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4-12-29
- 注册时间
- 2009-6-8
- 威望
- 9756
- 金钱
- 168714
- 贡献
- 194209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372679
- 日志
- 4
- 记录
- 94
- 帖子
- 5559
- 主题
- 340
- 精华
- 32
- 好友
- 738
    
签到天数: 710 天 [LV.9]以坛为家II  - 注册时间
- 2009-6-8
- 最后登录
- 2024-12-29
- 积分
- 372679
- 精华
- 32
- 主题
- 340
- 帖子
- 5559
|
本文版权属 小小香儿所有
转载请注明: 中人网论坛- 小小香儿-( 链接地址:http://community.chinahrd.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4661)
威哥1号所发之贴假如你是公司的HRD,你会支持企业参加“职来职往”么?该话题得到了重多人的关注与参与。1 i. W1 F+ c! w1 _! N+ o6 g
在此,向威哥说声对不起,红尘因病昨天告诉我让我来写的,我昨天有点忙就今天写了,请原谅!
6 E& m7 t2 Q& I 《职来职往》是江苏卫视和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联合打造的, 帮助求职者正确的对待自己与职场,为多样的职场精英提供就业机会的国内首档职场类娱乐真人秀节目。节目囊括各行各业、人生百态,通过行业达人和求职者之间的对话,反映当下最热点的行业话题并产生观点的碰撞。通过不同行业职位的人群,不同的思维与视角展示社会的本来面目,通过理性、客观、全面、真实的分析,展示真正的职场。
" k: ?( K; h& Z那么,在众多的HR当中,他们认为此类电视招聘节目也算是一种新的招聘渠道了,在招人的同时还可以为企业宣传,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呢,还是认为此类的电视招聘节目做秀的嫌疑较大,而且很难招到企业合适的人才,企业比较低调务实,不想要这样的曝光率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咱们辩论双方的观点吧!& k- E: G$ T9 ]: O' \( f7 ^
6 I- {7 h+ m2 |- }9 v/ c 正方观点:
% E1 T3 ?: R% F/ A5 L 1、在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支持企业参加这种活动。最主要还是企业对外宣传一个好的方式。! r% v1 h2 o6 W* x
2、可以给公司做个免费广告啊!每期都参加,派个招聘专员或者招聘主管去就好,HRD就不要参加了,因为太浪费时间了,HRD时间很宝贵滴。
! T& I0 w% K5 Y4 l9 f/ d 3、无论企业是否在作秀,在场十八位达人的点评让舞台上的求职者茅塞顿开,让他们通过这个节目知道自己的优势劣势,找到自己适合的职业;让电视机前的朋友通过这个节目,通过达人对求职者的点评,能够从求职者身上看到与自己相仿的性格,间接接受点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互惠互利!4 k: \4 P! o8 A% |1 C6 G4 I
4、现在面对招人难的问题,多拓宽招聘渠道很好。对于找工作难的问题,给求职者多一个平台也很不错。不管作秀也好,做广告也罢,我相信也有求职者能通过这个平台找到工作,或者掌握了面试技巧,或者认识了自己。0 K9 E- l( t( {
5、承担社会责任,类似于非诚勿扰,给广大求职者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虽然该节目是给那些没有太多经验的毕业生准备的一个平台,但是毕业生恰好就需要这样的平台啊。有不足可以慢慢完善,像《非常勿扰》搞一场海外专场,《职来职往》也可以搞一个中高级人才的专场。我相信是可以的。
3 |& g6 M! c7 O$ s! o 6、存在即合理,不能因为有不足就去否定一个新生的事物。
* n% {% ^& N. _5 ^
, w4 G/ l( E& a: C* y 反方观点:" p+ }2 u* c# d% I7 T
1、HRD在招聘公司中高层时,应该通过全方位去了解是否合适,而不是简单的通过一个设定的场景去判断和决定。这种活动,基本属于作秀,很热闹,但最终结果往往很搞笑。企业使用的人才,多数是合适的,而不一定是最优秀的。; K+ x6 q7 D+ T& a( d) y
2、很多问题是想起来美好,做起来残酷;看着光彩,实质上受罪,看着别人的好,轮到自己就十分艰难。在一些商业选秀类节目上做招聘尤其属于这一类;
2 T! x( s; o0 O- @) S 3、招聘是需要成本的,尤其是这类招聘的参加,有没有人知道参加这样一期节目需不需要赞助,需要多少,同时其他的费用支出还需要多少,如果你是一个沈阳的hrd,又没有可能买往返飞机票飞到江苏去参加,除非老总必须要求你去。同时时间成本有没有计算;' ^1 G0 A, b. B0 F
4、很多公司,去参加一个“格鲁”的招聘会,会不会仅仅是HRD说了算,对于一个实业企业的CEO来说,会不会支持是一个问题,关键是谁敢向ceo保票说这里的人一定是适合企业的,一定能招聘成功;, U: X m/ r3 r2 B* s$ [
5、仅凭为期5分钟的三轮面试,就能选定一个人,唯恐这是在普通一线工人,但是普工需要这么大动干戈吗;
8 F A4 F, V( E+ r 6、有很多人是有备而来,有很多人是酱油,对于前者,一定适合企业么,未必,要的是“人岗匹配”,不是无穷的“优秀”,适合即可。
$ t8 y& x4 H# f0 |: c 7、作为一个实业家,最忌讳打着宣传企业的幌子做一些华而不是的事情。做这个“曝光”,并不是所有规模的企业都可以消费得起的。; f; n2 @, L# Q! x' X) Z2 P8 k6 o
8、招聘的本质:以最有利于企业的成本为企业招到适合特定岗位的人。不知道这些“光鲜”的背后是不是符合企业招聘的实质。
' s0 j1 Y7 t( {0 M6 h
, g2 p3 }+ p8 T; n: }* d; U- o% r2 ~, ` J
其实,做为HRD,参加,还是不参加,都有自己的个人因素与公司因素在里面,每个公司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每个HRD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判断,我是该去,还是不该去参加。 ]% m6 t, N9 O& V! M5 S
本帖最后由 小小香儿 于 2011-8-31 11:24 编辑
7 R1 c4 W* D) }6 O9 d' i; d6 Q0 i
|
-
总评分: 威望 + 59
金钱 + 141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