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12-16
- 注册时间
- 2007-8-29
- 威望
- 0
- 金钱
- 7
- 贡献
- 55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62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844
- 主题
- 43
- 精华
- 3
- 好友
- 1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注册时间
- 2007-8-29
- 最后登录
- 2014-12-16
- 积分
- 62
- 精华
- 3
- 主题
- 43
- 帖子
- 844
|
回复:第一天上班
4月10日; _/ a' f8 N; {2 ~: y' W8 P% W; U- }
工作总结:+ \8 I5 K9 ^) n- l. K- F) l
1)与两单位就项目的推广进行面谈.其中一家的需要与院领导进行汇报,再作来司考察的决定,另一家直接谈到了实质性的内容,涉及到出口,入口的问题,但,具体的与总经理的面谈时间将在本周四确定。7 j# f( ~7 S& r9 v# C
2)与离司伙伴作交流.* N/ g; F" _2 S9 Y
: I( R, T; Y. S0 M 工作感悟:! @, R* I0 K; q" M* p4 {, e9 t
1)一直以来,我都是按照我的行事历的安排(计划)来做事。[color=Red]每天的PDCA也渐渐地成了一种习惯。[/color]好像不去这样做的话就缺点什么。+ X* t; c& i/ ~- C
比如:在上班的第一时间我会去看一下我的工作日志,看一看哪些是首先要做的,哪些是可以见缝插针的做的,哪些计划有了新的调整。
c- v% R2 p7 j, Y: T 同时在做的过程中,我也及时地把每一计划的完成情况以及预计下一步的绩效追踪的时间分别填写在我约访进程工具、当日工作总结以及具体约访的那一日的计划栏中,方便我对于自己的工作进行管理与追踪.5 I3 Q, T" e6 f1 |0 R$ }
2)与客户谈话有感。7 z3 @3 o3 |3 o
因为今天我想面谈三位客户(一个上午,一个下午,一个机动),面谈时间是前天确定的。
& J$ {- ^( r0 K 昨日安排好时间后今天我特意起了个大早。
3 `9 `% O L- q 与该兄约定面谈的时间是在早上,我想学校正常的是八点半上班,他九点也就该到了吧。为了安全起见,我在八点二十五的时候发了个短信给他,告知他我到达的时间,没有反应,八点半,我打了个电话给他,手机通的,但没人接听,八点三十五我再打电话,结果手机关机。' Z1 U1 M8 V+ {! i
我很想骂娘,但,这样不够有修养,心想,“认命吧,既来之则安之。”3 }0 }/ A9 |/ q8 V' w# @4 Q
8:50我到他办公室开始等。一等到不来,二等不来,心想急得很,要知道如果说是这种情况的话,我肯定是先在公司处理一些事务后再来。
! u! h/ i# X4 L1 r1 y 10:40该兄来了,一声“非常抱歉”把我打发了,心中真是憋闷。想想,您不能准时到达可以先告知我一下呀,那可是整整两个小时的时间,我可以打多少个电话,我可以预先安排别的面谈呀!哎!今天的工作要泡汤了!1 D7 P5 U! A+ R3 s, I
" S& _' R* ~) S5 w1 \9 h 感悟一:高校的老师们可真舒服,可以在十点多钟来上班.[color=Red]如果我要处于这样的环境的话,会不会如温水中的青蛙呢?[/color]
; ?/ n2 c+ A2 W& e 感悟二:我们在进行市场营销的时候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应该有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不要让这些事情坏了我们的心致,快乐的钥匙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color=Red]始终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去面对下一位客户[/color]。
3 r7 d6 x$ U# V8 l% D 感悟三:[color=Red]吸取了这次面谈的教训[/color],在我以后的面谈中,都将在前一天再次确认,强化他对于时间地点的记忆。不能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 d6 a: w; B/ }( L1 b& O; z* \8 ~ 吸取了这次教训经验,最近几天的面谈顺利多了。
5 Y/ e9 ~2 @! l. @& m* O$ T% ?3 v ! |4 k! M2 X1 `
3)感悟一:[color=Red]“爱”每个人,不要想你要得到什么。[/color]
# S8 x" }. Z$ t; q ]! q# F& Z; Z 感悟二:[color=Red]学会放下[/color]
F$ M3 V8 n, Z6 D9 u$ A 本来要直接去某单位面谈,但中午获悉,我们的主任要送外籍老师离宁,要开车去禄口国际机场,我想,有一客户亦离那儿不远,可以顺道做个拜访。于是回司等待。在等待的过程中与我的同事有了一次交流。下面是交流的细节。
/ t8 r% V; X5 N4 Z, N 前几天的工作日志中也提到了有位技术部的同事要离司。昨晚临下班时,我拜托我的那位离司的同事帮忙向他的朋友推荐一下我们的项目。他答应了。
* }- D$ N% v2 k# { 中午我向他询问此事。他面有难色并示意我进小会议室谈。原来,他的同学得知他要离司,不想帮这个忙了。因为他说的话没有做到,他感到十分抱歉。
- x* i; N) g. i1 x8 c6 X 我给予了这样的回答:
) D! @% \, i- w p9 D9 N “***老师,我非常能理解您同学的想法。这件事情,尽管您没有办到,但我希望您别往心里去,因为,这还得取决于您的同学的想法,毕竟,我们不能左右您同学的想法。计划或者愿望是好的,但,时事总是会变的。如果能成的话,那固然好,如果说不能成的话,那也没关系,我有这个心理准备。我已经非常地感谢您了!同时,我也希望不要让此事再您的心中留下阴影。”
% M( \5 z7 |3 c1 ~8 H “还有,****老师,尽管我与您接触交谈的时间不多,但我有个感觉,我觉得您的心理压力太重了,您总是活在别人的价值观中,您很在意别人对您的看法,这样您会很累。比如这件事,您完全可以不去理睬。但您没有,您很在意我的感受,很在意我的看法。这是优点,但有时也是个缺点。我是个非常直率坦诚的人,我希望我您不要介意我的直白。”
; O% d8 U+ P" w 他听了我说的话,眼眶里突然闪出了泪花。他摇摇头说:“不会,不会的。从我工作到现在,从来没有人给我一点建议,通常都是每个人自己做着自己的事情,从来不去过问他人的事情,您的话语是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的,我非常地感动,我想说的是,这是在我即将离开公司时收到的最好的东西了,您继续说,我非常地想听。”
' m5 \* h' n3 L3 l “还有一点,您很自卑,”我继续着,$ \, I, Y' S8 W
“很压抑,这个个性的形成可能与您的成长道路,教育经历,生活环境有关,我想告诉您的是,您非常地优秀,但您不太善于表达自己,您[color=Red]就像一块路边的石子,在默默无闻地等待着别人的发现[/color]。这样给别人的印象是您不太合群,不太融入整个团队。这样别人也不会主动地与您交流,如此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请记住,一句话‘[color=Re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color]’。等到别人发现您是匹千里马时,时间已经是很长了,这样于您的发展不利,您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学习中,一定要主动地与别人交流,不能等待。您要发展,需要伯乐,需要一个平台。& u0 D, P; L# g! ?! n5 J# s; ?) a
“我这里想提个问题:[color=Red]车子为什么要装灯?[/color]”( I' n! Q: ?/ L, z/ O- y
“照着前方的路,看清路”他回答到。
5 O, m% u! u' v8 ]' e+ a7 x “不错,是的,灯的一个作用是方便我们看清前方的道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是,帮助别人发现我们,让别人看到我们,是吗?”
9 {# O* ]; C& r$ W6 ? “是的。”所以,当我们与主动与人交流的时候,不仅是告诉别人我们的想法,更是让别人了解我们,发现我们是吗?今天我所说的未必正确,但确是我个人的感悟。我也是学纯理科的,我的个性与您有几分相似,也有过这样的困惑,这些也是最近才悟出来。是在与我的好友赤裸裸地四天三夜的交流才悟出来的。我走出来,是因为我有个好友,百分之百信任,百分之百忠诚的好友的交流。我希望日后无论您在哪里,我们都是朋友,以后我们保持联系,经常地交流,好吗?”
, n9 E: W% i9 @* ]/ r 话音被外面的声音打断了,原来是总经理回来了。在问我有没有回来。我赶紧出去将上午的工作情况作了一个汇报,并将下午的安排做了一个说明。
: v, }4 j8 O, Y' @& [7 z 今天我的脑海中一直回旋着这几个词[color=Red]“二报”“职场”“微妙关系”[/color]。通常在一个公司的职场谁要与一个准备离司的人有过多的交流的话,会留有一个不好的印象。会给别人抓住话题,划入“嫌疑犯的行列”,遭受猜疑的眼神。. r- B* N" e! l- `! `& I. h
“我的此次谈话会给我留下不好的印象吗?总经理会怎么看我,同事会怎么看我,我做得对吗?”我在问着自己。这件事情印在我的脑海中足足有两天。我觉得我没有放下心段,我应该好好地省悟一下了。我开始与我自己的心有了一个对话,我在反复地问自己:
4 n* c! e; z1 z7 F. p5 ? [color=Red] “我作得对吗?”[/color]& d' |) B& ]. L# k8 L* G
“我做得对,因为,没有几个即将离司的人说自己非常地高兴的,他们心中会有很多的想法,会有很多的怨言,我去倾听,化解他们心中的障碍这本来没有什么错,这是对的”。
/ p6 s4 }; |4 }$ ^. v' h+ | [color=Red]“别人猜忌的眼光您受得了吗?如果总经理很在意这个事,您怎么办呢?”[/color]
3 ^+ v& ]* K5 a& C6 V, T “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想法,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且每个人的心智又会是不同的,我不能强求别人的看法与我一样。心中坦荡即可。不要活在别人的价值观中。我经常这样地说,也一定要这样做。我与我的好友承诺过,我要去爱每一个人,无论结果会是如何的,我都将承担,因为选择了就要承担。名利也好、重用也罢对我来说不太重要。况且这件事,于公于私我都对。”/ A+ [' `- j! z( K0 H8 h/ [4 R4 r
经过自我剖析后,我开始放下心中的包袱了,我的心也轻松了。我很高兴,我终于放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