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楼主: chinahr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系统转发] 管理研究理论和贡献探讨

[复制链接]
141
匿名  发表于 2008-8-10 20:57:00 |自己
kenny,我很佩服您对survey和统计实证这块的强悍功力!但这个blog好像对定性这块不太感兴趣,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142
匿名  发表于 2008-8-10 22:25:00 |自己
Eleven,我反复咀嚼着您用心的分享,除了感动您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感佩您的循循诱导,更谢谢您让我惊觉到我竟陷入一未察觉的研究死胡同、、、 “试图从模式本身努力论述(justify)所选取的变量的理论贡献”! 当着眼于此层面而非从ㄧ较高的理论层面(也就是您所说的「我对问题的理论洞见」),我自然难论述地令自己或他人满意!非常谢谢您的分享与当头棒喝!这种”似” 有所顿悟的感觉,真好!

对于你主张的「以现象为师」的观点来看「理论建构」与「理论验证」,我很认同,毕竟能反应现象的才可称为好理论。

看了您今日的分享,因我资质驽钝 (唉!^_^!!!),未能全然消化理解,但看的很过瘾(这不冲突的,就像我不会唱歌剧,但至少会欣赏何谓好的歌剧 ^O^~)。谢谢您,我会持续关注这方面的讨论的。

然对于您提及的「许多大理论似乎无法用“所谓的”一些科学方法证实」,就我目前的知识,若依Popper证伪(falsified)的原则,应不能属于科学的理论吧?是吗?   

再次感谢您协助我试着从您的视角厘清我的困惑!Cecilia
回复

使用道具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143
发表于 2008-8-11 00:50:00 |只看该作者
eyyj的回应:理论是有很多层面的(深度),理论也有宽窄的分别(广度)。说实的,到底怎么画出界限我也不知道。
我个人的体会是做你有体会的现象的研究。这样我们才是与真实的世界进行互动,这样理论才比较“有用”。
回应:我完全同意您的讲法。我的经验和理解是一个对管理现象没有深度了解的学者是不可能建构好的理论的。而了解出自经验,经验来自多年的观察、思索和学习。「做你有体会的现象的研究」可以说是一语中的。我只希望多加一句,我觉得理论是学术界和经理们的合作结晶,缺一不可。 Kenn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144
发表于 2008-8-11 07:15:00 |只看该作者
我同意Cecilia的讲法。今天的研究人员讲调节变量的时候往往是单凭逻辑而没有理论背景的(atheoretical)。我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是“探索性地”找到了一个乘积项是统计上显著,才反过来设定调节变量的假设的。如果我这个猜测没错的话,我只希望这个风气可以停下来。但是,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的调节变量研究也是无理论(atheoretical)的。我试试举几个例子。
(1) 在管理中很出名的配合理论(P-O fit model)讲的就是个人的特征要与企业的要求对应。所以有能力的员工要创新,还是要给他们一个容许创新的工作环境才行的。
(2) 我们做的其中一项研究就是说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会影响工作的满意度。这个是情商这个构念的特征,一般能够理解、控制、运用自己的情绪的员工自然会开心一点。不过,这个关系应该受工作的特征影响。一般工作的需求可以分为三种:脑力、体力和情绪力(mental,physical and emotional labor)。服务性行业的情绪力要求最高。服务性行业的员工一定要对自己的情绪有很好的理解、控制、运用才会有好的工作表现。所以,情商和工作表现的关系会受工作的「情绪力」(emotional labor)的要求影响。这个调节变量的提出是情商这个构念的特征,不单是一个逻辑的辩论而已。
最后,调节变量一般是用来界定理论关系的边际条件的。所以,应该是在一个理论关系的框架下来讨论调节变量。 Kenn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匿名  发表于 2008-8-11 07:31:00 |自己
谢谢Kenny的纠正,我想你应该是对的,因为我是在心理系的课上听到的suppressor这个名词。

Cecilia提到关于调节变量在理论上的问题,一直觉得我们对调节变量的定义是用了简单的统计方法定义的,即第一、二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受第三个变量Z水平的影响。但当我们要在理论层面上讨论,调节变量的含义应该复杂的多,性质也不同。究竟发生了什么才让我们看到了Z对X-Y关系的影响?是Z使得X、Y构念本身变化了吗?还是Z是X对Y发生作用的一个环境条件?还是在Z不同的条件下,X对Y的作用是通过不同的机制完成的?每一种性质的不同都会影响这个新的研究会如何对以往的研究有什么样的贡献。我的理解是,一个好的调节变量的研究应该重视前面这一部分的故事。这应该也属于Eleven提到的理论建构的部分。在清楚了为什么以后,我们便可以研究Z又是如何具体调节X-Y关系了(顺便share一下早上刚刚学到的,Johns, G. (2006). The essential impact of context 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31, 386-408 有提到6种可能的调节方式,我们不一定会用到拉,可以参考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146
发表于 2008-8-11 07:55:00 |只看该作者
我试试看可不可以回应漏了的问题吧。

1. 学习者   /   2008-7-24 2:34:00 
「写作论文时,是否一定要把所采用的理论观点叙述出来?」 
回应:如果有理论观点,干嘛不叙述出来?可是不是所有的文章都一定要有一个非常清楚的理论视角的。我做编辑的经验是对很新的管理现象来说,我们理论的要求会松一点。如果在假设的部分没有理论,我会期望在结论的部分“指向”一点理论的发展。

2. Caroline   /   2008-7-25 14:19:00 提的两个问题,都未响应!简述如下: 
(1) 好像大多的研究都是「验证理论」这一类的,对吗? 
回复:是的。我们都像只有一条手臂的人。整个训练都是验证理论。我现在就在学发展理论的技巧。
(2)「如果你问我怎么知道是公平理论而不是其它理论的话,我就不知道怎样回答了。你怎样知道过海要用船,而不是用车呢?大概是经验吧。」我想请教您,对于即将升上博三的我,要累积这『经验』有无方法可循? 
回应:我是学实证的。理论对我来讲是观察(自己)、讨论(跟同事)、学习(向经理)、积累(时间)、概念化(一项能力)等的结果。有一次我的孩子教我打一个新的电脑游戏(我们两个人都没玩过的),他叫我试试按什么键,到哪里找找,结果真的找到了。我问他怎么知道的,他的答案是:『我也不知道,只是试试而已。』「悟性」(intuition)是人类学习的很重要的一步。只是现在强调理性逻辑的科学世界,好像不容知识世界里的「艺术性」这个环节了。

3. loutianyang补充我的问题   /   2008-8-2 15:59:00 
    「于是,我只能反过来,看别人已经产生什么理论了,接下来我在此基础上来作些研究,从他的理论生出我的假设,再去验证。kenney,你说,这是否可以?」 
回应:这是理论的验证和推广。只是科学发展的其中一步。理论的建立是我们很少学、很少试的一步。我猜跟我们现在发表文章的压力有关系。

4. 顺便提醒,匿名   /   2008-8-9 0:20:00 在日志二:「我对理论的理解」,有一回应,您大概是漏掉了。麻烦您查阅一下! 
回应:请告诉我漏了什么,好方便我回应。

5. 你上次答复我有关「理论建构」与「理论验证」的问题,你的答复,我至今还是看不太懂,是否可以麻烦你试着让我更明白些呢? 你寫道:『我的理解是「理论建构」或「理论验证」是比较客观的环境因素,不是研究人员的主管喜好。』  
「主管喜好」应是打错了,应是「主观喜好」,但「「理论建构」或「理论验证」是比较客观的环境因素」?是什么意思啊??^_^???     Cecilia 
回应:对不起,我找不到这一笔。请给我一个日子,好让我查一查。Kenn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147
发表于 2008-8-11 08:00: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何总的支持。我已经麻烦了金小姐很多了。现在在发日志和回复都已经方便了很多。我还在不停的麻烦你们,整天要这个改善、希望那个可以在博客上做到...等。不胜感激,谢谢。  Kenn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148
发表于 2008-8-11 08:07:00 |只看该作者
kenny,我很佩服您对survey和统计实证这块的强悍功力!但这个blog好像对定性这块不太感兴趣,是吗?
回应:Eleven,首先谢谢您两篇长长的分享。这正是我希望大家可以做到的。一同学习、一同分享、一同进步。感谢您开了一个好的头。
「但这个blog好像对定性这块不太感兴趣,是吗」
回应:不是的。只是我的训练是定量的实证研究。我不是对定性分析没有兴趣,只是我懂得很少。现在我正在一点一点的学。有谁知道多一点的,请分享一下。或者介绍一些书籍给大家。 Kenn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匿名  发表于 2008-8-11 09:28:00 |自己
 1.Kenny回应:「请告诉我漏了什么,好方便我响应。」 
直接复制给你! 

匿名   /   2008-8-9 0:20:00 
要内心体悟出来问题或者现象的真谛,然后才去构建模型,最后才跟其它理论进行对比,也就是发展出自己的视角或者理论。  
很多是为理论而理论,能否有些率性的东西,能否有些顿悟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可能更为抓住了现象的本质,为后续的模型构建,理论发展,理论验证打下了基础。我们过多的发展一套方法论,把人类的这些天性抹杀了。  
事实上这些东西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适合当一个社会学者。  
这个也是理论仅仅是理论,学者仅仅是学者的原因吧。 

2.Kenny回应:「我找不到这一笔。请给我一个日子,好让我查一查。」 
有关回复Cecilia「理论建构」与「理论验证」的问题,目前在第7页,日期是2008-7-25 10:19:00 

避免遗珠之憾的方式,点选「日志」,查看左下方的「最新评论」。这样不管提问人的问题于何处发表,都不会遗漏了(不客气!)。 

Kenny「悟性」(intuition)于研究之重要的分享,某种程度上呼应了Eleven提到的运用抽象能力和联想能力所产生的顿悟、洞见。这「悟性」、「顿悟」让我想起了卡通片中一休和尚,他每每思考,在参透问题时的可爱画面。希望这悟性是可以学习的,让我能常常感受到一休「有..了!」的 “A-ha”感觉! ^O^~     Cecilia 

p.s. 我刚刚po错地方了,po到日志的响应 (日志第二篇:我对理论的理解),麻烦删去,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150
发表于 2008-8-11 10:32:00 |只看该作者
匿名讲的顿悟的我完全同意。至于「我们过多的发展一套方法论,把人类的这些天性抹杀了。」这一点看我们讲的是什么吧。科学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猜大家都以为科学是全客观的。我的理解完全不是。科学是既主观,又客观的。以我所知,大部分的重要科学发现都是机缘巧合。比如X-光的发现,微中子的发现抗生素的发现等通通都不是计划得出来的结果。所以我才说理论的建构是有一定的主观性的。但是,我蛮相信「验证」这个部分是理性客观的。科学不容许我说我喜欢这个,就把它作为真理。 Kenn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