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州小生
发表于 2012-12-3 10:34:42
1.您如何看待企业招聘信息中的“水分”?这么做的初衷是什么?
”水分“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好的薪酬制度要求对外具有竞争性,这样才能找到你想要找的人,同时,薪酬制度也要具有经济性,从控制成本的角度出发。既想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少吃草,这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能的是增加“草”的水分。
2.这,是否真的构成“欺诈”?劳动者是否可以因此解除合同?
应该不构成欺诈吧,因为很多企业在设计薪酬的时候都会慎重考虑,尽可能的规避风险。但是目前我们的法律还有很多真空地带,很多企业都打的擦边球,在设计招聘薪酬的时候给出的数经常是一个区间段,而不是精确的数字。
3.企业能否实现招聘信息“零水分”?
基本上很难吧。
冷湖
发表于 2012-12-3 16:32:20
本人负责招聘,水分的话,应该或多或少都存在,只不过,也有限度,特别是薪酬福利,作为hr不要去欺骗,否则以后工作很难开展。
zfb_1986
发表于 2012-12-3 16:51:16
很多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求职者关注公司,在招聘的简章中有粉饰的成分,我认为适当的粉饰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现在对人才的争夺如此的激烈。但不能过于夸张,另外,面试官在面试的时候对面试者期望的了解非常重要,面试者的哪些期望或要求是我们可以给到的,哪些是给不到的,最起码我们心中要有个数,切不可信口开河。即使我们在描绘了一副美好的蓝图后,将人骗进了公司,我想这人也不会长久!
dan0712
发表于 2012-12-3 17:14:37
我会如实地反映企业的情况,包括好的和不好的;企业需要稳定的员工队伍。
杨家将young
发表于 2012-12-4 08:33:14
赞同
wuduguer
发表于 2012-12-4 09:16:19
1.您如何看待企业招聘信息中的“水分”?这么做的初衷是什么?
面试就像相亲,企业和应聘者双方都应当作适当的包装来创造更多的机会:企业希望能招徕更多的应聘者;应聘者也希望包装后有更多的机会。如果不修边幅的去相亲,也是对对方的不尊重。适当的包装不是水分,各种“行业第一”也未必都是伪造。然而可以隐瞒或者造假就不对,不论是简历造假,还是企业对薪酬福利的浮夸,都是不利于雇佣关系的。就算能骗人家进来又怎样,不到两三个月离职对企业也带来很大的成本。
2.这,是否真的构成“欺诈”?劳动者是否可以因此解除合同?
适当的包装当然不算欺诈。不然,广告都是欺诈。有不夸大的广告么?
劳动者不是可以随时提出解除合同?
3.企业能否实现招聘信息“零水分”?
不能也没必要。应聘者本身就是过度包装的。企业再怎么包装,网络环境已经让这种包装越来越透明化。而应聘者的包装更难去包装化。
calosglk
发表于 2012-12-4 16:22:08
在招聘广告中可能会有一定水分,但在面试过程中需要说明真实情况,这才是对双方负责的举动。
碧溪金沙
发表于 2012-12-5 08:27:26
水分超过二成以上,不要考虑录用。以上建议,不知妥否。
Happy柒少
发表于 2012-12-5 10:02:16
适当的水分是招聘办法里面缺少不了的,但是更多的是要诚信招聘,特别是HR,不能许诺一些莫须有的福利、待遇等,你把人忽悠进来了,发现一看不是那么回事,人家就走了,咱又得招了,更有甚者,为了你的水分福利,辞掉上份工作,来到你这边,结果是差强人意;这就不光是涉及到个人问题了,更多的是我们HR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了~
发表于 1970-1-1 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