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11-27
- 注册时间
- 2003-1-21
- 威望
- 250
- 金钱
- 16832
- 贡献
- 11934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29016
- 日志
- 4
- 记录
- 0
- 帖子
- 1438
- 主题
- 69
- 精华
- 0
- 好友
- 38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 注册时间
- 2003-1-21
- 最后登录
- 2016-11-27
- 积分
- 29016
- 精华
- 0
- 主题
- 69
- 帖子
- 1438
|
谢谢xinxin。 (1)如果“本质”是一个现象背后的 “规律”的话,“本质”就是支配这个现象的理论了。为什么“中”会说现代的管理理论是“从现象解释现象”而不是“从本质解释现象”呢?我看到的管理理论打部分都是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现象”或者是解释“这个管理现象背后的规律是什么”的。 (2)我很喜欢你的比喻。木棒对孩子是一件玩具;对植物学家是纤维;对化学家是炭分子;对物理学家是中子、质子和电子。 (3)我可不可以用这样的一个比喻: 现象:把石灰混和在盐酸中,盐酸的腐蚀性会消失。 表面本质:2 HCl + CaO → CaCl2 + H2O 氯化氢的氢原子与氧化钙的氧原子结合变成水。 深层本质:盐酸中的氢离子与氯离子在室温和压力底下是完全的自由离子,因而它们有很大的倾向与其他的离子结合变成稳定的化合物。 (4)如果我这个理解是正确的话,所谓的“本质”,其实只是不同分析层面的理论而已。第一、一个现象理论上可以有无数的本质。第二、一个“本质”的解释不代表比一个“現象”的解釋更有內涵,只是解釋的層面不同而已。第三、如果从现象解释现象有“丛林问题”,因为“本质”有深浅之别,就算是从“本质”解释现象也会有“丛林问题”的。除非你講的是“最深層的本質”(假如它存在的話),那就只会有独一的一个,但是谁可以“证明”某一个观点是“最深層的本質”解释呢? (5)这样就进到我最后一点,就算你们讲的全是对的,我还有两个疑问。 (a)第一、到底见“林”是不是一定比见“树”为好呢? (b)第二、什么才是「好」呢? 这两个问题我下一次再谈。在我结束以前,我希望把「管理学」跟「哲学」划清界限。我的看法是「管理的“应用”是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也是哲学」。一个管理者(经理)如何应用既有的管理知识,而到得心应手、来去自如、里应外合、到最后达到民心归向,对股东、下属、政府、老百姓都有所交待,除了科学的管理以外,很可能还有处世的哲学和个人的艺术。但是,我希望强调的是,管理学的「研究」,我希望只有“科学”的成分,而不是哲学或艺术。这一点跟西方的发展很有关系,西方科学的研究是“科学的”,但是如何运用“科学研究”的结果就是一门艺术,当中也有很大的哲学。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研究」管理的时候加进了哲学和艺术的元素,那「管理研究」所有的客观性就消失了。所以我才一直推崇「逻辑实证」的管理研究。 Kenn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