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楼主: chinahr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系统转发] 方法的极限(1)

[复制链接]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21
发表于 2008-9-1 02:15:00 |只看该作者
谢Jane的分享。对Jane的评论我只想有一句回应。我的老师Frank Schmidt是一位非常认真于每一件事的学者。他对社会科学的认真程度对我的影响很深。我还深深的记着他在课堂上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一句评价。大意是说,在社会科学里面,一般相关系数是r=.1到.2是小的效应(effect size), .3到.4是中的效应,.5到.6是大的效应。很多人会说r=.6 只有36%的方差变化给解释了,那太少了! 你们(当时自然包括了我这个黄毛小子)以为自然科学很“严谨”吗?你以为v=ut+1/2at2 是经过毫无瑕疵的验证的吗?一般做自然科学的标准是把最少10%的outlier去掉,然后才把数据点在方格图上,到头来还不是“差不多”等如一条直线而已。做社会科学的人确实把“每一点”的数据都看成是神性不可侵犯的。这样的「大小效应」(effect size)是合理的。其实,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对科学的“迷信”是颇深的。所以,我秉承老师的教训,对社会科学是不应该轻看的。      Kenn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匿名  发表于 2008-9-1 08:33:00 |自己
太困惑了!自然科学如果不算很“严谨”,社会科学又有局限,那所谓的学术人到底在忙什么?创造一个知识市场好苟且求生吗??想了真沮丧!
Kenny, 您用简单易懂的文字说明抽象概念的能力,让我颇为折服且赞叹!敬佩!敬佩!有空時,能否把大小效应(effect size)的概念,开一个日志协助我们更清楚些?请原谅此要求,因为您的日志实在是太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23
匿名  发表于 2008-9-1 15:58:00 |自己
看了诸位的发言,
真是让人叹服,
我也抛一小砖:什么是客观?
回复

使用道具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24
发表于 2008-9-1 22:14:00 |只看该作者
1.问:自然科学如果不算很“严谨”,社会科学又有局限,那所谓的学术人到底在忙什么?创造一个知识市场好苟且求生吗??想了真沮丧!
回应:当然不是为求一碗饭啦!我只有一个意思,就是不宜妄自菲薄。社会科学是有限的,但是自然科学也不见得好得很多。但是,是不是不完美就没有意思呢?如果是的话,人不是完美的,我们生存的意思是什么呢?电脑也不是完美的,我家的硬盘上个月才死掉了 ,好痛苦啊!不过,我们还是会用电脑的吧!只要我们有进步就好了。我担心是管理学在过去几十年可能进展很慢,像原地踏步一样。

2. 能否把大小效应(effect size)的概念,开一个日志协助我们更清楚些?
回应:这个问题很简单,不需要开日志的。我在这里讲究好了。Effect size(效应的大小)就是size of the effect的意思。如果研究X对Y的影响,Effect size index就是相关系数。相关越大,X对Y的效应就越大。如果是做实验,有一个实验组、一个控制组,要表叫两组的平均数(比如实验组的平均效果要比控制组高),那两组的平均数的“差”就是Effect size。不过为了是这个效应值不受测量单位影响,一般都会把“实验组平均减控制组平均”然后除以两组的平均标准差。这个统计项叫做d-statistics(d-值)。一般做问卷调查用的Effect size是相关系数;做实验研究用的Effect size就是d-statistics。     Kenn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25
发表于 2008-9-1 22:32:00 |只看该作者
Myth,你抛一小砖,我没有玉,就回一块小石吧。什么是客观?我的理解是凡是同一个测量对象,不同的测量者应该得到一样(或者差不多)的结果的,就叫客观。举例,如果问卷作答者是匿名的,你来发问卷跟我来发问卷来问,得到的结果都应该一样的,那就是客观。「实证论」的敌人对它最大的攻击,就是我们以为是客观的东西,其实可能是非常主观的。可能是因为我受的训练吧,我完全不能接受这个看法。一滴红色的血在你眼前是红色的,应该在我眼前也是红色的(除非我们其中一个有病)。如果连这一点都不可以接受的话,那么每个人就变成有自己的一个“虚构世界”(因为世界只是对“你”是这样的,对别人不一定是这样的),人跟人就只可以分享“我觉得”的体验,没有共通的真理了,这是今天后现代的悲哀。不知道你同意否。    Kenn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匿名  发表于 2008-9-2 13:51:00 |自己
Kenny,你说的“客观”的意思好像是互为主观(inter-subjective),好像也是一些研究方法的书中对“客观”的解释,也就是感知的确定性,大家相互印证,感觉一样就客观了。有意思的是这种客观的定义是从“主观感知”的角度出发的,我个人认为这没什么问题,尤其是在具体研究的执行过程中。但是,大家感觉都OK的,就客观了?
就是求真派绝学的最高境界了?

不能像诸位饱学博友,信手拈来,唯有给大家抄写一点求真派大佬Popper的秘籍,希望对惊涛击败史山有所启发。
1)The so-called objectivity of science lies in the objectivity of the critical method. This means, above all, that no theory is beyond attack by criticism; and further, that the main instrument of logical criticism---the logical contradiction---is objective.
2)What may be described as scientific objectivity is based solely upon a critical tradition which, despite resistance, often makes it possible to criticize a dominant dogma.
3)Objectivity rests solely upon pertinent mutual criticism.
回复

使用道具

6

主题

4

听众

-7

积分

限制会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7-11-16
最后登录
2012-6-27
积分
-7
精华
0
主题
6
帖子
36
27
发表于 2008-9-2 16:27:00 |只看该作者
1、在读着这些文字之间,突然间觉得心中有种感动,是感动于什么呢?这些感动来源于Kenny、Eleven、Jane、Cecilia……的“心”,谢谢各位……还有Kenny的导师,虽未谋面他却通过Kenny的文字感召着我。

2、这的确是个严谨的讨论,之前请KENNY莫怪、莫怪。

3、什么是客观?我也抛一小石头罢:

——系统本质:
长短相形,高下相见——“客观”是存在于“客观与主观”这对不可分关系之中的其中一个表现方面。
    无主不客,无客不主。

——逻辑定义:
处在系统之内观察系统叫“主”“观”;系统之外观察系统叫“客”“观”;

——重要区分:
    不存在绝对的主观或客观,因为我们可以对系统作不同层级、边界、范畴的区分,但实质上没有绝对互不关联的系统,因此,不存在主观和客观的绝对的边界,只存在相对边界。
    当然更不存在所谓的“好”与“不好”之分。

——“客观”这一区分的作用:
但凡客观的都具有某些外在特征,就如Kenny先生所描述的。没有主客观的区分,就不会有人类的探索与进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

听众

-7

积分

限制会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7-11-16
最后登录
2012-6-27
积分
-7
精华
0
主题
6
帖子
36
28
发表于 2008-9-2 17:23:00 |只看该作者
@Eleven 
对Eleven说的“……求真之人……处处碰壁……”深表赞同,无数次与之战斗,仍勉强在浅薄的坚持之中……加油。
    不想求真,求不了真;好像“执着于”求真,也求不了真,因为真不在“之内”的细处,也不在“之外”的大处,也不在于“内与外”之间的某处——似乎是融化在整体之中。……非此BLOG倡导的领域,还是不多说了

    企业之内看企业较“主观”,企业之外开企业可以说是较“客观”。其实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已经很习惯的通过“数据”、“反馈”、“猜测印证”……来平衡主观与客观的影响与力量,然而有意识的区分主观与客观对于发现管理者发现“新的可能性”是很有裨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匿名  发表于 2008-9-6 15:07:00 |自己
Kenny, 請問:何時會有方法的极限(2)?真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30
匿名  发表于 2008-9-6 21:27:00 |自己
Source白熊,对您的理解我深为理解。我感觉至少管理领域内,认识是一回事情,做是另外一回事情。当前理论和实践的矛盾就在于,研究者认为发了paper就算完成任务,但实践者却可能会说,“不知道这些人都在干什么”,或者“你说的听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这就是个很大的问题,不过好像研究的不多。科学方法论本身在当前应该是最先进的,但是这个学术界的统治者或者说研究者自身,似乎希望甩开现实单干,自己另外成立个王国,自娱自乐。管你什么改善现实不改善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