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楼主: Mark.Y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动] 「给多少钱做多少事」PK「做多少事给多少钱」

  [复制链接]

5

主题

7

听众

3880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54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10-12-7
最后登录
2022-9-16
积分
3880
精华
0
主题
5
帖子
136
151
发表于 2011-11-8 19:30:58 |只看该作者
这个话题可是给力地及时!我目前正处于正方观点所描述的阶段,但还是得支持反方观点,支持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 w, ]( k/ W' d2 C5 R: n" Z% W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25 所处阶段没有关系,心中的理想不要变!.

总评分: 金钱 + 25   查看全部评分

你可以更新微博, 让好友们知道你在做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听众

8779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签到天数: 423 天

[LV.9]以坛为家II

注册时间
2010-7-4
最后登录
2017-3-31
积分
8779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541
152
发表于 2011-11-8 23:06:03 |只看该作者
我同意做东少事给多少钱,这样才能更主动的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如果是给多少钱,做多少事,有一种不主动的意思。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25 赞一个!

总评分: 金钱 + 25   查看全部评分

大海中的一只小虾米而已,谈谈自己想说的微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签到天数: 289 天

[LV.8]以坛为家I

注册时间
2002-10-25
最后登录
2019-11-29
积分
11009
精华
0
主题
23
帖子
543

最佳辩手 中人守护者

153
发表于 2011-11-9 08:22:05 |只看该作者
海之怀抱 发表于 2011-11-8 09:42
8 x; K% }2 A# ^4 L( O0 j一、我的论点:
/ g8 z& _2 h+ I  Z$ E/ c+ E             做多少事,给多少钱。
7 B1 X9 B# l+ [. U! D" ~
您说得真好,有理有据,还有例证。但是我想要说的是,其实这个问题不是先给钱还是后给钱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更主要的在于是先有标准还是后有标准的问题。如果标准不事先说清楚,让人无所适从。比如说一项工作员工认为应该值3000元,老板认为应该值2500,大家提前把问题摆出来,说清楚,也许最后还是以2500成交,但员工应该也是认可了这个价值,然后去完成这项工作,工作效果还是可以很好。但总不能说老板招个员工告诉你的工资没有确定,要看你工作的多少我们再去决定给你多少,这个不符合职场规则,也很难让员工有对此项工作的衡量标准。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40 这个是辩论的形式了

总评分: 金钱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7

听众

2919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2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10-8-18
最后登录
2014-4-22
积分
2919
精华
0
主题
50
帖子
341
154
发表于 2011-11-9 11:26:06 |只看该作者
虾谈 发表于 2011-11-8 23:06 - t5 Z$ J& O! x
我同意做东少事给多少钱,这样才能更主动的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如果是给多少钱,做多少事,有一种不主动的 ...
" Q7 W% o* o, k1 V4 ^! \' R
那可不一定,我虽然是给多少钱做多少事,但我一样主动积极的去做,而且许多领导想不到的细节,我都想到了,我相信跟我一样的人有很多。这个论题跟工作主不主动无关。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25 赞一个!

总评分: 金钱 + 2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听众

3733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12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11-11-9
最后登录
2012-12-29
积分
3733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281
155
发表于 2011-11-9 14:21:12 |只看该作者
我选择做多少事给多少钱
( M9 W+ M& d% Y  K: u7 e; ]我认为无论是老板还是个人就这两方面的选择都是自己心态、价值观的体现。无论外界环境是怎样的,但个人自身还是应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是一个良性成长。正方观点有点消极了。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25 有理有据

总评分: 金钱 + 2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114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11-10-25
最后登录
2011-11-11
积分
114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2

最佳辩手

156
发表于 2011-11-9 16:00:42 |只看该作者
对企业来讲,当然是希望做多少事给多少钱。当然,要是有这样的员工多好啊。但是,现在这样有这样想法并这样去做的员工有多少
6 @+ g$ E  |- j6 b. ?" o8 f  n, d  H, Y$ m- `
学习雷锋好榜样。这是按个年代。思想教育下的结果。现在呢,信息太快了。
6 K" ^" s4 N6 O) I
$ @6 T* ^* F5 t. K( F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个人上班就是以挣钱为目的。
! F- I( Y3 A2 F* u7 H$ M/ k, ^+ _& B5 h2 F4 ~; O( q9 H$ }& v
企业在自己利润合理的情况,就是要把钱分给员工。& ^- X/ |# T/ z: A
4 o3 K5 ^5 ~  Q6 E
给你这些钱,你就要好好给我干,不干,你跳,跳。跟我差不多的。你跳哪里去。
" A9 m% U( l+ T& H3 m7 [" y我再多给你点钱。你不好好干,我砍掉你。不给员工钱,那是员工炒掉老板的鱿鱼。
" V6 z/ x* C% V+ x; N/ r有钱能使鬼推磨。8 Y/ X9 U3 {: x1 D  R- Z$ y6 @! y0 J
所以我的观点   钱是基础。感情,环境是保障。
& P0 v2 d$ m; S1 B2 G' h 给多少钱,做多少事。那你做,你偷懒的时候,我找人替换掉你,而不是没有人涌进来。: N7 H8 C5 R* F7 r9 _+ o8 N
我偏向观点:给多少钱做多少事,毕竟这是中国。除非思想换了。
- U0 U  E6 x. j7 m要是都能做多事给多少钱。那这样的员工多好啊,但想想这样的思想多难统一啊
1 n0 e! @+ ^5 U' C( z5 b3 j/ N' o我的观点:给你钱,先干事。 然后思想上启发你,让你明白多做事,会得到更多的钱,还有更多的信任。
& Z) P# E! e; ?9 m/ u目前阶段选择一个的话,就是先给钱。
6 m5 q3 t" k# F  l! F3 E( `/ o/ ^
0 r5 D3 `) ~4 |- x" u+ N1 i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40 赞一个!

总评分: 金钱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114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11-10-25
最后登录
2011-11-11
积分
114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2

最佳辩手

157
发表于 2011-11-9 16:20: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工具00 于 2011-11-9 16:22 编辑
/ L. s# K- R; \/ w% v: C
  1. 对这个观点:我来谈谈:
复制代码
我赞同正方方观点:,给多少钱。做多少事情。
7 y2 W8 F- Y2 J9 w1 o3 {2 q
; H& i% k5 r9 j& O  ~( J1 _  
* n% [* m9 e9 \( i       我的辩论理由如下:
5 z5 E6 B5 S7 T0 L+ f3 n% z2 C+ C: _, G. |( X9 _: G
       1.正如上故事松下所说,如果都像你不给企业创造利润,企业自然不能生存下去,那么你就失去了就业的机会,何止想拿到500元,5毛钱都没有。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可以换一家企业,那你想想,另外一家企业何尝不是呢。如果企业每月支付给每个人2000元,而每个人只做小于2000元的事情,企业会不会亏本?请回答:是还是否?(二选一)
2 E0 V9 |! B8 B- a# `但是如果企业都不付出2000元,到那里去招人呢?除非你的企业是央企。但央企的工资也不低啊
: L: c8 S8 W2 `, e9 I: v/ T9 b9 w. u* s( z- I
       2.我们通常会在内心纠结:凭什么这些不是我的职责范围,为什么还要叫我做。尤其是发现自己做得多别人做得少(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反而自己比别人得到的少,这时候,心态自然就及其的失衡了。其实我想说:正方观点只会是你拿的越来越少;而反方观点才有可能使你拿的越来越多。通常我们说:做多了老板也看不见,其实不然,这里存在两个问题:①:做工作还是要学会适当表现,正如杜拉拉升职记里面杜拉拉在日记中写道,自己做了事情,要适当地向领导表现,不能让别人把功劳领走了(想必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感觉)②:自己做的事情,不要怕领导看不见,会看见的,不管是大领导还是小领导。正如我们上大学上课的时候,在下面说话、睡觉、吃东西,都自以为然老师不知道,其实,下面的每一个动作老师在讲台上看得一清二楚,只不过多数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你试试就知道了。
( x- l9 [4 l3 ^- b9 D( I* t; H1 @5 z- Y4 e* F
你的思想是对的,但不是我们辩论的观点。我们的先给你钱,你做事  还是做事给钱。而不是讨论做事的心态
* u  T- Q' N% G8 U请问给你一个月800元。让你雷锋1年。做了一年: B; `% [7 b7 v
一样的工作,企业出价2000元。                   都出了钱,你会去做哪个事。   
                         8 Q* F1 S  a% Z( L1 Z( F1 _. D! }

: {+ J9 d9 C) D( z2 @        3.很多人太过“现实”,太注重表面的交易,企业给我多少我做多少事情,我凭什么给你出那么多的力气呢?我以前看过一本书,将其概括为“打工者的心态”。打工者的心态就是给多少钱做多少事天经地义,这样才平衡,才不理亏。其实不然是自己吃了很大的亏,一辈子都在算计我如何做得少拿得多,推卸责任、逃避工作,而忘记这之后更为珍贵的价值——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价值得到提升、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品格得到完善,内心得到坦然。不要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记住永远要不断的提升自己,这一切才是被领导发现、提升工资、晋级职位的基础。表面上虽然心理平衡了,但是可能失去了老板给你的工作机会,这些工作机会可能就是老板要晋升加爵于你之前的考验,你失去了。一生的算计,每每如此,职业生涯可能会因此葬送。一分钱,一份活,多一分不干,没有责任感,这种人就适合做打工者,或者永远都是打工者。$ Z4 @- }; O/ _6 e8 q

; n5 S* u- ?9 {+ X同上。   还是说的是做事的心态。  可以画饼充饥。思想很好。但没钱,怎么买饼。     
7 j/ i. |5 u0 \  @% m  n4 Y* }- o: N) @
  4.修炼成道,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变成恶魔,一步就可以;登上珠穆朗玛峰,需要极大的耐力和勇气,需要步步攀登,不能懈怠,但是要跳进雅鲁藏布大峡谷,只需要一步即可。+ i: l' C" v( |- @. T

+ z+ g( F' u7 q' h$ c先给钱。再慢慢引导。没有钱。只是思想教育。等你10年。10后呢。你给不给钱。你能给多少钱。你再教育他的思想。我估计他不会这么傻。  我的观点。员工爱钱还是好事,给他钱,教育他做事的思想。       - j$ i0 \7 N& p  B7 E, g
5 n; S% f. \. o
5.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老板,你认同正方观点:给多少钱,做多少事吗?请回答:认同,还是不认同?, k) r- n5 J3 L# S
$ J' h2 A" {0 E* \" S: j
呵呵,现在是老板的多,还是打工的多。请回答。
) c! I6 m( H0 v( D7 X
2 I, M& L# ?* [# ]& `+ N( M# ^

+ f% \4 t( r5 ?) P# j: C( |3 K/ g! A
; W  o& p' q3 r$ n  q$ _. B7 X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60 这个辩论好!

总评分: 金钱 + 6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avic    

1

主题

5

听众

319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注册时间
2011-10-27
最后登录
2012-2-20
积分
319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31
158
发表于 2011-11-10 00:12:15 |只看该作者
极品USW 发表于 2011-10-30 19:24 : i* m9 j. \2 \* |3 i
个人觉得刚进公司前5年,没必要跟公司计较薪酬的事情,重点在于自己学到了新的技能没有,有没有收获工作成 ...

* k) n" ]& y+ b8 _, ?* t2 S; ]看了楼上的那么多  我也在想自己也要发表自己的想法,但是在这里看到了志同道合的童鞋了,自己能学到什么,能得到什么,能提升什么,对自己才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迫于现实生活的压力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又有多少人会那样想呢?要是每一个求职者都有这种思想的话,那现在的企业招聘就不会那么难,成本也不会那么高了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25 赞一个!

总评分: 金钱 + 2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69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11-11-9
最后登录
2011-12-5
积分
69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2
159
发表于 2011-11-10 11:40:02 |只看该作者
做多少事真能用多少钱来衡量吗?你找人来工作,就是一种投资,如果没有投入,有给钱的诚意,拼什么我要给你把事情做好,所以正方的立场是在前期投入,而反方的立场是后期考核,这是这场辩论的侧重点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25 很好的分析

总评分: 金钱 + 2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69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11-11-9
最后登录
2011-12-5
积分
69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2
160
发表于 2011-11-10 11:49:26 |只看该作者
村姑当官 发表于 2011-10-30 14:58
* h: |# ^* R. [: m一应聘者,经过重重面试,最后以3000元/月(仅仅是适应期)的薪水和公司成交,在这期间做着3000元 ...
& S' v. {  y2 {& d
但是三千元可是先期投入啊,你衡量他值3000的投入,产出是3000以上的产值,所以当劳动关系成立的前提是,你给多少钱做多少事。当劳动关系成立以后,就是考核,做多少事给多少钱,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关键是看在哪个节点。前者是前提,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25 赞一个!

总评分: 金钱 + 2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