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集团的三次面试经历
最近我们公司也在招总助,招人真的很难。没有办法,只能通过电话对每个位求职者先进行电话交流,再决定约面否。呜呜。。。
回复:**集团的三次面试经历
LZ的遭遇只是华孚控股属于垃圾企业的表征之一!笔者曾参加过华孚最高层级的面试,最后由其老板孙伟挺和他老婆陈玲芬分两次作为面试官进行,面试中只觉得他们真的很无耻,以刺探别的企业管理秘密为乐事,不断套取参加面试人的管理诀窍、核心经验,大概以此作为免费培训的重要途径吧!
和很多曾经华孚面试的朋友交流,都有这样一个判断!
纺织行业整体业绩非常低迷,华孚更是属于严格控制人力成本的穷酸企业,根本出不起聘请高端人才的薪资!
再次极度鄙视华孚!
回复:**集团的三次面试经历
温故知新:Z回复:**集团的三次面试经历
很多公司都这样,我有一次去一家公司面试等了一个多小时。回复 46F smingliu123 的帖子
:D :D :strong: :strong:回复:**集团的三次面试经历
总结一下经典评语:海之粟:把企业一个无意义、无意识的瑕疵行为或者反常行为都看作面试题目也许夸大了企业的测评能力,夸大了目前我们企业HR管理的水平。
Shifengming:我们在操作面试时,追求的是“难忘第一面”,最底线是不让应聘者产生抱怨。对所有接触到应聘者的内部员工进行礼仪和指引方面的培训,针对岗位设置分层分类的测试题、面试官和面试流程,准备水、公司宣传册、企业内刊、报纸和一些印有公司标识的小礼品,简单布置应聘者会停留的办公区域等。面试时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很重要,不过,这种职业化和专业化有时会受到管理的小环境或人情绪的影响。
smingliu123:其实中国很多公司甚至是很多所谓的有名的企业(民企较多)都是这样,在对外宣传上好大喜功,内部管理确实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且是一百年不变。 ,在这样的企业中从事HR工作,所要面对的人情大于制度和流程,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及职业化程度实在不敢恭维,而老板的权力欲又很强,很多事情都是拍脑袋决定的,下面的人呢也就是“形式一片大好”,并没有人会花多少心思钻研业务,因为业务再好也没有办法体现出来,用人的评价标准就是听话。
舆龍&共舞:如果换成是你,你的心态非常好,职业素养非常高,那不管用人单位怎么对待你,你都可以视而不见,做好好先生了,唐僧是得道高僧,在他眼里妖魔鬼怪都都是好人,当你真正遇到这样的经历后,你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了
HR教皇:我去年去上海应聘奥达科金属的人力资源主管,才叫气人呢,我坐火车过去的,去了一个老女人对我不屑的说:“早知道你是国企过来的,就不喊你来面试,你们那里就是搞形式!”一个问题没问,就说“面试结束了!”
Leacy:国内的所谓企业集团,其实也就是小作坊的运营模式的扩大版,内部管理混乱是一定的。。。而且他们根本就不看重人力资源部。。。
但是又会盲目的不顾公司实际情况引入一些专业的测评工具,但是他们又连基本的操作流程都搞不清楚,实施的过程中更是漏洞百出,贻笑大方。。。
有点志气的不要去这种公司作主管,否则会慢慢失去方向的,要做就做他们的人力资源的老大,彻底整治。。。
ps:突然发现我不具备在论坛里改变字体格式的功能了:O 改版之后的事情: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