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11-27
- 注册时间
- 2003-1-21
- 威望
- 250
- 金钱
- 16832
- 贡献
- 11934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29016
- 日志
- 4
- 记录
- 0
- 帖子
- 1438
- 主题
- 69
- 精华
- 0
- 好友
- 38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 注册时间
- 2003-1-21
- 最后登录
- 2016-11-27
- 积分
- 29016
- 精华
- 0
- 主题
- 69
- 帖子
- 1438
|
Tsai, 您好。我的回应如下: 1.构念的测量。你觉得你把「指标」和「维度」混起来了。作者用四个测量的方法,每一个方法加总,然后把加总的结果变成一个新的“指标”(不是维度),这样就有“四个指标”了。他然后求这四个指标的共同因子,作为构念的估计。我想在一个条件底下,这样做是合理的。条件就是“四个量表都是在测量同一个构念的全部”。因为每一个“新指标”都是在估计这个构念的“全部”的一个方法(只是有误差而已),把四个“新指标”的因子定义成为构念的估计是非常合理的。可是如果合用四个量表如果是为了“反映构念的完整性”,那么作者就是暗示了每一个量表都是不完全的(content invalid),那把它们的共同因子定义为构念的测量就有问题了。我打个比喻,一个瞎子在摸象的鼻子,一个瞎子在摸象的肚子,把它们的共同因子(因子是0,因为象的肚子与鼻子无论形状结构都不一样)定义为象就很有问题了。至于什么叫“减少数据某些系统性缺陷”就不可理解了。为什么用一个量表是因为避免“数据”的系统性缺陷呢?数据是抽样的问题,与量表无关的。
2.我不同意研究“内部的”因素时就不要控制“外部的”的因素。其实,应该是刚刚相反。影响企业的因素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当你在比较不同企业的“内在”因素时,你要肯定他们的“外在”因素是一样的。我又打个比喻。你要验证“狗吃东西越多,体积就越大”,如果一头是牧羊狗,另外一头是西施狗(一生都是很小的),真么比较呢?
3.根据你说的,理论是“因为市场需求(P),所以企业内部会有什么什么改变(X)”, 这是解释P与X的关系。假设是如果有X,那么企业就会有什么什么结果(Y)“。这是假设X与Y的关系。前面的理论可不可以“同时解释X为什么影响Y”?
4.(a)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如果研究讲的X→Y是常识,不有趣。这个研究就是不有趣,没有贡献了。为什么还要去想翻过来Y→X是不是很有趣呢?他的研究到底是“多元化导致冗余”还是“不同的冗余导致不同的多 元化”?
4.(b)我是做微观研究的,不敢某然评价宏观研究的方法。因为我知道很多人都是这样做宏观的研究的。如果你问我的意见,我就“就事论事”,说我的观点。Data mining (不是 data driven) 在西方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他的目的是theory building,不是 theory testing。如果我从数据库中发现了X与Y的关系,也想到从中发展一套理论出来的话,那是很好的。可是,你不可以说你有“证据支持”你的理论。 你要把这个发展出来的理论用到其他地方,才有资格这样讲。不然,hypothesis testing 就完全没有意思了。因为你是分析的数据,看见结果,然后才骗人说我有这个“假设”(其实是验证了的分析结果)。如果你讲的data-driven approach 是可以接受的,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人家,我把数据做了不同的分析,发现了这个结果,而是要先写“假设”呢?
5. 你讲的是“因果”与“相关”(causation and correlation)的问题。到底「多元化」与「冗余」是相关的关系,还是因果的关系? 如果是因果,哪一个是因?哪一个是果?既然三个理论都可以解释现象,最好的方法就是用time-lagged design,看一看「多元化(t)」对「冗余(t+1)」的影响和「多元化(t)」对「冗余(t+1)」的影响。问卷或数据库的先天缺憾是难说因果,用时间序列分析是我们常用来减小这个缺憾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