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把之前的看完了。 8 r7 `* e- `9 }9 l, ~
楼主对于培训还是非常有经验的,虽然我自己对于培训也有多年的经验,但楼主很多切身的经验,还是值得借鉴的。 ! Q. K: G) V; o, j% l
对于楼主的观点,基本认同,只对于下面的这一段话,稍有不同观点: t) j( V/ F% x& u
个人觉得,企业的培训,既要类似营养的理疗,又要有针对性的治疗,这二者并不矛盾,关键在企业培训发展的不同阶段,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决定是以哪种为主,每一类培训,到底是采取治疗还是什么方式,依实际情况而定。 # m& j2 f5 Q' r8 P% p
虽然我是作培训的,但我并不认为单单通过几次培训就能够给学员带来多大的收获,真的收获在于观念,在于对培训、对学习的正确认识,真正的收获在培训之后的行动及行为。 * c0 \1 Z- d5 h9 h; ]
- q1 U4 v! K9 ^0 w \% Y9 ~( X , _+ G4 _; w" L
. b2 C! o* F: c, U! x
1.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企业培训的体系与流程,也就是确定我们做什么?一般来说企业的培训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阶层别培训体系(自我管理/部门管理/领导力)、职能别培训体系(财务类培训/采购类培训/人力资源培训等)、新进员工培训体系、OJT培训体系、个案类培训体系(咨询式培训)。阶层别与职能别在日资尤其是台资企业中运用的比较多(当然是指大型企业)。它的历史非常悠久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笔者认为就目前的人力资源发展来说已经有一些落后。打个比方,我们去医院看病,希望是去除自己的疾病,保证健康的身体,而以上方式更类似于营养而非治疗。有些需要,有些也不见得需要,例如阶层别培训体系就要慎用,做的不好,只会打击员工的信心并导致员工对培训的抵触与冷漠。GE就做的很好,晋升培训一定会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来做,也许一年一次,也许二年一次,但一定有其针对性。但在另外一些企业,储备主管、储备店长培训做了一批又一批,但由于没有能够结合到企业的发展,而导致储备永远被储备,这也就失去了培训的意义与目的。个案类培训是笔者所推崇的最佳的培训方式,它是围绕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培训来予以改善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培训排第二位,最重要的是企业的跟进措施,培训只是解决问题的环节之一。事实上,培训除了带给学员一些新的观念与技能,还能做到什么呢?笔者以自己近10年的经验可以肯定的告诉各位,没有制度的跟进,培训的作用是零。没有任何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