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11-17
- 注册时间
- 2002-12-18
- 威望
- 1
- 金钱
- 20179
- 贡献
- 601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20781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283
- 主题
- 291
- 精华
- 1
- 好友
- 0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 注册时间
- 2002-12-18
- 最后登录
- 2015-11-17
- 积分
- 20781
- 精华
- 1
- 主题
- 291
- 帖子
- 3283
|
六十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人力经理要对员工给予充分的信任。
5 N. g% ?" z2 o9 f5 c: R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求企业人力经理对员工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如果对部下怀有疑虑,不如干脆不用。既然要用,就一定要明责授权,放手大胆使用,让他充分发挥才干。
3 E5 c8 g6 y3 U! H" H6 p0 y“知人善任”固然是管理者应具备的才识,而“用人不疑”,尤其是人力经理应具备的品德。 4 A& S, R* }* r8 N+ ?& [
遵循这一原则,还需要企业人力经理具有超人的胆量和独到的慧眼。也就是说,要有爱才之心、容才之量、识人之能。就其思想方法来说,就是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 h1 M: @' X2 b1 m7 T
1、 要认识到“人无完人”的道理。
+ r- D, q- G+ ^& w# H. s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往往也越明显。自古就有一些人曾因瑕掩瑜而因小失大。古代“张敞画眉”的故事很有名。张敞是汉武帝时的才子,后来成了武帝的名臣。他和他的妻子感情很好,因为他的妻子幼时曾受伤,眉角有了缺陷,所以张敞就每天为妻子画好眉后才去上朝。于是有人把此事禀告了汉武帝。一次,武帝在朝廷中当着许多大臣对张敞问起了这件事。张敞就说:“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意思是说,画眉这样的小事,自然不能算是违背礼法的。因为夫妇之间、闺房之中还有比画眉更过头的事情呢。你只要问我国家大事做好没有,我替妻子画不画眉,你管它干什么? 2 G; V8 O/ {4 a7 f2 i; _! v
我们在孔子弟子中,也可看出,德行上有成就的,言语未必成功。而言语上有成就的,如宰我、子贡,在德行上又未必有颜回的高洁。
' R# ^ B- O1 u在企业中也确实有许多人才,他们的缺陷也如同他们的成就一样令人惊叹!作为管理者对下属决不能求全责备,好像要求每个人都是圣贤似的,应牢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古训。
& W" b6 E2 u0 G' ?2、 要提高识别人才的能力。 8 T1 Z V2 A! m# i) i
有些管理者本人的学识水平与工作能力往往也限制了他们识才的本领。汉魏时代的刘邵在他的《人物志》中下了这样的结论:“故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宋朝包拯在《论取士》中把“审人之术”归纳为:“以贤知贤,以能知能。”这些话虽有些绝对,但仍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事主管不仅要有招贤纳士的强烈意识,而且还须提高识别人才的能力。自身的平衡,将会导致整个管理层都成了无能之辈。
U, C9 B! L) ^识别人才,实非易事。常见的误差有这样两种:
: [- q* r$ \1 c5 _' x一是社会知觉差误。它是指管理者在识别、考察人才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偏见的影响,造成扭曲的社会知觉,从而影响正确的判断。主要有以下三种: 7 ? @: n+ i! e3 v5 ^' r
(1) 优先效应的差误。如果一个人最初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往往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行为的看法。这也叫第一印象作用。管理者对某人最初的接触产生好感,常会导致其后的提拔和重用;反之,最初接触的不良印象,也会使真正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被弃之不用,长期受到压抑和埋没。优先效应易使管理者单凭第一印象定夺,偏重于表面、偶然的现象,造成识人不准或用人不当。 2 K V" [$ C) y( n
(2) 晕轮效应的差误。它是突出某个人的个别行特征,象光环一样,给管理者留下强烈的印象,影响对人才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当光环耀眼时,则“一俊遮百丑”,即使某员工总体素质不行,也要强于委任;当光环灰暗时,则“一灰盖百俊”,产生见森不见林,以偏概全的失误。
/ M( }! [* d8 o(3) 定型效应的差误。它是指在管理者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个员工的固定形象。这种固定看法,使管理者对某员工思想、行为的明显进步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仍用固有的成见去待人,客观上就表现为对人才的压制,使那些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因不服而另谋出路或失去被重用的机会;而使平庸的人可能得以顺利擢升。
+ A/ M$ g4 [1 M7 H$ N) ?( R二是心态差误。其表现形态主要也有三种:
0 }6 V. E4 k- `3 h5 R(1) 亲近效应的差误。与管理者、领导接触频繁的人,易使管理者对他产生亲近感,因而会在工作上给予更多的关照、信任、器重。这一效应,使某些管理者凭感情深浅为褒贬,看关系亲疏定升降,对亲属、好友、同学、战友、部下施予过多的恩惠,也即“任人唯亲”。这种偏差使一些利欲熏心的人采用各种手段来讨好、巴结、收买领导者,以达到被提拔重用的目的。$ U- f3 Z( m) B0 H
(2) 月光效应的差误。它是指管理者只看重某人的靠山、关系,而不察其政绩、能力、水平来识别人才。某人似月球,虽自身不会发光,但借助于太阳的光芒亦能闪光耀眼。其人虽平庸,奈何靠山坚实,故而身价倍增。重用此类人虽可一时讨得权威人士的欢心,但却较易失去大家的信赖,于工作并无益处。
, h# f( G8 K' Q6 [/ M& G- M/ M( m(3) 非健康心理的差误。管理者在识人过程中,有时会存有不健康的心理。对于卓有才能的人,产生一种畏惧或嫉妒心,害怕人家超过或取代自己,因而在行为上表现出对人才的排挤,越是出类拔萃的人才,就越是不提拔和重用,而对那些平庸之辈,却每每戴上各种桂冠。
8 g) k' W/ x, ^7 Z3、要跳出“马太效应”的制约。社会上往往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个无名小辈,即使在某一学科上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也很难被人承认、接受;一个有声誉的科学定,尽管没有新的发明创造,却仍可以凭他的声望赢得人们对他的推崇。这一现象在科学上被称为“马太效应”。“马太效应”实际上与中国的重“名家”、重“资历”的传统习俗是一脉相承的。有些管理者的眼睛总局限于那些被人公认的“名流”,或者是外单位的“人杰”,却很少从自己的下属中发掘出“能人”和“新秀”来。: L: j% z& l' f O
作为人事主管应跳出“马太效应”的制约,才能发现许多过去未曾注意到的人才。
" T4 x$ ?# p; d谨记:给予下属充分信任,尊重下属的权利,员工才会产生“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情。
& _& {1 f; p8 t* G(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