: T2 F. [, Q质量目标达成度( ]0 I7 K4 R$ E' ~ 0 B3 X7 \, s% r' w$ ?3 } 2、储运环节 " U. x, e( Q4 u1 u9 o原料吨装卸费 B2 _- {: D1 X! t0 n( g 产品吨装卸费$ u: @. A- q. E 零工费用4 O- h% ^0 N( |3 |. J8 L 破袋回机比例 $ v+ e9 H; d2 Y* l0 v$ \9 K车皮接收满意度 . @8 `4 M* j0 q2 V+ \4 @车皮发出效率. T/ U+ h1 O9 @+ E x 集装箱发出效率 + Q* ^7 O- N; X4 f! P' f* ?( x5 w' p装运准确率 6 i( o5 i: }7 N ~9 N' X盈亏比率* Y1 z0 S/ G" o7 K6 ]; d 仓储管理满意度7 f0 C, {- b' o- ?& d; g& ?5 v& R 装卸队伍管理满意度 {3 D. [/ h& Y1 r7 h) L2 E* D- T0 p9 L3 f; o . Q" E" ?" c: A7 @, r 3、加工环节 2 ^8 D' \2 R0 I+ L X2 B 技术方案满意度 2 v6 [3 Q% a8 w: G' d6 d1 P; K8 [* Y生产计划完成率 . o, U* j$ H. r9 J% ?8 H技术参数执行率9 u; n# ~) c6 t1 v0 L9 Z8 T 产品出率6 s4 K' U: ?/ o! p 净生产率 4 X; t9 [* }8 b& N6 M单位产品电耗" u$ P3 N0 y2 J& t$ } 安全运转率% H: V+ w/ F! I* G7 C 工艺故障率 * w- X' z q3 h! r3 {2 H* Z. M电气故障率7 j% x' K( b7 u2 A8 ^ 机械故障率 $ E+ Y1 |/ m" M- y N, V入库出库损耗比例 - G- i+ C. v) j0 H生产回机比例 5 a+ d% N: J4 i+ L6 Y) r+ i4 ]: ]" B8 V, w3 k1 ? 4、检验环节 + L6 `3 b- y, A4 W1 }3 n, z一次交验合格率8 `' F$ Q; i% R7 f9 B4 {! P 不合格产品数量 / ^* I1 `5 n$ p' A$ x百万产品不合格率/ \) B7 D* Z: @" v% y! N 成品合格率 & V5 ^1 D; L2 I3 {5 U3 i$ B& R/ P! h- I# q# @4 n$ o 5、销售环节 / ?8 z! n* q. ~% ^ 销售计划完成率 $ c$ g5 \0 W9 `! s& R6 Z) f产品1比例 - f t7 f Z+ V q9 D3 }产品2比例 ~6 Q9 l& x! I; r1 f! q销售退货比例 - M4 V9 E' r7 ]7 m滞销产品比例) r( _+ T5 S9 c% H( w 不合格销售记录数 3 B) k8 X! o* P, E* C! Q! ~# n( D& L( s, l! C 6 E1 u* K0 {0 x5 p (三) 售后服务流程 ( @9 i; r) |. C0 H6 S! ^ 对帐单签回率 6 f+ c) k( V n, [$ J1 ?. R. y收货确认单签回率 : m* Y" a4 d( v+ p9 J技术服务比例2 t6 B0 {: C% V `+ T! @ 技术服务满意率 1 j ` g1 d2 {; a- d/ |0 b5 U退货速度) f2 _* U. F3 m: m 商务处理成本7 X: y7 }9 J6 a* h% ]( R# t, G + O- d2 A9 _. O四、学习与成长: * k8 Z j( a; L8 j8 o/ y( x1、员工能力 . ]* a4 y' n0 @- W, n+ V7 q员工满意度, d9 f# W5 Z6 X* S$ c4 a# V 员工离职率$ W$ r, O+ ^4 P2 `: p 员工流动率8 m' Y/ Q: h) S6 p 行政管理员工培训率 & B( ^4 [) e/ C6 J% w生产技术员工培训率' F9 Q; k' P2 t- ? 业务人员培训率 + A, l2 Y0 h4 k5 t事故发生率 ; g$ Q( V# H$ o员工生产率! W% j3 q9 x& X1 L6 s; @- T* }* I( |# _ # y' m( m, y# h( W3 }7 M! \2、资讯系统 ; t8 [( E$ r6 J- |6 M+ V) m2 l 信息系统支持流程能力 * G. o+ a2 }3 r* b( j员工获取外界信息能力/ E' v# u! z0 [5 F4 M 员工获取内部数据能力 ! a* w7 Q# {, J) T- [7 F- s0 ^1 Q4 _: m0 R5 s( R0 i. ?# X' C 3、激励、授权、整合度 `1 }7 {+ H. G$ y8 U( W 员工建议数 , r) E$ i$ n# m5 s m& ^& p& Q员工建议采纳数 ) M1 y# m+ X( ~- I6 p' Z6 C% h" E重要流程的实际改进速率 1 N. u' V3 Z; a# [临时工转正比例 4 V4 l+ x$ P1 D- L$ q' f$ z新员工比例 ' _, A a' J% a- G9 ~* y# J \2 f) M! }员工晋升比例) E, [. U2 D t5 h, I" ` 员工发表论文数5 f# J2 c- b7 o+ L# J! e5 k 个人与组织的整合度 ( ]3 ~$ I. o* G团队的意识与绩效1 O( q1 }& a W) K5 h+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