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yajia 发表于 2012-1-4 13:33:45

薪酬无绝对的公平。1、要素计点法是基于岗位职责、对外关系、能力要求等进行的。整体在操作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公开,保障每一步的有效性。2、陈总对于考虑到大局所阐述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激励性。(薪酬闷本来就是宽带浮动的工资),根据个人能力了有的人在中位数以下,有的人在中位数以上,另外岗位特殊性不同,工资的结构也不同。(设立销售提成奖)

relon 发表于 2012-1-4 13:37:02

个人认为,公平性是结合企业当时环境而定
横向与纵向公平都要考虑
只要适合企业,保持一个平衡就可以了

lzg043 发表于 2012-1-4 13:39:39

激励性不大。首先,采用了外部的要素计点法,流程和结果应该相对公平。对结果的怀疑就是否定了其过程的公平性,丧失了原来引进外部的初衷。不能令人信服。其次,没有薪酬带宽吗?

hr咨询家 发表于 2012-1-4 13:42:25

这是职位评估经常出现的问题,原因在于岗位价值与岗位任职者创造的价值经常不对应,所以现在在岗位价值确定后必须进行人员贡献匹配度修正.

欧阳倩 发表于 2012-1-4 13:45:31

过来学习的

sh1985l 发表于 2012-1-4 13:46:25

说明一下:
1、岗位评估是借助于比较权威的第三方进行,并且得到高层一致认可的,所以对于岗位价值的结果是无可否认的,
2、楼主上面也说了,岗位工资是岗位本身价值的所在,还存在匹配度的问题,人是否能够胜任此岗位?
3、岗位工资是是基于市场水平的一种体现,反映的是保健因素,在激励上还差的远的。

愤怒的小火车 发表于 2012-1-4 13:47:08

我对陈总的解释不怎么认可,至于激励性,恐怕也没有多少,原因如下:
岗位匹配度什么的本身就是个难以衡量的东西,完全摸不到边际,怎么才算完全符合岗位?那这个作解释,我不大接受。我是hr,我拿了9000,标定工资是11000,这么说,我的工作有“2000”块钱的漏洞和过失?而且大概以后每个月都铁定会犯标价2000的错误?不然这钱不是白扣了吗?这帐算起来,不是件很荒诞的事情吗?
再说说陈总所说的评估结果和大家后来的反应,其实一点也不奇怪。领导从来都是当老好人的多,大家和和气气,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事,没有深仇大恨,都是打工的,没有必要给差评,所以评估结果都很好看,一团和气,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本账,换句话说,都有自己对每个部门主管应该拿多少工资的预计,人力是有功,但是这些功在他们眼里还够不到11000工资的档。
再说人力没有好评,得不到支持也是正常现象,哪个部门都可以装好人,唯独人力不行,绩效考核,离职,都是从这里走的,就像警察局里的内务部,虽然大家都知道他们是好人,但是就是不喜欢,只是因为他们调查的对象是自己人。大家都唱红脸,如果人力再唱红脸,那公司就变成大锅饭,混班的福利院了。
最后说说陈总的做法,我不大赞同他的朝令夕改,最后变牵强的成自圆其说,既然决心改革,提高人力的地位,那就要顶住压力,坚持下去,没有哪项改革一点压力也没有,大家欢天喜地的接受,肯定要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只是因为大家不同意,就换政策,有了这个先例,恐怕以后人力再想提高地位翻身就难了。

菜鸟观点,仅供搞笑{:6_315:}

llq1228 发表于 2012-1-4 13:50:37

嗯,比较认同。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在于企业内部有一定的员工对HR工作的作用和价值还不够认可,或者说还不够了解,因此,存在某些部门人员对HR部门员工薪资的设定产生一定的歧义。中国还是还是讲究人情世故的,只能在最大范围内平衡企业内部人员的利益即可,不是绝对地满足每一个人的想法。另外,既然请了作为第三方的外面专业的顾问公司,而且也使用比较科学的岗位评估方法,甚至作为评估人员也是内部的人员,应该说最后的结果还是比较标准的,有标准比没有标准强多了,坚持去执行好了,时间也能说明一切。最后,就是期望陈总再做一些努力,如何让内部其他部门人员进一步剔除传统观念去了解HR工作和地位,企业文化的宣导、轮岗机制的设计等等{:5_257:}。

zzdlhr 发表于 2012-1-4 13:57:58

薪酬就像上面几位说的,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销售总监的薪酬不是岗位工资+提成吗,做销售的要看业绩呀。销售总监难道只拿岗位工资?
另外薪酬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公平、切合公司实际情况而制订;依据是什么,为什么?如果做到位应该会出现大多数人满意的结果。

lichen1002 发表于 2012-1-4 14:09:43

呵呵,这个有意思~大致上这样做是没什么问题了。但始终一句话,自己拿的比别人少,就是不会爽。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案例评析:这个工资方案有激励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