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楼主: chinahr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系统转发] 方法的极限(1)

[复制链接]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31
发表于 2008-9-7 08:11:00 |只看该作者
問:何時會有方法的极限(2)?真期待!!  
回应:谢谢你的提醒。可能要等一下。我要先应付教书的准备。    Kenn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匿名  发表于 2008-9-7 08:25:00 |自己
Eleven说,但是这个学术界的统治者或者说研究者自身,似乎希望甩开现实单干,自己另外成立个王国,自娱自乐。管你什么改善现实不改善现实。
回应:基于我对Academy of Management(AOM)的理解,你这个看法可能极端了一点。前几年AOM之所以搞了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这一本期刊,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为实战的经理们与学者中间建构一个桥梁。我的理解是学界越来越重视研究的「实用性」。在我做副主编的时候已经注意了这个现象,就是基于理论与方法需要严谨的前提下,有明显实用价值的研究论文被接受的机会是更大的。你可以看一看最近三几年的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AMJ),在文章开始的时候都会解释一下这个研究跟实战管理和社会现象有什么关系的。      Kenny
回复

使用道具

33
匿名  发表于 2008-9-7 11:18:00 |自己
就我个人的理解,感觉在知识体系的较深层面,西方人是真正的追求真理的,而中国人其实是实用主义者。理性是西方人在把人从神的奴役中解放时成长起来的东西,科学则是其集中体现。随着启蒙运动中人的这种解放。理性代替了神,科学代替了上帝,当人们认为自己因为发现真理这个救世主而大呼自由的很的时候,却忽视了真理和上帝几乎具有同样的特征,就如同没有任何一个人见过上帝一样,实际上从来没有人看到过真理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很多人背叛了上帝,皈依了科学,视真理为自己的真正的主人,但这个真理和上帝一样,从来没有人见过,一切都是大家猜的,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理性与科学解决了很大一部分问题,比如科技与生产力的发展,但吃好,喝好其实是动物世界的全部内容,人的问题在于吃的越好,喝的越好的时候,会越感觉还有必要更好,如果不能更好,这就是失败、不幸福、困难、灾难。对科学最大的怀疑在于,它解决了世界一部分问题的时候,却没有解决另一部分问题,甚至还产生了新的问题。

据科学研究,情绪系统的生理基础比认识系统的生理基础提前演化几百万年,换句话说,在懂得认识之前,动物是通过情绪来适应环境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没有情绪系统,认识独自能走多远?也许计算机对这个问题感触最深,但可惜它无法把它这种感触告诉人类。一个不知道喜怒哀乐的人,或者不会正确处理情绪的人,在多大程度上能恰当认识,能是理性的,更彻底地说,一个没有任何非理性因素的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理性。我们可以暂且不考虑什么逻辑,什么实证,就把它们更基础的理性考虑考虑,很多问题也是值得大大怀疑的。从现实上来说,这个世界究竟是理性在维持着秩序,还是非理性的情绪在维持着秩序。在规则、制度、高楼、机器等等的背后,难道真的是1+1=2的逻辑在支撑着?还是“趋利避害”的非理性在统治?

解决问题的麻烦,在于当你解决了一个问题的时候,会马上再产生2个新问题。在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之前,实际上无法整体上评价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可是如果问题这样产生,何时有头,何时能看到真理。科学是驴子,头上有萝卜。西方人为这个问题烦恼着。
有时候应该佩服中国人的智慧,因为中国人好像从不做这种庸人自扰的事情。但也许这正是其可悲之处,一个缺乏好奇心的知识体系是危险的,也许应该说,一个没有求真精神的知识体系是不完美的。

总之,我个人认为,西方科学研究的种种方法,无论是否证大法、实证大法、诠释学派、语言分析等等,这些理性的东西,就其功能(Cecillia喜欢用“功能”一词,我也感觉用起来不错)而言,的确是个好工具,这种好不在于它找到了什么,而在于其提供的整个“程序、步骤、过程”是可取的。跟进一步说,科学方法的最大意义,在于给人类的认识领域提供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是认识领域的杂乱无序变得纲举目张,井井有条。但是如果硬是把这些同真理联系起来,应要把认识世界中符合这个规章制度的东西叫真理,不符合的叫谬论。这就有点让人紧张和容易迷惑了。其实很多认识领域的东西都可以符合这个程序,但它可能和现实没有任何关系。就存在的这些问题来说,求真之人,好像的确很可能会碰壁。
回复

使用道具

34
匿名  发表于 2008-9-7 11:33:00 |自己
AMP我知道这个杂志,但是没有细看过。不过英国好像也有一个杂志比较喜欢谈论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但或者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或者只是一些可能的倾向、想法和担心。我感觉管理学研究还具有极为强烈是“学院”特色,研究更倾向技术流,对问题的关涉更喜欢看看大家都在说什么。这些因素可能还在事实上阻碍着更大程度地贴近生活。

就我个人的感觉,从本质上管理学比经济学更具实践性,但是管理研究显然比经济研究更加学院派。如果说管理实践者没有从研究者这里获益这是不现实的,但是我感觉管理实践者好像走在研究者前列,研究者似乎总是有事后诸葛亮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35
匿名  发表于 2008-9-7 11:49:00 |自己
其实验证一件事情对还是错,至少存在两种方法:1是用所谓科学方法论,符合这个程序的就是真的,不符合的就是假的,或者说符合的不是假的,不符合的不是真的。2不是用方法论,直接在现实中做实验,试错法。
前者具有很强的设计性,是实现把一切都准备好,然后执行。后者具有很强的演化性,走一步说一步,对不对试试就知道。

科学方法是否存在的一个极限还不能想第二种方法这样,在现实中实验解决问题吧。kenny曾提到现实主义,我感觉这是现实主义的研究方法,不是在头脑中用逻辑判断真与假、对与错,而是在实践中检验到底是对还是错。无疑的第二种方法没有第一种方法的深度和广度,第一种方法也没有第二种方法的直接、干脆、管用。这可以部分说明方法就验证这一环节本身也不是唯一的、不是没有其他选择的。不知道大家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36
匿名  发表于 2008-9-7 12:03:00 |自己
好久没有上来了,发现多了很多帖子。有一些老朋友的细致、严谨的分析和深刻的观点。一些新朋友的新思想,让人耳目一新。所有这一切都让人受益,让这个地方在价值创新。

在感激这些朋友的贡献之外,我想特别向kenny致以真诚的敬意,古人云:师者,解惑、传道、授业也。当今的很多老师能够做到这些的,但是如果以一种真诚的、无私地、严谨地、耐心地心态去坚持持续地做这些事情,在当前极具功利的时代,许多为人师者在经历考验。从kenny诸多真诚、耐心、细致、谦虚的回复中,kenny所表现的这种精神让人深感佩服。因为感动,谨在此向kenny致以我个人的敬意!
回复

使用道具

37
匿名  发表于 2008-9-7 13:23:00 |自己

「从Kenny诸多真诚、耐心、细致、谦虚的回复中,Kenny所表现的这种精神让人深感佩服。」,您的这些话语,让我眼泛泪光,好是感动,因为那真得就是我们熟悉的Kenny。也谢谢您,Eleven!您在日志的分享与对同行者的诸多解惑与指引,不也正是您敬佩Kenny之处吗?因为感动,我也藉此向您致以我的敬意!

有关这个「方法的极限」议题,其实,随着响应的增加,我越来越困惑当初提出此问题背后的意涵??耐心地再跟各位多学习,也许我的困惑就会渐渐澄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38
匿名  发表于 2008-9-7 19:04:00 |自己
研究是在设定了“假定前提”才能进行,而在实践中我们的“前提”、“边界”是几乎受到无数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的应用自然受阻,搭通这“两者”(勉强的称为“两者”吧)的桥梁的关键可能会在于复杂系统科学的发展上吧。
    如MIT的systems thinking 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应用科学,深入学习之后领悟实在是太多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39
发表于 2008-9-7 22:18:00 |只看该作者
Eleven, 我想我基本上是同意你的看法的,只是就像29楼一样,我觉得你是把你的结论夸大了一点点。在「求同存异」的大前提下,我们是战友。但是为了刺激一下我们互相的思维,我想提几点意见:
1.我很奇怪你会说:「就如同没有任何一个人见过上帝一样,实际上从来没有人看到过真理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虽然我明白这里不是谈信仰的地方,不过我觉得你应该专重圣经里讲「上帝是来过这个世界,并和人类活了三十几年」的记载。
2.我觉得你有点把科学的态度冠上了太大的帽子了。前天在中文大学上完「方法论」的课了以后,一个旁听的老师对我说:「Kenny,你好像在课堂上不停的鼓吹说定量分析是科学的,而定性分析是不科学的,那好像扁低了定性分析的研究吧!」我从来没说定性分析不好,其实我一直鼓励研究人员多做(有系统的)定性分析。因为这是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步骤。但是,我们不可以否认,大部分的定性分析都是「不科学的」。这是事实。但是「不科学」不一定不好的。爱情没有科学可言的,但是我看大部分的人都不敢讲爱情不好吧!艺术、音乐是不科学的,但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敢讲艺术、音乐是不好的。同样的,一个认真的科学家(用科学态度来做研究的人)都知道科学是极其有限的。科学、理性等态度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一个真正认识科学的人永远不会「硬要把认识世界中符合这个规章制度的东西叫真理,不符合的叫谬论」的。一个最好的证据是在西方,有很多杰出的科学家都是基督徒来的。我看大部分的人都不会说基督的信仰是科学的吧!     Kenn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40
发表于 2008-9-7 22:57:00 |只看该作者
我很同意你讲:「管理学研究还具有极为强烈是“学院”特色,研究更倾向技术流,对问题的关涉更喜欢看看大家都在说什么」。其实,一些有责任心的学者已经看到这个现象了。所以战略学大师Don Hambrick最近写了一篇“管理学是否太理论化”的文章Hambrick, D.C. (2007) The Field of management’s devotion to theory: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0(6), 1346-1352. 
不过,话说回来,管理学还是有很多地方是非常实用的,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就很多是带领着管理实践者的。只是所谓的「一流杂志」还不能跳开“理论”的包袱而已。      Kenn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