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角度来说,管理在于行而不在于知,正因为这样所以许多人认为管理是艺术而非科学.这点从中国管理学界来看似乎更是贴切,因为中国绝大多数管理学者做研究时都是演绎式的.但从管理理论研究与发展的角度来说,管理的知可以成为行的指南,可以更有效的行.这也正是管理学其所以生生不息越来越旺盛的原因所在吧.
但管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确实需要方法论的指引,但方法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范式的转换与升级,同时其于研究者个人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兴趣\研究对象而会多有创新,所以不能完全确定谁的方法便是科学谁的就是非科学的,其方法论也是如此.但中国学者乐于玩文字游戏,乐于做演绎式的所谓研究,固然有方法论缺失\研究方法缺失的问题,同时也有畏难之嫌.诚以为管理学的研究其过程较一般经济学问题的研究更难.尤其是研究对象的确定\确定主题的选择\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处理等等,这与经济学里很多公开的二手数据有天壤之别.但对人力资源\组织行为来说不做田野研究只做质性推理演绎的话就难登大雅之堂,因为难以借助别人的研究成果,更不可能与别人的研究进行比较,这样的研究或是论文也许其发表之时也就是寿终正寝之日.不要也罢.
但管理研究也真是知易行难.且不说其研究出来的结果可能会与先前的假设与预想想去甚远,只说其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对象的选择\问题调查的设计与实施\数据的处理\最后论文的写作其过程的枯燥\艰难,更有成果问世后明珠投暗的难测之后果的顾虑(英文论文如果质量好自然不乏可投之处,但中文论文则确实会存在拔剑四顾心茫然之感~).良莠不分,也是一种极大的打击吧?更何况人家演绎式的一年可以上好几篇甚至十多篇,奔着教授什么的早享受去了,而严谨地做研究的你可能几年了也生不出一个仔来,你还会乐此不疲做你的研究吗?
方法论也好,研究方法也好,其实并不神秘,也不陌生,相信中国许多人都可以去做也可以做好的,但是在科研的产出机制与评价机制这个导向不加以改革调整的话,多说无益,多学无益,多研究无益~此为中国管理学人的悲哀呜呼哀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