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楼主: chinahr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系统转发] 管理研究理论和贡献探讨 2

[复制链接]
641
匿名  发表于 2009-9-9 12:59:00 |自己
我的论文在研究方法上遇到一些问题,希望您能指点。
题目是”服务模块化的建构与应用研究”,我将服务系统切割成服务人员、信息、技术、硬件设施设备等四大模块──
问题一:如何证明只有这四个, 为何不是三个或五个?为什么不是其它模块而是服务人员、信息、技术、硬件设施设备?用主成分分析吗?
问题二:如何证明这个模块服务系统能run?用仿真simulation吗?由于现实中还没有此类系统的实施,故无调研数据可用。还是要证实概念的可行性?how?
问题三:modeling之后除了证明可行,还要证明modularity model比原先一体化系统来得有效率,如何做实证?
 
以上,麻烦您拨冗指点,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642
发表于 2009-9-9 13:55:00 |只看该作者
方方,你的情形(1)的意思是Z对X与Y的关系的调节影响不是直线的,而是随着一个数学函数来变化。看你的描述,可能最像这个函数的形式应该是 Z^3(Z的3次方)。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验证:
     Y = a0 + a1 X + a2 Z + a3 X*Z + a4 X*Z^2+ a5 X*Z^3
用上面的公式求Y对X的偏导数,就会是Z的3次方—也就是你要的关系。如果a5 显著,就证明你的估计正确了。
(当然,更严谨正确的是把所有低于4次的项通通加进去。不过,我不会这样要求,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回归分析的项太多了,你的a5不可能会显著的。)

对于你讲的情形(2),可能抛物线就是最近的假设了。所以,你可以用:
     Y = b0 + b1 X + b2 Z + b3 X*Z + b4 X*Z^2+ b5 Z*X^2
用上面的公式求Y对X的偏导数,就会是Z的平方—也就是你要的关系。如果b4 显著,就证明你的估计正确了。

当然,还有一个最笨而直接的方法,就是把数据按Z的数值分为三组,分别在三组里做X对Y的回归分析,看看系数会不会是一样。但是这样你的统计考验了(statistical power)就很低了。

最后,我觉的很有趣。你用什么方法会这么准确知道Z 的调节作用是在Z=5;Z=7等数值时改变呢?真的有这么细致的理论吗?

Kenn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643
发表于 2009-9-9 14:10:00 |只看该作者
(1) 我的感觉这是理论的问题,不是实证的问题。你有充足的理论根基支持这个四个模块的分法的话,问题是“为什要”这样分,而不是“有什么证据” 要这样分。主成分分析是不可以解决你的问题的。我举个例子,当我们把一群中国人放在一起时,「主成分分析」会帮你找出一群是男人、另外一群是女人。但是,如果我们把一群亚洲人放在一起时,「主成分分析」就会帮你找出一群是韩国人、另外一群是泰国人了。问卷的题目是你写的,你喜欢把它写成“一群中国人”或是“一群是泰国人”都可以的。
(2) 你第二个问题很有趣。如果这个「模块服务系统」从来没有用过,唯一真正的验证自然是把它用出来,看一看是不是有效了,还有什么可以做呢?如果你不可以实验的话,模拟是可以的,但是不竟会有“真实性”(generalizability)的问题。
(3) 你好像已经成功做了模拟测验了。如果是的话,我在上面(2) 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了。要证明「模块服务系统比一体化系统来得有效率」,唯一的方法就是两个系统都用,看一看哪一个有效率了。如果真的在实际上是暂时不可行的话,你可以考虑在实验室里比较这两种服务系统的效率。
Kenn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4
匿名  发表于 2009-9-9 15:18:00 |自己
kenny,您辛苦了。您太好了。谢谢。我明白了。
祝您新学期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645
匿名  发表于 2009-9-9 15:45:00 |自己
@回复 phlee   638楼 (Kenneth)
谢谢Kenneth 640楼的回复。
(1)我只能说明为何这样切,却无法证明怎样切较好或其准确性,也没有扎实的理论可以说服别人,只能借用实体生产的模块化理论来引申;(2)有人建议用服务供应链来切,但供应链只能针对特定的服务行为或行业,却无法成为通用的服务选单,同样无法证明它的效率问题;(3)小样本的实验法该用哪些变因去控制它,财务、时间节约、操作弹性、自主创新能力虽然都是模块化的优点,但很难去验证。仍旧感到困扰,Kenneth能多提一些意见吗?还是建议换题目?
回复

使用道具

646
匿名  发表于 2009-9-9 17:06:00 |自己
kenny:
     Hi.我问一个问题,我想研究两个构念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构念都十分重要并各自有大量的学术研究,但是鲜有对话,我想提出一个模型证明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机制,但是你说过没有研究过的构念之间的关系不一定就是有学术意义的,那我要怎么证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式有学术贡献的呢?有什么标准来判定吗?因为我现在想不出很强的理由解释为什么前人没有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当然我可以肯定A journal之内没有研究。
   如果我这样说,比如构念我要研究的两个构念是A和B,主流的研究认为B是由c导致的,而A又可以导致c,所以A就可以影响B,这种逻辑我感觉有点拼凑的感觉?怎样argue才能让A和B的关系像一个整体呢?
回复

使用道具

647
匿名  发表于 2009-9-9 21:25:00 |自己
祝kenny及这里所有的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648
匿名  发表于 2009-9-10 10:49:00 |自己
同祝kenny及这里所有的老师教室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649
发表于 2009-9-10 13:07:00 |只看该作者
Phlee 我猜你只有两个选择。第一、是试图说服一家企业(可能一条生产线)从旧的改成你建议的新方法。然后做一个pre/post with control group design。第二、是设计一个“游戏”(像the beer game)的给MBA学生做。你可以给他们一定的钱(当然是假的)、时间限制、操作弹性等。然后看看怎么类型的小组产出最多。生产管理应该有很多类似的研究的。
我不建议随便换题目。作为一个研究人员,你会发现“所有的”研究都是很难做的。如果遇到挫折就放弃,你会从一类研究跳到另一类研究,从一个题目跳到另一个题目,到最后一事无成。所以,除非逼不得已,不要随便换题(当然我是假设你对这项研究还是很有热心的)。    Kenn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650
发表于 2009-9-10 13:26:00 |只看该作者
Tsai,把两个文献拉在一起当然是一项贡献。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其他人怎样看这两个文献。我举个例子,我们在AMJ的一篇文章就是把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和 LMX 两个完全分隔的文献拉在一起。「学术贡献」是抽象的,因为只有“内行人”才可以感受到。一个外面的人往往会说“so what?”但是,理论上做这类研究的人应该一般知道这篇文章是有影响的(起码是两个评审+主编)。唯一学到判断什么是有「学术贡献」的方法是在这个圈子内的经验。
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我还是用一个“老套”的方法来回答。有一个强而有力的理论就可以了。如果没有的话,就要靠上面第一点的所谓「学术贡献」了。没有理论也“不一定”没有贡献的。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发现面试招回来的人一般比单用考试结果招的人差很多(实际的研究结果),谁可以说这是没有贡献呢?  Kenn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