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7-2-22
- 注册时间
- 2016-9-6
- 威望
- 30
- 金钱
- 226
- 贡献
- 147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40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5
- 主题
- 1
- 精华
- 0
- 好友
- 0
![Rank: 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Rank: 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Rank: 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蒙面人](source/plugin/blueidea_extra/img/gender0.gif) - 注册时间
- 2016-9-6
- 最后登录
- 2017-2-22
- 积分
- 403
- 精华
- 0
- 主题
- 1
- 帖子
- 35
|
本帖最后由 918256809 于 2016-10-14 10:04 编辑
8 {) d5 V+ `3 R# [丙饼 发表于 2016-10-11 20:58 ![]()
( G2 b2 t) \ V* T首先,根据楼主的描述,我有个疑问,贵公司的组织架构形式是什么?是事业部制?还是矩阵式?+ ^* J. V4 Y5 C( `8 I
# y' B( e5 D7 N$ V4 U c9 E3 Y
“事业部 ...
- Z% D2 f& X" D0 y感谢您的回复,让我有了新的思考。
7 B y. f- H$ z8 u/ N0 e1、关于组织架构形式。
6 E2 n8 i7 }: l `$ Q/ x; E. Q 事业部对于我们单位只是一种名称,至少目前没有任何内在的人财物等管理的配套,个人感觉不可能做成事业部,怎么会让一个部门人财物独立呢,不符合司情。
. M, W3 ^& z2 N" }# ]1 } 矩阵式,上一任老总在研发这个方向是这么一个思路,但是多年来各事业部各自为政依然成为工作习惯,都是关起门来干,各自为政。* s' z2 v* v) w+ G; u
所以,我们不过是普通的直线型垂直管理吧。
' ^1 x0 N. U8 D2、关于我提的第三个问题,是我问的笼统。
7 {- o0 m! Q# i- A: ^) _% w 虽然发帖的时候我是以一个很懒惰的态度,想要一个明确的指向性思路,想遇到一个类似的企业,显然这个想法有些对不起自己那份基本的薪资,但是这两天看下来,自己还是有些许收获的。
" _$ q$ u. j: B, K! i9 U! ~, l 3、关于考核思路。
& @( _" Y& J8 Q 若考核结果,那就是研发部门项目均是通过验收,出现问题的总是去领导那里哭诉,最后延期,还是顺利通过验收。若考核过程,各里程碑应该是一个合理的考核点,但执行起来和考核结果没有什么区别。我还需要更多思考。
) I* M1 {$ @" ?% F! Y/ ]* `想控制研发成本吧,你永远无法知道人工,科技项目的费用肯定是花不完的,但是决算又必须是分毫不差的用尽,那么只能是凑人工,紧接着导致的就是公司一直无法掌握科技项目的真实成本。再就是公司自筹项目,人工也是如此。人工就是一个黑洞,不知道你们公司什么情况,期待分享。
- B! ?; P0 E7 S9 W' U4 J 人均在我单位是一个很忌讳的说法,大家(财务、人资、项目管理部等等部门)总是担心事业部会停止招聘新人、裁员,改为用成本较低的外包人员,一个项目经常只有一个人是公司自己人,非常不利于公司的发展,但是这样就不考核人均了吗?裁员我认为是公司势在必行的一个环节,闲人太多,关系户太多,是不是考虑其他的方式来弥补人均带来的不利呢,当然我也没有想到什么好的方式,因此也没有胆量再次提出来,因为近期的一个奖励方案,人均就搞不出来,首先人数就是个黑洞。只用公司自己的人做分母,外包少的事业部就跳起来,分母把外包人员考虑进来,很多部门把人力外包合同签成了项目分包,掌握不到外包人员的数量。" j9 `" `( L4 ~- X8 E5 C+ d
其他就是定性指标,没有多少具体意义。
( \& Z4 w7 m" L& Y b9 m* r4、关于奖金分配。# k! f: n/ ]1 @6 f9 {
我对这块一直有些自己的看法,既然绩效考核方案、指标库都是上过班子会,那么全年就应该按照这个标准去执行,不能到年终那个部门完成的不好,觉得自己的奖金包小,就去哭诉,领导就给。这让我觉得绩效考核失去了意义,不过从国有企业管理来看,绩效考核有形式就好,从面上看来奖金都是有依据的,我也是逐渐接受了。$ w9 G9 |$ h$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