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距离
发表于 2014-5-14 11:02:34
剖析事件根源,软硬政策兼施,安抚为主,震慑为副,分头击破!
AMUWANG
发表于 2014-5-14 11:13:36
没有处理过类似的情况,看到大家的回复。学习了
wbaoba_0
发表于 2014-5-14 11:54:03
在人力资源这个岗位已经工作了9年时间,其中经历过两次,但都是小规模的或某一个工段的,现在说说自己的见解:
根本原因:
1、薪资待遇;
2、员工的诉求不能及时反馈到高层或不能及时反馈,导致最终的爆发;
3、一定会有带头人员,也是主要谈判人员。
处理方式:
1、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前先与高层沟通,得到一定的授权(主要是薪资待遇方面的授权),并安抚其他工段员工防止蔓延;
2、与每个人员逐个单独面谈,逐个处理,但经验之谈就是大部分都是因为面子问题,不得不一起罢工;
3、通过面谈找出头目,重点处理;
4、给予一定妥协与答复,特别是争取缓冲时间,但缓冲时间临近时一定要给予答复。
5、头目的处理放在以后处理,方式很多,HR都应该知道,这里不再详述。
过后的深思:
1、目前的薪资待遇的情况是否要调整;
2、公司的管理制度是否有缺陷,特别是沟通渠道;
3、在实现承诺前要考虑公司整体,不能只考虑罢工人员。
以上拙见。
huangbo1984
发表于 2014-5-14 12:07:31
碰到这种罢工的情况,首先要做的一个前提是,无论如何不能让事态扩大,造成更严重的损失。做为HR第一要做的就是第一时间与员工代表沟通,表示理解他们的做法,但是这样罢工会两败俱伤。要求员工先行复工,选出代表来和管理层进行谈判。
切忌不能让旷工时间延长,造成更大的损失,应等势头过了,分开做工作,该整改的整改
spcchenyue
发表于 2014-5-14 13:13:41
楼主总结的很不错哦,希望楼主以后可以更多的发起或者参与论坛的话题讨论或者学习哦。{:5_258:}
sawata
发表于 2014-5-14 13:34:26
罢工我没有遇到,但是在目前的公司里,经常的吵吵闹闹太常见,作为HR的我来说,这个时候我都没有办法出头,因为出头只是来执行公司的一个对他们不好的决定,结果适得其反。虽然他们在这个时候会跟讲很多东西,说心里话我很多是支持他们的吧,但公司有公司的决定,所以。。
日子张
发表于 2014-5-14 21:54:10
第一个问题:出现罢工,肯定不是HR一个部门能搞定的事情;
第二个问题:HR平时应深入了解员工存在问题,向公司提出合理建议,建立一个和谐企业,避免矛盾积蓄暴发;
第三个问题:今天看了才报关于苏州固锝电子副总古媚君女士在今年4月100人论坛的发言,非常精彩,如果能打造成这样的企业,那企业根本就不可能出现罢工,其经验值得大家学习。
寂寞森林
发表于 2014-5-16 09:57:29
楼主说的罢工我还是比较有感触的。
曾经在日资公司的两年半里,几乎每年都会出现类似于罢工这样的情况,当然不是那种很激烈的,就是一团伙员工坐在食堂,要求涨薪的那种。
其实后来想想,罢工的主因不是薪资低,而是感觉比同类的别人得到的少,就是公平的问题。
因为我们那时候,二楼是一家跟我们一样的日子袜厂公司,他们每年的5月份都会给员工涨薪,幅度还比较大,那时候是时薪制,每小时涨1块钱,一天下来百十号员工还有加班工资,也是比较可观的成本。
所以直到总结出这个结论的时候,我们总经理和我有意的去了那家公司几次,意思就是协商以后关于薪资福利的事情大家统一意见,定个大致差不多的方案,这样都可以平稳过渡下去。后来达成了类似的额协议,虽然员工有些人会有怨言,甚至鼓动他人怎么样怎么样,到最后查出来后,都以各种理由离职了。
其实说了这么多,就想说明一点。给员工创造出一个在他们看来比较公平的环境,你就是工资低一些,也不会出现罢工。
1591403
发表于 2014-5-20 14:55:47
学习了!
雄雄琪琪
发表于 2014-5-20 22:05:58
关于防范罢工事件的发生,谈谈个人愚见:
一、招聘人员时,一定要多加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应聘者的背景关系、思想成熟度等等深层因素
1、企业对外有较大吸引力,可考虑在校实习生,他们思想单纯,背景简单,罢工概率较低,虽然稳定性不强,但经过我这几年的比较,流失率与正式职工相差不多。
2、企业缺乏吸引力,在选拔人员,尽量不要招聘过多同一户籍的老乡、个性张扬、主见太多的应聘者,这会增加集体罢工的风险。往往能说会道(美其名叫沟通能力强)未必是好事
二、让员工懂法,前提是公司遵法守法、比员工更熟悉法律!这点很重要,让员工知道有些不理智的诉求是不会得到法律支持的。
三、放弃所谓的“充分听取员工意见”的想法!公司的立场往往与员工的想法是相悖的,越是充分听取意见,员工的期望值越大,一满足不了,产生的意见反而会越多(仅限人员素质偏低的制造型企业)。只要在不损害员工利益的情况下,主动权放在企业方即可!
四、尊重公司的历史做法。包括工资福利、规章制度等一系列涉及员工利益的作法,切记得有一个过渡期,不能一步到位、大刀阔斧得进行改革,务必尊重公司历史做法,让员工慢慢去适应。
五、骨干员工的建立与制衡。建立是为了稳定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制衡是为了避免拉帮结派。
......
{:5_205:}暂时先写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