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楼主: chinahr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系统转发] 我欣赏你的勇气

[复制链接]
81
匿名  发表于 2009-2-8 14:46:00 |自己
给Kenny和这里所有的朋友们拜个晚年!谢谢大家的付出。祝大家新年有新收获。
还要谢谢“中”的“作业”和分享,提供了很多有意思的思考角度和见解。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82
发表于 2009-2-8 16:37:00 |只看该作者
中,我们是做理论工作的。落实的管理工作非常有挑战,但是把这些管理现象归纳抽象而成为管理理论,再加上数据来验证,那挑战性就更大了。有了抽象的理论,管理的原则就可以放之于四海皆准了。落实做管理是经理的工作,观察管理的现象,抽象成为管理理论、验证、与经理们分享,就是学者的责任了。我们就像写武林秘笈的老前辈,经理就像是行侠仗义的侠客,各有各的领域,各有各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83
发表于 2009-2-8 17:41:00 |只看该作者
##“第三”点,我倒是觉得我相对你更抽象了些。比如对现象的观察视界、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现象的基本状态、以及能量的表达,基本上是通过概念进 行的思辨性辨析。所能交待的,就是一种意境层面的东西,即定性式的表达,这种表达决计不会排除定量的涉及,而只是为定量的表达奠定理论的基础。 

这一点我完全同意。你是在塑造理论。我一直坚持的(也是我跟你不同的)只是两点:
第一、理论要清晰,所有用词都要清楚定义,所有关系都要清楚解释。中国人很多所谓理论都是“描述性”的,而不是“逻辑性”的。举例说,我可能介绍一种叫做“仁本管理”(注:不是“人本管理”),说管治企业要“仁”、对下属要“仁”,企业员工自然有好表现。然后,我就会“描述”什么叫做“仁本管理”。里面自然牵涉很多关于“仁”的抽象(而非定义性的)描述。就像老子讲的“道可道、非常道”等。这样做的问题是,首先、我们没有关于“仁本管理”的清楚定义。其次、我们没有解释“为什么”仁本管理有用,或者“为什么” 仁本管理跟其他的管理现象有关系。我可能用非常抽象的形容,比如,“企业是有人来构成的,管治企业自然要用合乎‘人’性的方法,而‘仁’就是把人看成一个确确实实的人来管理!”这样的所谓理论是我不能接受的。
第二、没有强而有力的客观证据(证明不一定是数据、也可能是预测)的,不会在我的“知识”定义中占很重要的地位。首先、不可能验证的理论不是好理论。其次、还没有验证的理论不是重要的理论。正因为这样,爱恩斯坦不是因为相对论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因为那个时候相对论还没有被证实出来。

##就视界而言,说直白点,我不过是将众多的视觉,归纳为了两个视界层面:即“由现象而现象”和“由状态而现象”。譬如说,在“庐山现象”中,是包括了很多视角的,如横看、侧看,引伸一下,就还有上看、下看、左看、右看。但这些都包含在“由现象而现象”的视角中,是怎么看也无法表达出庐山的整体面貌的。这应该是我提出视界这一概念的出发点。虽然你曾说出有很多的视角,但你能证明这许多的视角,有哪一个是在这两种视界以外的呢? 

这一点我已经讲了很多,不再讲了。西方的研究方法是从小而大。从“小”的开始研究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严谨、精密、逻辑。“小”的知识慢慢可以聚会成为整体的知识。比如元素一个一个的研究,慢慢就可以组成对所有元素的认识。从原子、到分子、到组织、到物种,慢慢就可以组成对所有生物的认识。在这个研究的过程里,因为每一个部分都是精细的,所以可以经得起严格的科学考验。
东方人喜欢看“大”的全局。所以一讲就是“道”、“仁”等抽象的概念。从“大”的了解(你可能叫做“状态”),慢慢才讲里面的小节(你可能叫做“现象”)。这样做没什么不好,对我来说,唯一问题就是“不科学”,就是极难验证你讲的是不是真的。结果唯有是“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就像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各有各的说法。因为不可以验证(或是极难验证),管理学就变成是哲学而不是科学了。

##总之视野是观察现象的一个重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被认识,对现象的认识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对现象都认识不清,何来一个能针对管理现象,实现管理职能的管理学理论呢?这既是我对目前之管理理论所不能苟同之处,亦是我对事物现象在认识上所必须坚持的原则。 

这一点我不能同意。西方用科学来研究物质的知识是“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的,不是有一个人提出一个所谓的理论,说这个世界的物质是这样这样形成的。可是到现在,我们对自然界已经有了一定的「总体」认知了。我们知道气候是怎样形成的,我们知道动物是怎样生活的和他们为什么是这样的,我们知道我们所在的宇宙大概是怎样的。天文学是从研究月亮开始、到行星、恒星、太阳系、银河系、星系、到宇宙的。由于对不同的星星(例如超新星、脉冲星、中子星、红巨星、黑洞)的认识,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个系统的宇宙学了。谁说从“小”的知识不可以到“大”呢?最重要的是,我蛮有信心这些知识是“真”的,因为每一步都经过严谨的验证。
注:我相信科学有一定的用处,我也希望管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而不是哲学)。但是请不要误会,我可不是相信科学万能,所有的知识都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获得的“科学主义者”。不然的话,我就不可能做一个基督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84
发表于 2009-2-8 17:59:00 |只看该作者
首先,你对所谓“中国式”的管理的评价我完全同意。不是“在中国里可以看见的管理现象”就叫做“中国式”的管理。唯有“只有在中国里才可以看见的管理现象”才可以称为“中国式”的管理。

##其实在国内很早就有一个管理理论的“准入”标准,叫做能“自圆其说”,不知你听说过没?……以“自圆其说”,作为理论准入的设定条件,你完全可以将其做成一个系统。而其成立与否,同样可以如此这般在辨论中一辨是非!
 
我对西方管理研究最失望的地方,就是他们越来越走向“自圆其说”,而脱离“客观证据”这个方向。只能“自圆其说”的是哲学,唯有能够被“客观证据”验证的才可以叫做科学。我最常用的例子就是「大头」理论。因为思想是在大脑里进行的。头的体积越大,可以藏知识的能力就越大,记性就越好,分析的能力也越高(就好像其他的变量不变,计算机的记忆体多一点,计算复杂的运算就越快)。这个「大头理论」能“自圆其说”吗?很多猜测出来的常识(common sense)都可以“自圆其说”的。科学就是用来验证“猜测出来的常识”的方法和工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85
发表于 2009-2-9 22:18:00 |只看该作者
中 ,你说:「当我看到一个个……这就是我 所看到的证据!」。第一、你开始和我相通了。当你说「当我看到……」时,你何尝不是用观察来验证你的“理论”吗?我和你的分别只是你用的是个人的观察(比较局部、比较主观),我用的是测量和统计(比较全面、客观)而已。我们在这方面是共通的,我们都要“数据”(无论你怎样定义数据)来验证理论。第二、我偏重于统计学、测量学作为验证的标准,因为它们比较“有系统”。如果是随便看看几个企业、社会三几件事件就可以主观的验证的话,我同样看见一个个企业“从完美到亏缺”、雷曼兄弟从好好的一家投资银行变得越来越“亏缺”,全球的金融系统从原来的“完美”到现在的越来越“亏缺”。我还是觉得我的「完美和亏缺」理论是真实无误的。    Kenn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86
发表于 2009-2-10 22:27:00 |只看该作者
##“见仁见智”?很多问题的提出在见解上都有可能见仁见智。但这并不意味其不客观。譬如我提出管理现象存在的基本状态就是混乱与秩序,就道出了一个客观的事实:所有失败的企业,其管理一定是混乱的;而成功的企业,其管理一定是有序的或是在秩序的环境下取得的。

中, 你上面这一段话已经是“见仁见智”了。很多企业的失败,不是因为管理的“混乱”的。在金融海啸的影响下,很多企业倒闭是因为“没有订单”或者是“不够流动 资金”,这是企业的“混乱”吗?还是市场的“混乱”?如果是企业的“混乱”,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倒闭的企业的员工都说他们的老板是精明能干的人,是大 好的老板。如果是市场的混乱,那为什么有些企业就可以逃过倒闭的厄运呢?我的理解是在这样的难关中,能够撑得住的,往往是资金雄厚的企业。讲得难听一点, 是他们“赔得起”,可以暂时亏本还能撑得住。难道这就是“有秩序”吗?如果是的话,“秩序”跟“企业的表现”根本就是同义词。说有表现的企业有“秩序”就 完全没意思了。这,是不是“见仁见智”呢?还是我“是非不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19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87
发表于 2009-2-10 22:28:00 |只看该作者
##所谓“数据说话”,并不需一种机械的教条来帮忙。比如失败的企业,其管理一定是混乱的。恕我直言,其统计出的也一定是这个结论!比如“身在此山中”, 是“由现象而现象”的一种视界,这个视界的问题结论,也决不是庐山才有的专利!这是诉诸诸山,如黄山、华山、篙山都可以得到的结论。因此从这 个意义 上,表面上看,似乎我没有去作统计学分析,但“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至理名言,还需统计学的分析来论证这个结论吗?这些哲理性的结论  (定性)讲的无非是一个道理,而在明白了这个道理的前提下,对发生行为所会产生的结果(定量)就会是一定的了。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定性、定量之间的关系。您 以为呢?
 
对不起,我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逻辑。你说“比如失败的企业,其管理一定是混乱的”这一句话,我只有两个看法(不同的看法要看“混乱”是怎样定义的)。第一、 如果“混乱”是这个词的一般意思,从西方的数据来看,应该是不对的。在市场变幻莫测的环境中的企业,管理越是有条理,井井有条的,成功的机会越低。在这样 多变的环境中,企业是不可以有严格的规矩的。相反,他们要很有弹性(organic),完全不受机械性的管理规矩(迭序)来约束,才可以成功的。第二、如 果“混乱”不是这个词一般的意思,“混乱”的相反“迭序”是代表一个企业能随意的跟着市场环境的要求而改变,而“混乱”就代表没有这个能力的话,那“混乱 ”跟“企业失败”基本上就是同义词,就没有管理理论可言了。

其次、我不会反对“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名言,可是我在讲一次,我 希望的管理不是“哲学”,而是“科学”。哲学是思辨的,但是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哲学学派可以辩倒其他所有学派而傲视同群。主要的原因就是哲学没有客观的评审 标准。一个相信“唯心论”的人,看到的整个世界都是“唯心”的。对他来说,这是最真实不过。可是一个相信“唯物论”的人,看到的整个世界都是“唯物”的。 对他来说,这也是最真实不过。我学的“管理学”和我希望看见的“管理学”不是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匿名  发表于 2009-2-12 20:34:00 |自己
Kenny,好象现在能在僻远的乡村与您对话了,心里确实是高兴的。只是目前的管理实务较多且杂,正如你所说的极具“挑战性”,这一切让我思想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面临严峻的管理现实,思想上时时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而讨论无疑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条件。再次谢谢你和何总!
回复

使用道具

89
匿名  发表于 2009-2-12 20:40:00 |自己
• 为什么沟通与人性有关呢?您是指学者不可以相互交流是因为大家觉得交流会有损自己的利益吗? 
•• xinxin,换种方式我也可以说,“为什么沟通会与人性无关呢?或人性究竟是什么呢?”。我常常在想,倘若不了解人性是什么,怎么能理解其行为呢?在这个问题的逻辑意义上去认识所谓“沟通”,那么沟通是否就是行为的范畴了呢?当你认识到沟通乃是行为的一种体现,那么与支配行为的人性不就有所关联了吗?而在人趋利性主宰的沟通中,若其在“趋利”的沟通行为中,其主动性会怎样;而在其“趋害”时,沟通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举动又会如何?不是很清楚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90
匿名  发表于 2009-2-12 20:42:00 |自己
• 从过去的讨论看,人性的几派观点的讨论更像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在哲学或信仰层面讨论的,我不知道以后是否可以,但似乎目前科学是难以承担此重任的。 
•• 也许您说的不错,但我认为更准确的说,这是个关乎文化层面的问题。因为一旦人的问题被归于到文化范畴,许多复杂的问题似乎就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基础。这就是我多年思考的一个结果,不知你会如何看?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